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用品是指专门为宠物设计的各种物品和设备,旨在满足宠物的日常生活需求、健康维护、娱乐以及与主人的互动。宠物用品是宠物消费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宠物主对宠物用品的品质及专业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宠物用品行业不断细分。
宠物主消费习惯及养宠行为不断迭代,养宠细致化趋势带动宠物用品行业需求进一步增长,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大批具有竞争力与品牌效应的国产品牌加速崛起。随着中国宠物饲养者人数逐渐增多及宠主对宠物生活品质的重视,宠物用品市场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预计到2028年,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15.6亿元。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宠物智能用品发展迅速,渗透率持续提升。
宠物智能用品在功能设计、用户体验、数据反馈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例如,通过集成智能传感器和算法,宠物智能喂食器能够精准控制喂食时间和量;而宠物智能项圈则利用GPS定位技术,让宠物主人能实时追踪宠物的位置,确保宠物的安全,宠物智能用品渗透率稳步提升。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推动宠物行业渗透率提升,养宠群体愈发关注宠物的生活质量,推动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202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至15.4%,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孤独感和精神寄托需求,使得愈多的老年人开始选择宠物作为生活伴侣。不婚化与少子化带动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毛孩子”代替孩子成为小家庭的重要成员。宠主愈发关注提高宠物生活质量,推动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监管不足、头部企业对外依存度过高、专业人才短缺,研发投入不足等因素是现阶段宠物用品行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宠物用品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乱象频发;中国规模较大的宠物用品生产企业多数以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销售为主,销售目的地国家贸易政策的变动对产品出口影响较大;行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导致市场上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普遍低于国际同行业水平。
中国宠物饲养者人数持续增长,宠物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宠物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未来随着宠主对宠物生活品质的重视,宠物用品规模将长期保持增长趋势。
受益于中国宠物饲养者人数增长,宠主对宠物生活品质愈发重视等因素,宠物用品行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宠物饲养者人数逐渐增多,宠物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宠物用品行业规模增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特征逐步显现,导致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有所改变,对于情感的需求愈发旺盛。中国宠物(犬猫)数量由2017年的8,746万只增长至2023年的12,155万只,2018-20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
随着宠主对宠物生活品质的重视,宠物智能用品等细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年轻一代对宠物的需求不断增强,“家人”是宠物主赋予宠物的首选角色,乐于为宠物购买宠物用品与宠物服务,提高宠物的生活品质。2023年宠物智能用品渗透率较2022年小幅上升,未来仍保持增长趋势。未来宠物用品将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年轻宠主占比逐渐提升,有望带动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年轻宠主占比逐步提升,2023年90后宠物主占比达46.6%,00后宠物主占比为10.1%。宠主对宠物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单只宠物消费的提升带动整体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增加,宠物犬单只消费由2017年的1,946元增长至2023年的2,875元,宠物猫单只消费由2017年的1,483元增长至2023年的1,870元。
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第一梯队为乖宝宠物、中宠股份、朝云集团,第二梯队为天元宠物、依依股份、佩蒂股份等。
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发展时间与欧美国家相比较短,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欧美国家的宠物用品行业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产品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份额主要被知名国际品牌商所占据。相比之下,宠物用品行业在国内起步的时间较晚,尚未形成有序的产业生态,且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品牌,这些企业和品牌之间缺乏合作与整合,导致品牌集中度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预计未来市场集中度将逐渐提升。
一些具有品牌优势、产品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可能会脱颖而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常拥有更强的研发能力、更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更优质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3年中国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较2022年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较2022年增长6.8%。中国宠物用品本土企业多以代工起步,基于多年服务国际客户所积累的产品研发优势、生产工艺优势、质量管控优势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逐步建立起企业自主品牌,未来随着本土品牌崛起,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