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猫,是守护人类的精灵,当你伤心时,它为你疗愈心灵,当你烦躁时,它也只需要一声喵呜,就能让你重归平静。

  2023年,一位十分重磅的进化生物学家——乔博士(JonathanB.Losos)说,如果说科学家对狗狗的研究处于现代,那对猫咪的理解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片疑云密布的猫之世界,而我们今天,跟随乔博士的研究,走进疑云,一探究竟……

  不用回忆,你大概率是没有见过野猫吵架,因为,你膝盖上的软猫,那可都是大自然的杀手。

  如果把喵咪互相争斗时,那种喵嘶嗷呜的吼声排除,那成年猫之间,几乎不喵喵。

  就连公认的话痨之猫——暹罗猫,它们也被观察到,只是在寻找伙伴和面对好奇时才会发出类似喵呜的叫声,但更像是一种感叹,也并不像与人类交流时的那种奶声奶气。

  比如,2002年,康奈尔大学的尼博士(NicholasNicastro),他收集了100种不同的喵叫声。

  然后,他找了二十几名学生来听这些声音,每听一段,就打一个分数,从1-7,代表从喜悦到紧张的程度。

  结果发现,准确度只有34%,这相当于,人类对于喵叫声的判断,准确率比瞎猜高不了多少。

  不对,2015年,英国又有团队重复了尼博士的实验,只不过,这次使用的是一对对的猫主子和铲屎官。

  然后,奇迹发生了,铲屎官们对自己猫主子的判断准确率轻松达到60%,而对别家猫主子判断准确率却跌至25%,所以,这说明什么?

  乔博士说,130年前,1895年,美国的两位资深猫奴兼作家出版过一本猫语圣经,其中把猫的各种叫声,一一对应到人类词语。

  然后,130年来,这本猫语圣经一直被奉为圭臬,但现在看来,科学研究却好像正在告诉我们——没用的,每一只猫主子的喵呜声,都是专门针对它的铲屎官一对一加密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猫语通典》。

  这真是,越研究月迷惑了啊,好吧,下一个课题,乔博士觉得是否从其他侧面入手,能够迂回解答这个谜团?

  先别说同为大猫的那些狮子、老虎,就拿这段蒙古喉音饶舌来说,你感到了什么?

  没错,喉通吼,所谓狮吼功,所谓虎啸龙吟,这都是古人对低沉喉音的可怕描述。

  然而,到了猫猫身上,网络上竟然有很多8小时,喵咪呼噜大礼包,让你一次听到爽。

  乔博士记录这样一些实验:首先,研究员与猫咪玩耍、爱抚,这时候,它们都发出了那种很幸福的呼噜声,研究员记作满足性喉音。

  猫主子先是急得在床边走来走去,然后又猛得跳上了床,主动发出了呼噜声,研究员把这记作请求性喉音。

  健康婴儿的哭声大多在300~600Hz之间,而猫咪的请求性呼噜,也恰好和这个频率相当。

  这里,还有两段恳求性呼噜样本,大家猛一听,是不是真的有点儿被击中基因的感觉?

  先是2001年,有专家发现,这种呼噜声竟然能促性骨骼愈合,还有利于疼痛和水肿的缓解

  如果说这还可以勉强用猫科动物野外生存法则——它们经常骨折、受伤——来解释,那2009年,这一项养猫有助于缓解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就更让人一头雾水了。

  研究证实,猫的满足性呼噜声,可以将人类患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降低约三分之一。

  难道猫咪真的都是萨满,它一满足、一祝福,你就获得了治愈之力?这也太扯了吧?

  写到这里,就连乔博士也说,下次猫猫再趴在你身上和你呼噜,记得说声谢谢,它是真的是在治愈你。

  如果你养猫,这样的画面一定经常见到:小猫们两眼放空、两只前爪交替着往下踩,还时常伴随着呼噜声。

  乔博士把这称作——踩奶,还观察到,尤其是人类软绵绵的肚皮,比如这只小猫和小宝宝,就靠这几下,它俩在电视上,萌倒几十万人。

  有人说,这是因为它们的祖先,生活的地方枯草和落叶很多,每当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就得踩出一片空地来睡大觉。

  还有人说,猫的脚趾间有丰富的气味腺,当它们踩奶的时候,气味就可以留在上面。

  熊猫、虎鲸,这种大自然眼中的花臂大哥,在人类眼中却是大眼幼态的万物萌娘。

  人类就好这一口,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幼态持续的动物,比如这张图,小猩猩和大猩猩长得完全不一样。

  我们就喜欢大自然的幼态持续,比如,黑足猫,这是黑夜里最可怕的致命杀手之一,但在你眼中呢?

  比如,野外的猫咪一旦开始踩奶,那就意味着这块领地是安全的,因为这里至少存在着一只已经生育过幼崽的成年猫咪。

  可能我们觉得,奶猫,成年猫,你都是软猫,但野外的老鼠、麻雀,你可以问问它们,成年野猫是何种霸气存在。

  同时,猫咪脚趾间也确实存在很多气味腺,这种警告信息素向外扩散,方圆几里的小动物都会收到这份来自纯肉食动物的警告。

  不仅猫咪,乔博士还观察到,踩奶,这也发生在非洲野猫、虎猫、豹猫等其他成年猫科动物身上,同时伴随着呼噜声,这种踩奶性呼噜,如果你有机会,仔细听,和前面那两种又不一样,真的有种老虎低吼的意味,周围宵小,莫敢妄动。

  而到了人类这里,反了,全反了,大自然的踩奶低吼,却变成了我们眼里的软萌可爱。

  前年夏天,泰国气温飙升,干旱严重,水稻收成不好,当地政府讨论后做出了一个严肃的决定——向猫猫求助。

  然后,游行正式开始,敲锣打鼓、走街串巷。游行走到哪里,哪的人就会把水泼向神猫,祈求下雨。

  我们惊奇的发现,最近一次的猫公主巡游中,被抬着的,竟然是一只毛茸茸的哆啦A梦……

  原来,这是一个乔博士破解谜团的引子,他从5岁起,就养了自己的第一只猫,至今,他已经养过8只了,他很喜欢这种泰国国宝——暹罗猫,但同时,他也在看到这个新闻时突然意识到。

  对啊,暹罗猫的颜色和花纹,千奇百怪,但这现象,在他们的祖先——北非野猫身上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啊。

  乔博士还查询到,早在一三几几年,泰国就流传着一本《论猫》(TamraMaew),书中根据泰国习俗,将23种暹罗猫划分为了两派:17种吉祥猫和6种不祥猫。

  里面最著名的,是一种叫月亮钻石的暹罗猫,可以看出,他几乎就是现代暹罗猫的样子,也是泰国的国宝品种。

  还有这只,叫做卓越或者黄铜,当然,现在这种颜色的猫猫,我们统一称它们为——胖橘。

  进化生物学上,有个概念叫——负频率依赖选择,说人话就是——稀有的外观更受青睐。

  这很不合理啊,除了能在南瓜地里把自己伪装成一颗大南瓜以外,这是很嚣张的反向伪装。

  所以,人类很少看见橘色猫老大,于是发现一只,就尤其偏爱,然后刻意的繁育它们。

  然后就阴差阳错,不小心打开了它们体内,一种叫做刺鼠肽(ASIP)的基因。

  同时,它也绝对哺乳动物的胖瘦,为什么毛色更加橘红一些的北欧人普遍比我们毛色黝黑的亚洲人要胖?

  于是,在人类的培育和选择下,一只只胖橘诞生了,我们觉得它们好胖,好可爱,而事实上,这是猫中黄须儿,猫中大哥大的意思。

  到此为止,乔博士准算是用自己熟悉的进化生物学为我们解释了一大谜题,但接下来,猫捉老鼠的迷思。

  好奇害死猫,它们天生就有一颗追逐活物的好奇心,就像没有哪只猫咪能够抵挡光点的诱惑一样。

  所以,长久以来,对猫一知半解的专家告诉我们,猫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农耕时代。

  因为,随着人类农耕文明的到来,一座座巨大的谷仓被建立起来,于是,偷吃粮食的老鼠,就成了最先吸引猫咪加入人类社群的红娘。

  乔博士援引一位专家的话说,猫的捕鼠能力,不如雪貂,所以,我不相信早期农业会让野猫变成宠物。

  接着,乔博士又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实验,2018年,迈克尔博士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工业废品回收站布置了很多隐蔽摄像头。

  然后,他将100只皮下植入微芯片的老鼠放入其中,他期待着能记录下一场精彩的猫鼠游戏。

  然而,在接下来的79天当中,一共有259次,猫鼠相遇,其中猫追老鼠的现象只出现了20次。

  而这20次中,还有17次是猫在老鼠身后默默的跟着,完全没有要捕捉它的意思。

  野猫积极捕鼠的镜头,只有3个,完成击杀的,只有两例,而且都不是所谓的追逐大戏,而是老鼠误入死胡同,单方面的被猫咪欺压……

  因此,猫捉老鼠,原来是一场世纪迷思,猫咪虽然好奇,爱追光点,但真的不爱抓老鼠啊。

  于是,乔博士将目光投向埃及和陕西,这是传说和考古中,分别出现的猫咪起源之地……

  据说如果在野外被石虎撞见,它会像一块石头一样盯着你,而这恰恰是它准备突袭时的伏击状态。

  另外,石虎也叫做豹猫,身上的花纹是金钱状,和金钱豹一样,非常豹躁的一种猫。

  包括现在可以家养的孟加拉豹猫,被誉为新手千万不要尝试的拆家王,它体内也才八分之一豹猫血脉而已。

  然而,在乔博士的研究中,他却发现,2016年中国陕西泉护村,挖出了5300多年前的猫咪骨骸。

  接着,检测这些食物,发现了大量的粟米,其中一只甚至只吃粟米,就是它俩被饲养的重要证据。

  然而,接下来检测基因却让人不寒而栗——5300年前的陕西人,你们在干什么?

  而如果不是抓老鼠、抓毒蛇这种物理好处,那就只能是撸猫、解压这种心理安慰。

  所以,乔博士认为,猫咪起源,就跟中东人撸猎豹,陕西人撸石虎一样,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说白了,这是一种比撸猫、解压更大的心理爽点,它叫做——宗教。

  于是,一头头的凶猛的大猫小猫出现在了王者身边,它们在王者的霸气下显得如此乖巧。

  但撸啊撸,撸到距今4000年前的时候,古埃及的法老们突然发现,诶,有一种北非野猫,它竟然很懂我,真的表现出有点儿被驯化的感觉。

  到了距今3500年前,猫成了埃及壁画中十分常见的元素,它们趴在桌腿边磨蹭,或是在人类脚边吃东西。

  又过了500年,3000年前,猫被古埃及人和神明巴斯特联系到了一起,过上了猫猫有史以来最舒服的日子。

  近现代,考古专家们甚至从巴斯特神庙遗址中发掘出30万只家猫的木乃伊,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真是大吃一惊,然后继续深挖这30万只家猫木乃伊背后的埃及故事,真的,只能说,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们会员频道细说。

  总之,好景不长,猫神巴斯特的威光在罗马人入侵后迅速消散,猫回归了宠物的地位,然后又随着古代贸易,走向全球。

  我们聊了这么多猫猫谜团,除了如今所有家猫都起源于北非野猫以外,竟然没有任何一件事儿我们是能100%确定的。

  包括它们的另一个主要行为——交流的方式——这竟然也是一个十分离奇的谜团……

  网络上流传着很多这样的影片:通过尾巴的位置和动作,主人就能判断猫猫的情绪和状态。

  通常,我们会认为,这很正常啊,所谓摇尾乞怜,狗狗不也是通过尾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吗?

  但事实上,乔博士在这里说,动物们为什么会用尾巴表达情绪,这竟然也是一个罕见的谜团。

  比如,就拿猫科大家族来说,除了家猫,只有一种猫科动物也会用尾巴来表示情绪,那就是狮子。

  剩下的老虎、豹子、猞猁,甚至是家猫的祖先——北非野猫,它们都不用尾巴互相交流。

  而其他的大猫小猫都是老虎、豹子那种独行侠,不必交流,自然也就用不着尾巴旗语。

  人类虽然没有尾巴,但我们有眼白,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也是我们的远距离旗语。

  一句看我眼色行事,这在全动物界听来,也是极端离奇的操作,除了人类,其它动物都是没有眼白,无法理解眼色为何物的啊……

  这想一下,数千年来,大量的家猫聚集在人类的垃圾堆和施舍物周围,它们自然形成了一套庞大的沟通网络。

  信息交互的密度远超过任何一种野生动物,所以,家猫就需要更高效的沟通手段。

  喵是不可能喵的,那是专门针对人类的,咱猫猫之前,别整那套,那怎么办?

  然而,如果你200年前去到日本,你会惊奇的发现,日本猫,竟然都没有尾巴?

  直到今天,这种猫在日本都很常见,叫做日式短尾猫(Japanesebobtail),这究竟是怎么一回儿事儿?

  继续深入研究,我们就进入另一个有关猫猫的迷之领域——玄学——或者说,人文科学、人类科学。

  比达芬奇那幅更完整,而我们也终于得以看见,达芬奇画作中被破坏的耶稣脚下部分。

  曾经,罗马教廷禁止养猫,800年前的教皇格列高九世更是认为,毛茸茸的黑猫就是路西法本尊的化身。

  1233年,格列高更是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撒旦是半猫,又是会在弥撒中化身为猫。

  如今,比利时还保有一个当年流传下来的抛猫节(Kattenstoet)画风十分诡异,但就像现代教皇,也早就养猫、爱猫一样,这个抛猫节,现在也是爱猫节。

  她年轻时,为了夺权,残忍害死萧淑妃,这个故事我们先前专门分享过,萧淑妃临死前,诅咒道,自己死后要化身成猫,让你们武家人全都变成老鼠,我要一个个的折磨你们……

  从此武则天下令皇宫禁止养猫,后来又觉得萧淑妃阴魂不散,总能听见猫叫,索性就搬去了洛阳居住。

  原来,大唐《妖猫传》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演义,隋唐时期,中国确实曾流行过炼制猫鬼的法术。

  说是隋文帝的小舅子——独孤陀,他家里就养了一个擅长炼制猫鬼的婢女,猫鬼之术不仅能杀人,还能将死者的财物、运气转嫁给自己。

  独孤陀命令婢女用猫鬼帮自己敛财,甚至用猫鬼控制了自己的皇后姐姐,但就当他想继续用猫鬼控制姐夫隋文帝的时候,事情败露,皇帝追查下来,牵涉数十万人,案件内幕十分可怕,线年前的游戏《轩辕剑·天之痕》里说的一样,这是在炼制万灵血。

  案件告破后,隋朝立法:豢养猫鬼或传授、使用猫鬼邪术的人,绞刑,知情不报者,流放三千里。

  但幸好,就像我们猫咪神速那篇故事里分享过的一样,唐朝晚期,一个爱讲鬼故事的大才子——段成式,段公子写了一本风靡全国的《大唐惊奇笔记》,这当中用一篇金钱猫为猫咪正名——段公子说,我听很多商人们说,猫如果梳毛洗脸,爪子抬过了耳朵,那么就一定是有客人光顾。

  由于唐朝晚期,遣唐使断绝,段公子的故事在日本并不流行,反而是他们被早期那些猫鬼的故事吓到不行。

  于是,日本文化中,出现了猫又,说是九岁老猫,尾巴会开始分叉,不需要炼制猫鬼的法术,尾巴分叉的老猫,会自己离开人家,潜入山林,继续修炼,然后就成了取人性命,夺人运气的猫又……

  到了1712年,首位记录日本的德国(神罗)专家在自己的《日志》中说,这是日本人饲养的一种猫。

  故事分享到这里,乔博士甚至说,2016年意大利有一项研究,他们发现了古代维京港口中的大量猫猫墓地。

  这或许说明,那些凶猛的维京战士在一场酣畅的掠夺、厮杀后,当他们回到船上,也会温柔的摸摸猫头,感谢主神奥丁的馈赠。

  在北欧传说中,两只肥猫负责拉动女神芙蕾雅的战车,雷神托尔还和肥猫掰过手腕,结果竟然是被击败了……

  据研究,维京人偏爱橘猫,很可能橘猫就是他们根据神话,培育出来的肥猫品种,因为,观察现在世界上橘猫较集中的地区,竟然就能勾勒出一条维京人的航海路线图。

  回到现实,最后我们再来分享一个有关猫猫的传说,那就是,乔博士为什么会写这本细节如此丰富的《猫猫之书》?

  因为,乔博士这是进化生物学界,研究爬虫类、研究蜥蜴的权威,他有一个离奇的外号——蜥蜴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蜥蜴权威,为什么要在2023年突然出版一本有关猫的畅销读物?

  作为守护人类的精灵,在这个纷争的世界里,猫猫有必要再次出场,让我们放下分歧,共同感受它的治愈之力,让世界走向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