现在,越来越多人靠宠物得到心灵慰藉。但当“猫狗双全”真的成为现实,宠物看病乱、看病贵、看病难,却成了“铲屎官”被迫面临的难题。

  “‘逆子’一病,两个月工资没了。”50元至300元不等的挂号费,仅仅是起步价,血常规、尿检、便检、B超、CT……一套检查做下来,不花个上千元很难走出宠物医院。宠物病情严重需要手术、住院的,每天的住院费和用药费大多都在千元以上,总费用破万元是常有的事。

  有些养宠人士发现,宠物看病常常比人更贵。同样的检查,宠物花费可以两倍于人。

  拔牙一颗2000多,根管治疗2000多,做内窥镜手术取胃内异物3000多……养狗六年,宠主小樊花在小狗“阿妮”身上的诊疗费用超过万元。

  宠主小郭养的猫“六六”得了肥厚性心肌炎。小郭发现CT等项目的收费要比家人之前检查时贵2到3倍。另外“六六”需要终身服用呋塞米片和硫酸氢氯呲格雷片,算下来一年需要7300元的药费;人用呋塞米片的价格比宠物药品低16倍,硫酸氢氯呲格雷片则低3.6倍。

  资料显示,2023年,宠物主花在单只猫、狗身上的平均就诊花费为2390元和2786元。业内人士表示,宠物医院的盈利不易,回本周期长,净利润在15%左右已经是不错的数字。

  宠物诊疗为何收费高?广州健安动物医院院长张树柏表示,受分摊成本的影响,普及率高的药物不贵,但像“爱波克”等药物只能依赖进口,用量小,价格就较高。

  深圳百维动物医院创始人、兽医学博士张文奎表示,由于宠物用药品种有限,满足不了宠物的诊疗,很多类药物用量也不大,药厂注册新药耗资巨大,销量很小的药就难有人申请。

  检查方面,如大型宠物医院CT、核磁等设备每台成本为100多万元,但一个月的使用率只有几十次,宠物医疗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导致分摊成本较大。

  “整个行业的利润并不高。”张文奎从2007年开始经营连锁宠物医院,他表示,宠物医疗盈利并不容易。

  张树柏也算了一笔账,一家社区医院通常有5-10名员工,人力成本占到40%左右,房租以及耗材的成本也在40%左右,剩下的5%-20%是利润。利润的大头并非药品和检查费用,而是医生的手术费。

  另外,宠物医院的回本周期较长,小型医院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回本,大型医院回本周期可达5至8年。

  宠物诊疗费用高的问题如何解决?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消费行业咨询师曹思婕认为,加大宠物医疗技术和药品的研发力度,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降低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生产成本,可从源头上减少费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放宽部分宠物药品注册要求、加速人用化学药品转宠用的要求落地等,以推进国产宠物药品的上市。

  张树柏建议,宠主可购买商业保险分担部分医疗费用,遇到大病可以减轻30%-50%的经济压力。

  “钱没了不要紧,最怕宝儿没了”。除了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度医疗、延误治疗、误诊等情况也层出不穷。将宠物的肾病误诊为肠胃炎、猫咪因感冒入院却在医院感染猫瘟发病身亡、输液速度太快导致小狗心脏病突发去世……此类宠物医疗纠纷在社交媒体上曝光的比比皆是。

  相较发达国家,我国宠物医疗产业起步较晚,直到2013年商业资本进入后才开始出现连锁经营、飞速扩张。《2023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全国备案有效的动物诊疗机构数量达20197家,市场规模约700亿元人民币。

  规模上来了,规范没跟上。资本是把“双刃剑”,带来行业变革的同时,也导致了盈利优先、兽药研发滞后、兽医培养“揠苗助长”等发展阵痛。目前,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尚无统一的规范标准,医疗收费“自主化”,宠物医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存在“无证行医”等情况。

  宠物医疗相关的投诉纠纷日益增多,但维权取证却十分困难。对于宠物医疗纠纷案件,国内暂无专门的鉴定机构,对于因医疗事故导致的宠物伤残也没有明确具体的鉴定和赔偿标准。

  在法律层面上,宠物并非法律主体,而是属于其主人个人所有财产范畴,涉及宠物医疗纠纷多以财产损害赔偿案由起诉,需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宠物饲养者往往很难提供证据证明宠物医院的治疗服务存在过错,多数“铲屎官”唯有知难而退。

  面对消费者频繁的质疑,加强宠物医疗市场监管,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救治生命的事,别总想着“多赚点”;另一方面,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要跟上,让宠物医疗能科学定价,明码标价,规范诊疗,投诉有门,惩戒有力。

  说到底,当宠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生命的一部分,宠物医疗,治愈的不仅是猫猫狗狗,还有人心。(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