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冬季的云南西双版纳依旧温暖如春,热带雨林瑰丽繁茂,散发着迷人的植物香气。在西双版纳倒淌箐村,村民们正人工饲喂蜜蜂,为其补充糖分和花粉。待来年采蜜期到来之前,村民会把饲喂期的蜜全部清理干净,保证产出的蜂蜜都是最天然的蜂蜜。

  体形庞大的亚洲象是“绿色王国”中的旗舰物种,2021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它们成了家喻户晓的动物明星。为了保护亚洲象的栖息地,位于保护区核心地段的村民曾举家搬迁,搬迁后,还面临着耕地减少带来的经济压力。

  我国亚洲象数量约为300头,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与临沧。倒淌箐村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是一个只有34户人家的小村子。这里紧挨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约有20头野生亚洲象常年在附近活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从邻近普洱市的村子搬到了景洪市勐养保护内的“老莲花塘”,他们在澜沧江畔扎根,建起了他们的家园。1997年开始,为保护亚洲象、苏铁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村民响应号召搬到20公里外的新址,建立起“倒淌箐”新家园,把老村寨留给了保护区和亚洲象。

  以往居民出村,需要步行几十分钟、坐船到下游的村子后再乘车。新家园虽仍在深山密林中,交通却比之前方便了许多。然而,村民可耕作的农田范围有所缩减,他们需要进行其他劳作平衡经济收入。

  近些年,国家对亚洲象的保护力度加大,亚洲象的数量增加。在玉米、稻谷成熟的季节,一些亚洲象会去村民的玉米地和水稻田里吃庄稼。村民的一部分经济收入来源于橡胶,夜里山间气温低、湿度高,胶乳流动得又快又多,村民经常在夜里割胶,但也增加了和大象偶遇的风险。

  村民对亚洲象的情感复杂,大象是从小生活在他们周边的伙伴,是远比村民更早生活在森林中的“原住民”。但近些年,随着大象的取食从天然植物转为偏重农作物,人象矛盾加剧。

  “辛辛苦苦种的玉米、稻谷,一晚上就被大象踩坏、吃光了。”几乎每一年,倒淌箐村村民张江美的庄稼都会被大象采食,有时候大象吃到一半回山上睡觉,如果村民及时发现并抢收庄稼,还可以减少一些损失。面对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张江美有点恐惧,但为了守护庄稼,多年前她曾冒险在树上搭工棚,“晚上睡在里面,听见动静就吼”,希望可以吓退大象。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野生动物损害补偿的投入力度,加之安全预警网络的建立,使老百姓和大象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云南项目主管曹大藩是普洱人,从事亚洲象保护项目已有20多年。

  在他看来,云南当地百姓对大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有的村落为保护大象举家搬迁。但人象生活空间重叠,大象取食农作物带来财产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百姓的发展。“需要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从而使他们接纳和认可保护大象的行动,并积极参与到行动中。”

  IFAW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雨林基金会)及商业机构合作伙伴,在倒淌箐村启动了“社区生计发展推动亚洲象保护项目”,让村民增收的方式是养蜂。

  “养蜂是生态相对友好的产业,西双版纳的气候适宜养蜂,这里全年平均温度高达20℃,温润的气候为中华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植物。”曹大藩说,虽然每年10月到翌年4月的旱季,开花植物少,蜂群的采蜜量会相对减少,但整体上不影响蜂群活动。

  养蜜蜂,一些村民最开始的态度是抗拒,怕被蜜蜂蜇。“以前我们这儿也有养蜂的,但蜂蜜卖不出去,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张江美最初也有顾虑,但她发现,随着项目进村的,还有整洁规范的蜂箱、经验老到的技术人员和销售渠道。

  按照技术人员教的方法真正上手,她发现养蜂没有那么可怕,轻拿轻放蜂箱,蜜蜂不会攻击人,戴上防蜂面网和手套,又多了一道保险。尽管需要清洁蜂巢、检查蜂群状况、定期割蜜,还要在没有花的季节适当饲喂蜜蜂,但这些相比种地、施肥、收割庄稼等重体力劳动,还是轻松了不少。

  “不养蜂的时候,是可以外出打打零工的。但我的孩子还小,婆婆年岁又大,很难走出去,养蜂可以补充一些家庭收入。”张江美家里有5口人,20箱蜜蜂一年可以带来四五千元的收入。村里没有水稻田,养蜂收入抵得上全家一年购买大米的钱。

  2021年,亚洲象群向北迁移110多天,途经玉溪、红河、昆明3个州(市)8个县(市、区),引发全国瞩目。在张江美的印象中,这些“走到哪里,哪里就光光”的大家伙们突然一炮而红。对于它们最终的回归,她没有表现出“庄稼又要受损了”的担忧和失落。“它们在林子里,作用还是很大的。它们走过的地方,小的植物被踩光,让剩下的植物有足够空间生长,对生物多样性有好处。”

  亚洲象走红之后,公众逐渐了解到,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伞护种”,个体迁移能加快沿途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替,在森林中踏出的象道使其他小动物也可以通行。保护亚洲象及其栖息地,可以使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里的其他野生动植物得到庇护。但在一位种豆子的农妇口中听到“生物多样性”,大多数人还是会感到惊讶。

  张江美了解生物多样性,也是源于养蜂。作为养蜂能手,她穿着彝族服饰走出大山,来到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道乡介绍项目经验。眼界开拓了,原本害羞的张江美变得健谈,减碳等时下热词也从她嘴里蹦了出来。

  张江美(右)参加亚洲象安全防范培训,手中拿着“与象为邻”安全防范手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供图

  曹大藩说,项目实施的两年半里,倒淌箐村21个养蜂户的蜜蜂每年产蜜量目前约2吨,总增收近20万元。去年12月,项目扩展到了西双版纳大渡岗乡空格六队村。

  以哈尼族为主的空格六队村,位于西双版纳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东片与西片的连接处。在这个居住着39户居民的山村周边,常年活动着超过60头的野生亚洲象。社区居民割胶、种植茶叶,进林作业也面临偶遇大象、发生人象冲突的危险。

  去年12月18日,首批带蜂群的100个蜂箱发到了空格六队社区10户居民手中。曹大藩说,之前村里有人养过蜜蜂,但养蜂方式传统,他们将树洞掏空,在两侧塞上木板、敷上泥巴作为蜂桶,吸引野蜂蜂群在里边做巢,有蜜时割蜜,平时不看管。此次项目为村民提供的活框蜂箱,割蜜时不会伤及巢和蜜蜂幼虫,蜂群可以加快酿蜜。

  养蜂同样面临挑战。去年夏天,有人在倒淌箐村周边饲养胡蜂。胡蜂不仅会吃掉中华蜂,还会将它们抓走作为储备食物,杀伤力巨大。得知这一情况后,项目工作人员及时协调了村委会和保护区,对胡蜂进行清理。

  “养蜂只是一部分,我们希望可以借此了解村民对于生计发展的需求。”曹大藩说,除了养蜂,项目团队也开展了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希望村民采用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比如减少使用农药化肥,使用危害小、降解快的产品。以前村民总是清理林下杂草,希望地表的水肥全部供应给他们种植的果树。农技专家告诉大家,地面上的杂草等覆盖物可以增加土地保水功能,让土壤更有活力,昆虫和鸟类也会相应增多,可以吃掉更多的果树害虫,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空格六队邻近野象谷景区,所以在养蜂和农业种植之外,项目团队考虑将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更多样的市场化发展方式纳入进来。同时,动员村民参与周围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助力亚洲象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