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3个孩子的妈妈,在零工市场做手工活可以兼顾家庭还能增加收入。”“孩子上高中了,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却失业了,是就业驿站的帮助让我得以再就业。”……
受上班时间、年龄和技能等因素的限制,“打零工”已然成了宝妈、大龄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打造“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工作模式,入选“2023年度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创新将公益性零工市场嵌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出“零工市场+小社微工厂”就业新模式,搭建起用工主体与零工求职者的对接桥梁,让不少群众就业有去处、增收有门路。
截至目前,江门已建零工市场8个,就业驿站80个,累计服务企业约2500家次,促进就业超6200人次。
在江门鹤山桃源镇大光明制伞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人们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赶制雨伞。
车间内可以见到大部分是30~50岁的妇女们,李文芳也是这条生产线上的一员,她说:“我原来是在企业上班,因为二胎辞职在家带孩子,此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今年终于在桃源镇就业驿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入职了大光明制伞公司的‘妈妈岗’,这里上班时间灵活,增加收入同时还能照顾家庭。”
伞篷制作是桃源镇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桃源镇有超过400家伞篷市场主体,其中规模以上伞篷企业7家,总产值达到8.6亿元,可吸纳近1万人次就业,包括零工人员约5000人。
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提供的灵活性岗位让当地众多像李文芳一样的“妈妈”,增加收入来源的同时又可以兼顾家庭。
桃源镇就业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驿站通过整合登记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特殊群体的就业需求,同时与企业用工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实现信息高效互通互联,推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帮助当地居民增收,进一步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本身年龄较大,也没有一技之长,在就业驿站的帮助下才有机会在这个年纪再学习一门技能。”48岁的梁杰琴,是桃源镇蟠龙黄岗村人,家里有两个小孩,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小学。今年年中失业了,在桃源驿站工作人员帮助下,她获得了免费学习制伞技能的机会,学成后成功入职了粤汉制伞有限公司。
“本来我就快到退休年龄,现在能找到一份工作时间有弹性,不耽误照顾家庭又帮忙买社保的工作已经十分满足了。”梁杰琴说。
桃源镇就业驿站通过与当地伞篷龙头企业对接,推动企业作为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岗前技能培训,合格后可直接入厂工作,形成了“先培训,后就业”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待就业人员因技能欠缺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发展合理配置技能人才,保障企业用工稳定,实现培训—就业—反哺的企业发展用工闭环。
目前,在桃源镇就业驿站的帮助下,逾100名学员获得了免费的技能培训,帮助20家伞蓬企业实现用工稳定。
“我是3个孩子的妈妈,平时家务比较繁忙,想要工作也很难找到时间合适的,通过视频号看到了零工市场这里可以做手工活,就过来上班了,工作很灵活,当天结算工资,也方便我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对我们家的生活有不小的改善!”在蓬江区零工市场一位全职宝妈张女士点赞道。
蓬江区零工市场是广东省首家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益性零工市场,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推荐、培训指导等多功能于一体。
围绕“政府+市场”思路,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引入第三方机构合作运营,推出“零工市场+小社微工厂”模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
在江门,像张女士这样的求职者不在少数。“小社微工厂”模式促进居民灵活就业,一方面,能为企业提供免费便捷的工作场所,另一方面,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贴心的就业服务,让社区居民实现“楼上生活、楼下上班”。
蓬江区零工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蓬江区零工市场已引入江门市翁大妈食品有限公司、蓬江区创艺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直播带货、新春福桶摆件制作、电器零部件装配等岗位,带动社区群众412人次灵活就业。
据统计,蓬江区零工市场已累计登记灵活就业人员663人,累计开展公益性招聘会10场,发布岗位需求7213个,促成就业499人,线上招聘会直播观看总人次达15121人,努力做到线下招聘“月月有”,线上对接“不打烊”。
立足零工对接特点,蓬江区零工市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新媒体平台直播带岗,畅通用工信息,促进零工市场从传统的路边“趴活”被动盲选转变为点单式精准匹配。
目前,蓬江区零工市场各新媒体平台已累计发布作品763篇(次),合计粉丝关注数11889人,“蓬江区零工市场”线万。
不仅如此,为助力待业人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蓬江区零工市场搭建起“社区+企业+机构”15人培训服务队伍,包括新媒体直播带岗讲师、短视频剪辑老师、创新创业导师、曼陀罗心理绘画测评咨询师等专业人才,立足群众不同技能需求,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目前,该培训队伍已举办新媒体直播带岗、短视频剪辑、职业指导等培训19场次,成功帮助227人次获得所需就业技能。
拓展“微就业”、培训“微技能”、优化“微服务”,江门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帮助宝妈、大龄妇女等灵活就业群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顾家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