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0岁啦,希望我今后的学习生活都能像风筝一样up!一飞冲天!”“我把愿望写在风筝上,新的一年要让梦想起飞!”2024年12月30日,昆明师专附小教育集团月牙塘校区的操场上满载欢乐,四年级的同学们牵着一个个彩色的风筝,跑着,笑着,这是学校为孩子们准备的“10岁成长礼”。

  这些风筝是孩子们跟着非遗传承人章腾云绘制的,是送给自己的一份极具意义的礼物。当小小风筝飞向蓝天,少年们的梦想与希望也乘风而起,用这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祝福:“你好,10岁!你好,2025!”

  章腾云,云南风筝推广人,“放牧天空”云南风筝工作室创建者,云南省唯一一名风筝项目国家级裁判员,昆明市西山区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歪桃”造型的云南硬翅风筝,是云南传统风筝最具代表性的样式之一,整体为正三角结构,不仅能抵挡住高原强风,也能在微风条件下起飞。

  听说学校要邀请非遗传承人教大家做风筝、放风筝,四(4)班学生倪浩云兴奋了好久,在他的印象中,放风筝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他没想到小小风筝里竟然还藏着大智慧。

  活动中,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章腾云,向200多位四年级师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云南“歪桃”风筝,绘声绘色地讲解中国风筝的起源、种类、云南风筝的历史、“歪桃”风筝的创新、风筝的制作技艺、放风筝的技巧等知识,让大家大开眼界,不断发出“哇”的感叹声。

  章腾云告诉同学们,云南风筝是由公元1253年传入的“米”字风筝改进而来的,已有700余年历史。其制作工艺与平常工序略有不同,主要分为扎、裱、绘、放,每一个步骤都极其考究,能够适应云南高原复杂的气候条件。

  章腾云制作的云南“歪桃”风筝,曾参加过“2008只云南风筝祝福中国北京奥运”“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龙风筝放飞”等活动。他告诉大家,当时,2008只云南风筝串联在一起,长度达3500米,看到照片中“歪桃”风筝一线排开,巨龙般冲上蓝天时,同学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倪浩云也忍不住对小伙伴说:“我们云南人能做出这么好的风筝,太自豪了!”

  看到孩子们对云南风筝有着浓厚的兴趣,章腾云还给四年级每个班级赠送了一套精美的“歪桃”风筝,作为孩子们的成长礼,祝福他们健康快乐,长大以后也能够像风筝一样“放牧天空,让梦想绽放”。

  了解了风筝的知识后,孩子们迫不及待想要拥有自己的专属风筝。章腾云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只软板风筝,孩子们可以在黄色的底板上用画笔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我要画一个大桃子,因为桃子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意思。”“我画荷花,和和美美,好事连连。”孩子们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美好的愿望画在风筝上。

  齐珩伊画的是一只白色的小猫咪,她希望新的一年里妈妈能给自己养可爱的小宠物;杨肖骏希画的是牡丹,希望全家幸福,生活过得红红火火;丁敬腾画的是一枚火箭,他希望在2025年自己能够学习进步,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因为蛇年即将到来,不少孩子还画了各种各样的小蛇,有的是卡通造型,有的像传统年画上的形象,还有的盘成“2025”字样,千姿百态,造型生动。

  章腾云告诉孩子们:经历了“扎、裱、绘”的工序,就到了最关键的环节放。一听到要放风筝,孩子们的乐坏了,纷纷欢呼着跟着章腾云来到操场上。

  一到操场,有的同学拉着自己的小风筝跑来跑去,风筝却懒洋洋地拖在地上,不愿起飞;有的风筝虽然飞起来了,却在半空中一圈圈打转。于是章腾云教大家要先判断风向,把风筝抛起来之后,就要立刻扯着线迎风奔跑。

  “现在的风筝样式很多,不仅有传统的风筝,还有天马行空的现代风筝,比如滚地龙。”说着,章腾云和团队老师们就联合展示了一个10米长的滚地龙风筝,看得同学们连连惊呼:“好帅呀!”“好气派!”。

  一些同学还体验了小滚地龙风筝,用他们的话来说那感觉就像自己“长了翅膀”。

  此次活动让师生了解了中国风筝文化以及云南风筝的特点,不少孩子对云南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说假期时要带上自己的风筝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飞,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告诉身边的人,让他们也为云南风筝而自豪。

  2024年,昆明日报社启动“沉浸非遗美育润心”非遗体验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邀请省市区级非遗草编菱角、葫芦雕绘、掐丝珐琅彩画、云南风筝、传拓技艺、滇派面塑、古船模制作技艺、唐菓子制作的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非遗体验、作品展示等活动,让更多学生近距离体验非遗,助力学校加强美育工作,帮助学生拓宽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记者 余苏晏 秦宁 王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