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进口方面,美国一直在释放“中国承诺采购大量美国农产品、采购规模提高三倍”等消息,其中包括964万吨小麦和720万吨玉米。而来自美国CBOT市场的走势也基本印证了这一点。据悉,由于出口疲软,目前CBOT5月玉米期货每蒲式耳3.71-1/4美元。

  行业机构中国汇易测算,目前到我国港口完税前成本在1500元/吨左右,也就是每斤0.75元。如果按照加征25%关税进行测算,则完税成本约为每吨2050元,也就是每斤1.025元。

  美国农业部长珀杜(Sonny Perdue)昨天(2019年3月18日)称,中国可能会将美国农产品购买量提高两倍,做为美中两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珀杜在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指出,与中国2017年的购买情况相比,如果中美双方能够达成贸易协议,订购数量可以在二到五年内增加一倍或两倍。

  报道称,这将与北京提出每年额外购买3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建议相吻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首席农业谈判代表杜德(Gregg Doud)早前指出,在贸易战之前,中国每年进口的美国农产品约为200亿美元。

  上述购买量或许为处在贸易战困境的美国农作物市场带巨大的提振。美国大豆、猪肉和乙醇的出货量都都因税收而下降。

  在12月宣布与美国暂停贸易战后,中国已释出善意,购买美国大豆。珀杜说,作为更广泛的贸易磋商的一部分,中美在农业方面的磋商内容包括中国也购买更多大豆、以及玉米等其他谷物和肉类。

  珀杜说,在更广泛的贸易磋商中,中国多购买农产品是该国最容易承诺的事情之一。

  2018年5月19日,中国和美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国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

  可能有读者不解,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也是军事强国和科技强国,可为什么农业也这么发达,每年出口这么多农产品?本文就分析一下,美国是如何保持世界头号农业强国和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地位的。

  美国从1870年起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但美国农业非但没有衰落下来,反而日益强大起来,农产品不但满足了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还出口到全世界,美国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就是扩展海外农产品市场,为美国农户推销农产品。下面,我们就看看美国主要农产品的产出情况。

  以下数据来自美国农业部2015年发布的《2014年美国农业统计报告》。先说明一下,美国统计用英制单位,本文把英制单位均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公制单位(吨、公斤)或市制单位(亩)。

  谷物方面:玉米总产量3.55亿吨,平均亩产713公斤;饲料玉米总产量1.28亿吨(含秸秆),平均亩产3350公斤;大豆总产量1亿吨,平均亩产200公斤;高粱总产量1082.5万吨,平均亩产282公斤;饲料高粱总产量412.3万吨(含秸秆),平均亩产2183公斤;稻谷总产量1127.8万吨,平均亩产573公斤;小麦总产量5065万吨,平均亩产182公斤;大麦总产量442万吨,平均亩产302公斤;黑麦总产量179.73万吨,平均亩产116公斤;燕麦总产量25.58万吨,平均亩产283公斤;黄米总产量33.71万吨,平均亩产131公斤。

  经济作物方面:棉花总产量355.76万吨,平均亩产64公斤;甜菜总产量3138.6万吨,平均亩产4567公斤;甘蔗总产量3086.9万吨,平均亩产5917公斤;烟草总产量3977吨,平均亩产175公斤;花生总产量236.5万吨,平均亩产298公斤;葵花籽总产量100.56万吨,平均亩产111公斤。

  美国每年生产出如此巨量的农产品,靠自己是无法消费掉的,必须出口。我们以玉米为例,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费玉米15公斤,全国共需要48亿公斤玉米,而美国年产玉米3554亿公斤,本国消费的玉米仅是玉米产量的1.35%,每年产出的玉米绝大部分要出口。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美国2016年农产品出口总额1650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比第二位的巴西高出1倍多,巴西当年出口农产品总额770亿美元。

  美国虽然在国际贸易上存在巨额逆差,但农产品却有巨大的顺差。美国2017财年(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农产品出口1404.71亿美元,进口1191.4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顺差213.31亿美元。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17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5%。美国出口的大豆有62%销往中国,美国出口的棉花有14%销往中国。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241亿美元的农产品,在全年进口的9552.6万吨大豆中,来自美国的大豆占了34.4%,平均每个美国农民从中国得到1.2万美元的销售收入。

  美国每年生产出这么多农产品,并把其中大量的农产品出口,但他们从事农业的人却少得让我们难以想象。

  美国自1791年开始就有连续、完整的农业统计数据。1839年,联邦政府拨款1000美元实施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农业普查。后来,美国国会规定,从1920年开始,农业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只要一个家庭一年生产并销售达到或超过1000美元的农产品,就在统计之列。

  根据2012年的农业普查,2012年美国有农场211万个,农场总面积55.5亿亩,平均每个农场2605亩,平均每个农场产出值19万美元。

  美国大多数农场是家庭经营模式,雇用农业工人的农场数量不到27%。根据历年农业普查,美国农场经营者的年龄有增长趋势,1982年平均为50.5岁,2012年平均为58.3岁。

  从1947年至2016年,美国人口从1.45亿人增长到了接近3.3亿人,但这期间的农业就业人员却从789万人降到246万人。2016年,美国就业总人口为1.5856亿人,农业就业人口仅占1.55%。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也大致如此。

  数据告诉我们,美国用区区200多万人从事农业,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管理近2400亩农场,他们除了养活3.3亿美国人外,农产品还大量出口,美国农业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美国在20世纪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但政府出台多部法律确保耕地面积不被城市化所蚕食。

  20世纪30年代,美国制定了《水土保持和国土资源配给法》,对全国优质耕地进行保护。1966年,美国出台了《优质耕地、畜牧用地及林地保护法》,要求城市扩展中必须保护优质耕地,并划定耕地总量红线,在任何时候必须维持耕地总面积不得减少。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耕地受保护,不能改作其他用途,就有可能让农户的收益受损,导致农民不愿种地。例如,如果有一块农田,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可以收益两亿美元,如果种地,几代人也无法获得如此丰厚的收益。

  政府充分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对农场主给予补贴,确保农户收入有可靠的保障。另外,在税收、保险、贷款等项目上,也给农民各种优惠。例如,1985年美国依据《土壤保护法》,对占全美耕地24%的“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实行10-15年的休耕,休耕农户从政府领取补助金,弥补休耕带来的损失。

  美国各州以及各县、市都有自己的农地保护计划,严格控制城镇发展边界,防止城镇盲目扩张侵占农地。

  美国允许土地私有,但私有土地的面积也就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左右,剩余的一半归联邦政府、州政府、县政府和市镇政府所有。

  农民自己的农场,并非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种任何作物都需要得到政府的特许证,让你种玉米,你不能种大豆,更不能改变农田的性质。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要开采,照样需要特许证,要交一大笔费用。其实美国地下储藏着很多煤炭和石油,但政府都不允许开采,而是要留给子孙后代使用。

  美国出台的一些法律也充分考虑到了农场的特点,很人性化。例如,美国法律禁止童工,但如果儿童在自家农场上工作则是允许的,以此培养农村孩子尽早熟悉农业,热爱农业,鼓励他们成年后留在农场工作,防止田地荒芜。

  根据笔者查考到的资料,从1935年到目前,美国的农场面积一直维持在60亿亩左右。农场面积有了保障,才能确保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这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美国是世界上最具有创新成就的国家,他们发明的轧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让美国农业迅速崛起,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强国。

  伊莱·惠特尼1793年10月28日申请了轧棉机专利,1794年3月14日获得批准。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改写了美国的历史。如果手工把棉籽从皮棉中剥离,一个劳动力一天只能生产0.454公斤棉纤维;而一台轧棉机配两三个劳动力一天可生产23公斤棉纤维,极大地提高了棉籽剥离效率。

  棉籽剥离效率的提高,让棉籽可及时剥离,把棉花迅速卖出去,这刺激了美国农民的种棉花积极性,棉田面积剧增,美国南方棉花产量从1800年开始,几乎每10年翻一番,1830年产量为16.35万吨,到1850年猛增到62.13万吨。1860年,美国南方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使美国南方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由1790年的70万人增加到1850年的320万人。

  美国弗吉尼亚州发明家塞勒斯·霍尔·迈克科米克(1809-1884)1831年发明了收割机,并于1834年6月21日获得联邦专利,他还成立了国际收割机制造公司,该公司至今仍在运营。和轧棉机一样,收割机的发明带来了又一次农业革命,节省了大量农业劳动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现在,世界使用的机械化、现代化农机具,大多是在美国发明的,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才让美国稳坐世界头号农业强国的交椅,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撼动。

  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的补贴由来已久。1922年、1929年和1933年分别颁布了《谷物交易法案》《农产品购销法案》和《农业调整法案》,这几个法案对美国农业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不但保障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除了对农民直接货币补贴外,美国还有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政府则把差价补偿给农民。

  根据《2002年农业法案》,农民每销售1公斤小麦,获得补贴2美分。2002年~2003年小麦的最低保护价为每公斤15美分,2004年~2007年最低保价为每公斤16美分。如果2007年小麦的市场价格是每公斤14美分,政府先补贴差价2美分到最低保护价16美分,然后再补贴2美分,即农民每销售1公斤小麦获得政府补贴4美分。

  在农业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促进下,从1996年开始,美国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00年,美国农民总收入547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的直接补贴,补贴额占收入的47%。2014年,每个农民从联邦政府获得的各种补贴高达12.5万美元,如果夫妻都是农民,这个农户从联邦政府获得的补贴可达25万美元。

  美国还有很多政府主导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如联邦政府为奶牛场出资修建沼气发电站,奶农用牛粪生产沼气发电,除了满足农场的自身需求外,还可卖给电网创收。

  2018财年,美国农业拨款14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三农”支出,包括对农场主的货币补贴、农作物保险、农产品出口担保、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农户救济、低收入农户住房补贴、农村电网升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等。

  【美国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资助农民】《》2018年7月25日报道称,美国农业部长桑尼·珀度称,美国农业部将对受关税影响的美国农牧场主提供120亿美元的支持。这些项目将包括直接向农民付钱、贸促措施以及购买食物。按照《商品贸易公司宪章法》,这些项目已经获得授权,无需国会专门批准。

  尽管农业补贴一直是世界贸易摩擦的一个着力点,但欧、美、日、韩等国家,并没有因此减少对本国农业的补贴。根据几年前的统计数据,欧盟农民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平均每个农户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超过15万元人民币。韩国、日本、挪威、瑞士、冰岛等国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更大,这些国家农民收入的60%来自政府补贴。

  农业,是民族的生命产业。国家坚持把农业列为最优先保护的产业,道理很简单,其他行业可以出问题,但农业绝对不能出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国民的吃饭生存问题。通过农业补贴,让本国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使农民收入不低于市民收入,农民才不会让农田荒废。

  当然,农业补贴的钱也是来自纳税人。不过,在生产环节补贴与在出口环节补贴性质不同。

  在生产环节补贴,不但补贴给农民,也补贴给所有消费者,包括本国居民和外国消费者。农业补贴让农产品保持较低价格,国内居民都由此得到实惠。

  如果在出口环节补贴,也就是只对出口产品补贴,导致外销价格低于内销价格,这不但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也是用本国纳税人的钱补贴外国人消费。

  据美国农业部和劳工部的数据,2017年4月美国零售牛肉馅价格为每公斤7.817美元,2017年4月美国非农业私营部门平均小时工资为26.19美元。从上面两组数据可知,美国私营部门工人工作18分钟就可买1公斤牛肉,在美国,牛肉对普通市民来说就是白菜价,其他农产品也大致如此,这当然得益于美国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

  当然,我们之所以进口大量美国农产品,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比我们国产的便宜,质量更高,相对我们自产农产品来说可谓“价廉物美”,进口美国农产品也提高了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可见,美国大手笔补贴农业,不但让美国居民得到好处,也让世界其他消费美国农产品的国家居民得到实惠。

  所以,美国虽然多年来一直坚持大力度补贴农业,但并未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因为美国居民也从补贴上得到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