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战疫”过程中,青岛手工艺人的“绝活”作品让大家眼前一亮。做泥塑,剪纸,皮影,核雕,烙画,面塑,衍纸,皮雕……平常,他们都是大家身边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手艺人,执着地传承着民族的传统手艺,疫情期间,他们则用各自的手艺记录下了“战疫”的点点滴滴,并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手工艺作品。通过指尖上的艺术,用作品讴歌一线的抗疫英雄们,青岛面塑艺人孙玉红就是众多手工艺人的一员。

  面塑艺人、青岛芙蓉山小学教师孙玉红推出了许多“小面人”作品,在宣传战疫方面易于让人接受,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孙玉红透露,她在家里时刻关注着疫情,看到新闻中坚守在一线的工作者,在感动和担心的同时,也让自己迸发出创作的灵感,她有了制作和疫情相关面塑作品的构想。

  孙玉红介绍,“最开始做了很多的卡通动漫人物,因为我是在学校教学,对小学生宣传做得比较多,很多小朋友喜欢这种韩风、人物比较多的作品。”

  作为老师,孙玉红目前一直在做网络教学、战疫宣传。在宣传战疫的手工艺作品中,她原创的铜丝小面人儿,以其简约的人物,新颖的造型,时尚的色调,铜丝胳(ga)膊(ba)绿豆捶的可爱爆红网络。用这一形式可以在前期做抗击疫情的宣传,比如如何戴口罩、怎么洗手。“做卡通人物时,第一次就拍成了一个定格动画《防疫小课堂》,介绍防疫小常识比较生动有趣,小面人的胳膊和腿都能动。在学校的公众号里播放,非常受欢迎。”

  孙玉红说,她最新推出的是第二系列的“写实性”作品。“看到新闻里医护人员在岗时要一直穿着全套密不透风的‘盔甲’,他们摘下防护罩脱下防护服,疲倦的身影、吃不下去饭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我脑海里,这组作品的灵感就来于此。”

  这一系列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有大家熟悉的新闻场景,孙玉红介绍,“比如有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工作、出院的小朋友和医生互相鞠躬等。这一系列的作品比较现代写实,是针对医务工作者志愿工作者等真实人物的状态来制作的,有空间和场景感”。

  孙玉红透露,以前做面塑没有想太多,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做小朋友喜欢的、还有偏民俗的,现在推出的则是针对当前的疫情创作的“战疫”主题的作品。“有的人做面塑很多细节用笔画,比如口罩、表情,我全部都是手捏。”每个小面人儿只有6厘米高,迷你型,最多的一组作品有20多个人物。

  孙玉红做面塑常忘记吃饭,“早上8点开始,吃个午饭,一直做到晚上11点。”孙玉红加了个全国面塑群,大家一起出创意沟通技巧。在每年的糖球会上,她的面塑手伴摊位经常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如果做卡通版面塑,给出图片她马上就能捏出来。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上市,青岛已有4家药房在售!一年药费近20万,如何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