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这样的多族裔共同生活的移民国家,种族歧视本应是条不能触碰的红线,但在生活中却又无处不在。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有时难免被种族歧视事件伤害。

  日前,在奥克兰大学读书的华人留学生Yuchen就向天维网讲述了自己被“种族歧视”的一次遭遇,而事件的起因,竟是因为一只协助犬 (assistance dog) 。

  Yuchen是奥克兰大学一名学生,因为患有先天性的低血糖,所以出门经常会带着一只协助犬Echo。

  Yuchen称,协助犬Echo经过了专业的训练,能在她低血糖症状发作晕倒之前察觉出来,进而起到事先提醒的作用。

  “我搭的是22R那条线,但上车之后,司机就让我下去,理由是我的狗必须要戴嘴套(muzzle)。我跟他解释说,只有宠物犬(pet dogs)是需要戴的,协助犬不需要,但司机完全不听我说的。”她说。

  记者随后追问要如何区分宠物犬与协助犬,Yuchen说:“协助犬会穿着一件背心,上面会印有协助犬的标识。新西兰有很多协助犬训练机构,背心的颜色也会因机构不同而不同,但每件背心上都会有机构的徽章。每只协助犬也会有自己的ID卡。”

  尽管周二当天,Yuchen也为Echo穿好了背心并且说明了情况,但公交司机则坚持认为,所有犬类乘车都必须遵循相同的规定,即戴好嘴套。

  “我给司机看了协助犬的相关规定和ID,他看都不看,还让我赶快下车。”Yuchen说。

  “我以前经常戴狗乘坐这趟公交,并且我觉得我也是按照规定的,所以有权搭乘,于是我刷了卡就坐到了公交的无障碍位置上,并且我还把座位旁边标明的协助犬标识指给司机看。”

  “法律和规定都写明了协助犬可以不用戴嘴套搭车,并且是在针对宠物犬的规定之前就已经出台了的。AT(奥克兰交通局)的新规定也只是针对宠物犬,并非协助犬。”

  “司机对我大吼说‘你现在就下去,否则我就不开车’,并且他还对车里的其他乘客说‘这只狗会咬人,很危险’。”

  “他(司机)在报警的时候,很明显跟警察撒了谎。他当时说‘车里有一只巨大的、受了惊吓且没有牵绳的猛犬’,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曾试图在旁边让他如实说明‘这是一只协助犬’,但司机却捂住了话筒,似乎不希望警察听到。”Yuchen称。

  Yuchen和她的朋友们都认为,这句话太具有种族针对性,“可能中文语境听起来没有英语语境那么种族主义,我觉得问题在于他以一种炫耀的口气在说,仿佛把亚裔乘客当成是一种物品一样赶下公交车。”

  随后,警方赶到了现场,在Yuchen向警察解释了之后,很快就获得了理解。

  整个事件发生的根源,就在于是否能让犬类搭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如何搭乘这个问题上。

  在2023年5月21日至2023年7月16日的试行期间,哪怕不适合放进获批宠物箱的家养宠物犬也可以乘车,但必须佩戴经批准的嘴套和牵绳。其他条款也适用。

  - 工作日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下午6点半之后以及周末和公共假日全天均可携带宠物搭车

  - 若宠物对其他乘客构成威胁,则可能会被要求离开公交,且无法获得车票退款。

  - 若有协助犬乘车,则宠物犬可能会被要求让位,以免前者被其他宠物分散注意力

  上述规定存在一个试行期,而试行期之后的规定,似乎并没有在这个网页上写明。

  根据Community Law网站,协助犬可以搭乘公交和进出公共场所,其中也并未提到任何佩戴嘴套的要求。

  今年6月AT发给Yuchen的一封邮件中特别提到,协助犬并不需要佩戴嘴套乘车,并且AT也计划对宠物犬和协助犬的乘车规定做出明确区分。

  不过很可惜,目前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包含新规定的网页迟迟也没有上线,这也就导致司机并不清楚现行的书面规定,所以只能“一刀切”地按照对宠物犬的要求来约束协助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