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送不走,那是我孩子。”4月中旬,一位年轻女性语气坚定地对医生说:“我想打脱敏针。”

  猫、狗、兔子、龙猫、鸟、蜜袋鼯……当代社会,越来越多“毛孩子”成为人类家庭的一份子。与对植物花粉过敏一样,人也可以对宠物过敏,为了不离开宠物,一些养宠人士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铲屎官’确实是脱敏意愿最高的群体,沟通十分顺畅。”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马婷婷告诉记者,由于需求旺盛,该院今年开设了宠物过敏专病门诊。但不可否认的是,难以摆脱的致敏环境、脱敏药物的流通不畅等问题,都增加了治疗难度。

  周四一早,27岁的小陈坐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的诊室中,面对医生陈力嘉“现在脱敏没有太大必要”的建议,有些不死心。

  小陈说,自己平时工作忙碌,为了把时间留给宠物过敏门诊,荨麻疹最严重时都没有停下工作。“我邻居养猫四年,突然有一天哮喘了,只能把猫送走。我现在就想介入,不想哪一天也变成这样。我太在乎它们了。”

  小陈是一名资深“铲屎官”,家中猫狗双全,人宠感情深厚,每天夜里也要一起睡觉。前一阵,小陈起了一次荨麻疹,在石家庄当地检查测出猫毛狗毛四级过敏。虽然医生表示,荨麻疹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因为过敏,但想到邻居因过敏与宠物分开的事,小陈仍然做好了脱敏的心理准备。

  “过敏的级别和症状不一定有关系,有的人只有一级也出现了哮喘,有的人过敏四级却没有症状。你的荨麻疹只有一次,且血象显示白细胞高,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既往也没有过敏症状。建议你再观察一下,你已经有这个意识,不会进展到那么严重再介入。”陈力嘉继续劝他。

  在离开之前,小陈向医生和记者展示了爱宠的照片,小猫小狗感情颇好地依偎在一起。

  这天上午,来找陈力嘉的几乎都是宠物过敏的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有明显的过敏症状,鼻堵、鼻痒、嗓子痒、头疼、咳嗽、喘鸣……有的出现了下呼吸道症状,病情继续加重,可进展为哮喘。

  这些患者中,有的像小陈一样养宠多年,有的刚刚开始养,诉求都一致——不想分开,宁愿打针。一位年轻女性坐下后便对陈力嘉直言:“猫送不走,那是我孩子。”

  每到春秋季,大量花粉过敏患者就涌向医院。其实近年来,宠物过敏的人也不在少数。

  《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较2022年增长3.2%。我国养宠数量增至近两亿只。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较2022年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较2022年增长6.8%。

  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毛孩子”,宠物过敏的“铲屎官”数量也随之增加。据一项针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为期12年的回顾性分析统计,猫毛致敏率从1.3%上升到15.5%,狗毛致敏率从0.8%上升到10.5%。

  网络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讲述自己宠物过敏的经历。“4年前不过敏,2年前猫毛过敏1级,今年过敏2级”“过敏好痛苦,我的生活不能失去猫猫”“检查结果出来了,猫皮屑5级过敏引发哮喘,悬着的心终于死了”。也有并未养宠的网友正在进行脱敏治疗,打算脱敏后开始养宠。

  陈力嘉出诊的宠物过敏门诊,是北京世纪坛医院因养宠人士就诊量上涨而单独新增的专病门诊。

  “我们日常出诊时就看到宠物过敏的人特别多,每天有1/6至1/5的患者是因为这个问题来的。宠物过敏专病门诊开在每周四,五六个大夫轮流出诊,一天20来个号,但普通门诊也还有宠物过敏人士。”马婷婷介绍。

  她发现,这部分就诊群体以20-39岁的青年群体居多,宠物对他们非常重要,一般都不接受送走,甚至从其他省份远途来到北京就医。

  人类过敏的其实不是单纯的动物毛发,而是宠物脱落的皮屑、唾液以及排泄物中的蛋白质成分。宠物过敏可以累及呼吸道,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最常见的宠物过敏症状。

  马婷婷的临床经验是,养宠数量越多、接触时间越长,过敏的可能性越大,有的一家养十多只宠物,夫妻俩都过敏,一起来看病。一些患者反映,近年来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了过敏。此外,除了猫狗,兔子、龙猫、鸟、蜜袋鼯等相对小众的宠物,也能让主人过敏。

  2023年6月9日,首创·郎园Station,园区设置了多处宠物饮水点。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症状轻微者会先尝试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在养猫两年后,小黎的男朋友开始对猫毛过敏,出现了鼻炎、咳嗽的症状,目前通过药物尚可控制,他们增加了给猫咪洗澡的频率;有网友分享“自救”经验,提到让宠物吃低敏粮食、使用空气净化器、不和宠物一起睡觉等。

  症状较重的群体,则会考虑脱敏治疗。马婷婷告诉记者,门诊中养宠人士是最有意愿进行脱敏治疗的群体,且沟通顺畅,依从性很好。很多异地的患者在当地明确宠物过敏后,就是奔着脱敏治疗来到北京。该院每月进行宠物脱敏的患者数量在400人次左右。

  脱敏治疗是当下唯一可阻断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其原理是让患者反复接触剂量逐渐增加的过敏原,让免疫系统逐渐耐受,最终减少或者不出现过敏症状。陈力嘉表示,规范进行脱敏治疗,有70%-90%的情况可以缓解症状,减少用药,特别有效的可以完全不用药。

  首先是治疗周期长、对患者活动限制大。患者每周需要注射2次,整个治疗持续3-5年的时间,一般3-6个月逐渐生效。一位北京的网友就坦言,自己十年前就尝试过脱敏治疗,没过两个月就放弃了,现在已经彻底“吃药摆烂”,过敏原越来越多。

  此外,马婷婷提到,猫毛过敏的人不光是流鼻涕、打喷嚏,还可能影响下呼吸道,出现变应性哮喘,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其次是大部分养宠者不愿意与宠物分开,脱离不了致敏环境。记者在门诊探访时发现,当患者对于某类植物花粉过敏时,医生会建议当下不要脱敏,等到非花粉季再进行脱敏,这样较为安全和稳定。对于养宠者,就只能通过吃药等方式先稳定病情,再进行脱敏,否则可能加重症状。

  对于非猫狗的小众宠物,目前还没有脱敏药剂,主人只能通过吃药进行对症治疗。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药物的可及性。马婷婷介绍,目前国内猫毛狗毛脱敏治疗的药物都是北京协和医院的院内制剂,只有少部分医院有,这也是上海、江苏等地的患者也要跑到北京来就诊的原因。记者了解到,其他医院想要使用协和的院内制剂,需要双方在当地进行一系列申报,还需国家药监局批准,过程漫长。

  以后的情况或许会更好。据悉,北京协和医院的脱敏院内制剂正在进行新药转化,一旦产品上市,流通起来会更加方便。马婷婷介绍,该科室也正在进行猫毛狗毛致敏蛋白的研究,动物致敏蛋白有多种,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或可专门针对某一种致敏蛋白注射,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