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收到几条,有人十几条,热搜上78条也不知真假。但大家破防的心情,是一样的。

  有学子:大半夜的睡不着了,谁懂啊,还在发,手机还在嗡嗡地响,我罪不至死叭,心都碎了……

  有学子在生气和窝囊中,选择了生窝囊气,回复:好的,收到啦!试图用三个感叹号,暗戳戳表示愤怒。

  有网友分享同款经历:我就干过,在批量推送短信的时候没有清除集合,每次发送短信的时候都会把前面的人再发一次

  有学子分享同款草台班子学校:同学申请斯坦福,拒信开头第一句是congratulations……世界还真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哈?

  北邮大学生常常在垃圾桶上编程,学校闻讯赶紧把垃圾桶的弧形顶改为平面,学子:这就是被爱的感觉嘛。

  为了更有助于大家编程,学校还贴心地进行了“技术升级”,将垃圾桶换成平顶的,真正实现了“编程无界限”,这样学霸们就可以在校园里“随时随地大小编”了。

  更有甚者说:“退一万步说,就不能把校长办公室让出来吗?(真挚.jpg)”

  这不,一女生在竞选班长时,直接亮出了自己的“保安证”,主打一个“证多不压身,给自己打造反差感”。

  好好好,大学生可以考的证书+1,“证”能量满满,去看演唱会都多一条路子了。

  谈到学习,这不最近各省陆陆续续官宣了下半年考四六级的报名时间,很多同学也开始买书刷题“抱佛脚”了。

  每天早晨,“专职备考人”不是被梦想叫醒,而是被“再不起床就赶不上国考了”的恐惧惊醒。

  中秋刚过去,别人都在朋友圈晒美食、旅游照,他们只能晒出一堆密密麻麻的笔记和错题集,配上一句:“别人的生活是诗和远方,我的生活是行测和申论。”

  夜深了还在“挑灯夜战”,考公人自我调侃:“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当然,咱们考公圈也有“正能量”的网络梗,比如“今日的努力,是为了明天不后悔”,都是在暗自打气。

  新学期已经开始近半个月了,大四、研三学子纷纷迎来导师的“温馨关怀”:论文进展几何?初稿可已出炉?不妨让我先睹为快?

  继续补刀道:“我那时候说的是博士生的案例,你这是垃圾桶上锁,多此一举。”

  网友纷纷劝各位导师想开点:一眼就看出来是学生自己敲的,起码没抄袭,没“假手于人”。虽然“能力不足”,但好歹还算是“态度端正”。

  学生勤勤恳恳,连夜把《作品阐释》码出来,导师却说:“明早看哈,晚上看了睡不着。”

  不料导师看完连忙发微信:“你把我名字从致谢上删了,行吗?”原来,在导师眼里,自己这些不是“致谢”,而是“诬陷”。

  这一幕,就像悟空学艺,祖师严令不得泄露师门,现实版师徒情深,又添几分诙谐。

  “不吹不黑,我导师当时整个论文就帮我修改了致谢,其他都没动,修改的内容就是把致谢他的内容删了。”

  博三再挨批,则是一脸淡然:“这么多年了,能不能换点新词。”(内心OS:哦)

  稳重的师兄(姐)面对导师的灵魂拷问,从容不迫:“对,没错,我就做出来这点破东西。”

  话说回来,学生和导师斗智斗勇的经历,不仅是师生间的智慧较量,更是学生生涯中难忘的“笑”料库。

  中秋假期过去了,但不少同学还处在戒断反应阶段。但是一看课表,天都塌了!连续8节数学课,敢问这一天下来会是怎样?

  比起认真听课,中学生们的“副业”技能似乎更为耀眼,他们表示:“在学校,除了学习什么都会。”

  我提议,要不和这位把眼镜布叠成豆腐块的同学组个队吧,一起参加去军训拿个奖杯。

  作业多怎么办?有一学生用4张发货单写作业,写了满满一米二,让老师体验秦始皇批奏折的感觉。

  有plus版本,就有mini版本,有网友表示:“我高三的时候也很喜欢用收银小票的背面记忆历史时间轴,特别长,能补充很多事件。”

  也不知道若干年后,如果有同学捡到了这一沓收银小票,是否会觉得自己捡到武功秘籍了?

  不得不说,回头又看看大爷的昵称:“保留发型美感收长发”,只想问:大爷,您是认线

  前段时间,某学校随机举行了一场“抽签仪式”,随机抽取老师上台分享读书心得。

  一场突如其来的运气大考验,让台下的老师纷纷戴上痛苦面具,暗自祈祷不要选中自己。

  特别是被幸运(或不幸)之神眷顾的胡念老师,网友们纷纷化身“嘴替”:“行,抽我是吧,我上去就是一顿胡念。”

  他们努力在课堂上穿得很成熟,可一旦下课铃响,不经意间蹦出一句:“拜拜了,家人们。”

  甚至当学生当习惯了,改作业时把答案也顺手写上去了。刻在DNA里的习惯,连走进办公室还想喊一声报告。

  去听公开课,上面老师说“上课”,小班长喊“起立”,哗得一声就水灵灵地站起来了。

  9 月 13 日午夜, OpenAI 又毫无预告地发布了那个大家惦记了很久的新模型。

  OpenAI的创始人之一奥特曼,直接发帖明说,这就是他们到现在为止最强、最一致的模型。

  跟以往大肆宣传不同的是,这模型到底多牛?OpenAI 实际也没多吹,但是他们轻飘飘甩出的几张图,就足以让人头皮微麻。

  像下面的图里,三个测试项目分别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编程竞赛还有博士级别的科学问题。

  这里面最左边为 GPT-4o ,中间是目前已经开放了的预览版 o1 ,最右边高高的红色柱子为满血 o1 。基本每一项, o1 比起自己的前辈来说,都是接近 8 倍的提升!

  要是把这些测试结果拆开来,这新 o1 也几乎是在各种学科、各种领域,都全量、全面、全方位地超越 4o 。

  结果在博士级别的测试结果上, o1 答题分数均超过了博士专家(o1 得分 78 ,人类得分 69.7)。

  有媒体指出,此番提升主要集中在reasoning能力上,即推理与自我校正的强化,而是否真正达到博士级别的综合素养,尚需考量其基础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毕竟,几乎所有博士,都不会在诸如“9.11与9.8哪个大”这类基础问题上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