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贝贝,你俩在哪里呀?快回来吧!”自从伴随自己多年的两条宠物犬“宝宝”和“贝贝”走失后,刘爷爷和老伴便终日茶不思、饭不香,心情低落,有时还会莫名地焦虑、失眠。他们不仅到处张贴“寻狗启事”,还同往常一样,一日三餐给这两个“宝贝”精心准备饭菜。每到深夜,刘爷爷甚至会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开门,看看走失的爱犬是否回来了。

  刘爷爷和老伴两人是典型的“空巢老人”,儿子一家已经移居到国外生活。在刘爷爷的“寻狗启事”上,这样写着:它们就像我们的亲孙子一样,我们每天做饭给它们吃,给它们擦脸、洗脚。它们陪我们看电视,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

  刘爷爷和老伴患上了“宠物依赖症”。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正是“宠物依赖症”的潜在高发人群。其原因与老人内心的寂寞、孤独、失落直接相关。

  美国一项对饲养宠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已经证明,宠物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

  饲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一年内,其存活率要高于不饲养宠物的患者。

  在饲养宠物的患者中,仅有6%的人在一年内去世,而不饲养宠物的患者占28%。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定时的遛狗增加了主人的活动量,对促进健康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对于空巢老人而言,宠物陪伴而产生的心理关怀的效果更为显著。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宠物成为了儿女的“替身”,老人们会对它们倾注对子女一般的爱。那些居住在养老院或长年见不到子女的老人,就更期盼宠物的陪伴了。没有子女相伴身边,大多老年人都会感到生活的寂寞。而宠物的陪伴,正好可以帮助老人们驱赶寂寞、舒缓忧虑。

  早在30年前,美国民间就成立了很多帮助老年人找到宠物伴侣的机构。这些组织会根据老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宠物来陪伴。

  对于那些身体较好的独居老人,政府鼓励他们饲养宠物,尤其是性格温和的宠物犬;

  对于那些身体尚可,起居不便,但生活在大家庭里的老人,政府会鼓励其家人饲养宠物,以对老人进行“心灵护理”;

  而对于那些身体不好的独居老人,养老机构和社工会常常带他们去农场、公园等地活动。

  农场里饲养着各种温顺的动物,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与动物“亲密接触”,接受动物的“关怀”。

  然而,老人饲养宠物也是一把“双刃剑”。部分老人将感情过多倾注到所饲养的宠物身上,其实是心理上的一种“代偿行为”。

  盲目的代偿,是并不清楚自己的短处与缺陷,往往导致某些方面畸形发展,破坏了人格的协调统一,反而加剧心理冲突,造成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良。

  如果近一段时间表现为对宠物过度的感情倾注,就要高度警惕“宠物依赖症”的发生。

  其根本在于“情感转移”。老年人应多参加室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学会自我减压及处理各种感情问题。

  老年人已经从“生理需求、温饱需求”升级到“社交、感情、自尊、自我实现”等更高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里,社交和感情需求是老年人最急需的。

  老年人要做到空巢不空“心”,主动走出家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更广泛的兴趣,多与同龄人交流。

  在此基础上,老年人还可以将对于子女的“小爱”升华为“大爱”。在社区、公益机构里担任一份义工的工作,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如狗的寿命通常只有十几年,像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样,拥有它,就难免有失去的时候。

  家有养宠物的老人,子女可以将宠物的寿命折算成人类的寿命,时时提醒老人逐渐适应、接受、承认“生、老、病、死”这一客观情况。

  在宠物进入年老多病时期时,不妨再养一只类似或相似的宠物。这样当离别的时刻到来,新来的“动物伴侣”可以带给老人安慰,有利于老年人尽快走出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