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重要的就是养老问题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老方式愈发多样。但是很多老人,还是期望着子女来为自己养老。

  王大爷和刘阿姨育有一儿一女,但在刘阿姨出事后没有人照顾。这时候王大爷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村子里的人都夸赞他的养老方法妙啊,独一个。

  王大爷和刘阿姨年轻时都选择去城里闯荡,再加上夫妻二人都比较节省,到退休的时候,俩人存款过了百万,还有退休金,生活得比儿子女儿都好。

  退休后,王大爷和刘阿姨一直和儿子儿媳一块住在城里,但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儿媳妇看自己不顺眼。

  于是刘阿姨和王大爷商量,说要不二人还是回乡下去养老吧。王大爷也萌生过这个想法,但怕老伴不同意。二人和儿子打过招呼后,回了乡下。

  回村后,二人围了一块地,用于种蔬菜,二人决定光有菜不行啊。于是又找了一块地,用于养鸡鸭。夫妻俩看着自己的小天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大爷和刘阿姨回村后的第一次争吵,在于养猫还是养狗。王大爷喜欢猫,而刘阿姨喜欢狗。二人对于这个问题争吵不休,甚至于二人赌气了一下午,谁也不理谁。

  最后,两人各退一步,两只都养,反正又不是养不起。俩人抱着一猫一狗,从村头走回家,一路上凡是碰到的人,都要摸两把那只肥柯基。

  回到家,刘阿姨得意洋洋地跟王大爷炫耀:“你看,一路上的人都摸狗,没有人在意你的猫。”王大爷说刘阿姨是老顽童,并不准备与她争吵。

  有了猫猫狗狗之后,只要天气好,你就会看到夫妻俩一人抱着猫,一个抱着狗,在走廊晒太阳。但凡有人过问,他们都能拉着说半天。

  晚上,吃过晚饭,二人就会去散步。每次刘阿姨都要说:“我遛狗很正常,你天天和你的猫出来溜什么,看给毛孩子累的。”王大爷也不恼,抱着他的猫:“我乐意,累了我可以抱它走。”

  一天晚上,刘阿姨突然眼前雾茫茫的一片,不小心绊倒,摔了出去。王大爷急得赶忙打120,毛孩子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围着床一直转,一直哼哼的叫。

  听到母亲昏倒了,远在省外的女儿连忙往家里赶。而本就在城里的儿子儿媳却迟迟没有来,这不免让王大爷寒了心,也反思起自己之前对儿子女儿不同的态度。

  医院的检查结果表明,刘阿姨是脑子里长了个瘤子,压到了视神经,才会导致视线不清。加上刘阿姨年纪大了,手术风险较大,做了手术也不一定保证会看得清。

  儿子本以为母亲只是不小心摔倒,但是在听说刘阿姨要做手术,所以总算是赶来了医院。不知道儿媳妇跟儿子说了什么,儿子将王大爷拉到一边。

  王大爷不明所以,儿子低声开口:“爸,我们最近手头比较紧,妈这医药费,您要不跟妹妹借点?”王大爷不可置信的看着儿子,他是怎么有脸说出这种话的。

  王大爷从未跟子女谈起过自己的存款,但子女都猜测父母至少有几十万的存款。王大爷一直偏心儿子。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加上女儿嫁的又远,夫妻俩就指望儿子给自己养老。

  就连上大学的时候,即使女儿考的学校比儿子好,王大爷还是会偷偷给儿子多一点点生活费。上班的时候,王大爷更是明里暗里地偷偷给儿子塞钱。

  结婚后,想着儿子是自己家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了。几乎从未资助过女儿,儿子要买房,夫妻俩就卖了原来自己的房凑钱。儿子要买车,也是毫不犹豫的就资助了。

  没想到,长期的资助,让儿子养成了啃老的习惯,这让王大爷很是无语。儿子看王大爷犹犹豫豫的,还想着开口说些什么,被王大爷打断:“这点钱我还是有的,用不着你妹妹出。

  说完也不等儿子反映什么,就去交医疗费了。儿子站在原地没动,儿媳妇看老公这种神奇,也明白了那老头的想法。想到以后拿到的钱又少了一笔,就觉得难受,拉着老公就离开了医院。

  王大爷回到病房,没有看到儿子儿媳的身影,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看着病床上的老伴出了神,连刘阿姨什么时候醒的都不知道。

  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大爷的女儿急匆匆的跑进的病房,询问母亲现在的状况。外面下着大雨,王大爷看着浑身湿透的儿女,内心泛起一丝苦涩。

  刘阿姨让女儿赶紧去厕所换身干衣服,别冻着了。女儿换完衣服,问了一大堆,得知具体情况后,安慰母亲,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还问父亲住宿费什么的交没,说着还欲起身。

  在王大爷好说歹说之下,女儿总算是放心了下来。刘阿姨问女儿,她就这么来了,婆家怎么说,单位那里怎么交代。女儿说:“工作哪里比你俩重要,我已经请假了,您女婿要不是在出差,就跟我一块来了,别担心了。”

  王大爷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愧疚,想起曾经自己的偏心就止不住泪流。女儿看到父亲哭了,赶忙安慰,王大爷说对不起她。殊不知,这一切女儿都心知肚明,她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虽然说,父亲偏心儿子,但也没有对女儿不好呀,女儿从未记恨过父亲。

  将两位老人安顿好,女儿在外面给哥哥打电话,问哥哥妈妈手术那天什么时候来,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谁知,哥哥竟然说请假要扣奖金的,让她给自己老公打电话。

  一时无语,但也无济于事。女儿只好给自己老公打电话,老公答应得很快,并且保证明天晚上之前一定赶到。女儿这才将悬着的心慢慢放下,希望妈妈后天的手术可以顺利。

  手术很成功,但刘阿姨醒来的一瞬间什么都看不见,刘阿姨以为手术失败了。但,医生说,那是术后的正常情况,有一段恢复期,。恢复期很重要,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但恢复如初是不可能的。

  住院期间,为了照顾刘阿姨,女儿直接将年假都休掉了,但女婿的工作没有办法,只得回去了。期间,儿子儿媳妇也来过几次,但就待一会就走了,说自己忙,没时间。

  这一次,王大爷算是彻底看透了儿子儿媳妇。出院回村后,也一直是女儿在照顾,没见儿子儿媳妇来过。但有村里人在城里遇见二人在外面游玩吃饭,回村后就开始说,这儿子儿媳不孝啊。

  儿子儿媳妇听说了村子里的谣言,总算来了,来了就跟客人一样,什么都不干。那天晚上,儿媳恰巧听到了王大爷说以后都把钱留给女儿,这几天照顾下来,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工资。

  儿媳一听,这不行啊,钱都给女儿了,那他们怎么办。于是找老公商量对策,老公决定找爸爸说说。儿子找到王大爷,说:“您看妹妹天天在这,那边的老伴肯定是不乐意的,要不您让她回去吧,可以让你儿媳照顾啊!”

  王大爷狐疑的看了一眼儿子,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果然,儿子接着说:“但是,照顾妈妈,那她就不能赚钱,现在房贷压力也大,您看?”儿子一脸期待的看着王大爷。

  果然,还是为了他手里的这点钱。但转念一想,确实也不能让女儿一直待在这,要是被公司开除了,那可真的罪过了。“我付钱,一天两百,照顾到你妈康复为止,可以了吗?”王大爷说。儿子连连点头,一天两百,不少了。

  第二天,王大爷把儿子女儿叫一块,先把女儿这几天照顾妈妈的钱给她。刚开始女儿怎么都不肯收,照顾父母都是分内之事,怎么能要钱。最后儿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赶紧收了,你不收老爸晚上要睡不着觉了。

  王大爷接着说,以后我们走了,不管留下多少家产,你们兄妹二人都平分。儿子刚想说话,就被父亲打断:“谁要有任何异义,一分家产都别想拿。”儿子之后闭了嘴。

  邻居看着王大爷的儿媳妇天天勤勤恳恳的,忙前忙后的照顾着刘阿姨,实在是忍不住了。终于有一天,组团问王大爷,他们是怎么做到,让儿媳妇自愿照顾他们的,想取取经。

  王大爷故作神秘的说:“这个啊,我花钱雇的。”邻居一脸茫然,不知是没懂还是震惊,站着没说话。王大爷又补充道:“就是我花钱,让儿媳妇来伺候我老伴,她赚了钱,我老伴有人照顾了,一举两得啊!”

  大伙听了,连连称赞王大爷照顾办法太妙了,夸他太聪明,能想到这种办法来解决问题。王大爷也觉得,这个提议是儿子这么多年,做得最好的事情了。

  经过儿媳妇一个多月的细心照顾,刘阿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虽然视力没有办法跟从前相比,但完全不影响日常生活了。刘阿姨好了,儿媳妇也就回自己家去了。

  经历了这次事件,夫妻俩的关系愈发的好了,年纪都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人就走了,更加珍惜彼此。也看清了儿子和儿媳,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女儿这么多年的亏欠。

  往后的日子里,王大爷常常关注女儿的动向,慢慢在弥补这些年对女儿的亏欠。另一边的儿子儿媳发觉不妙,也开始主动对父母示好。

  1:很多的老人啊,一辈子省吃俭用,就为了把一切都留给孩子们,但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懂得感恩。就像文中的儿子,父亲对他的好和偏爱被他当成理所应当,甚至永远不知道知足。

  2: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该花就得花。文中的王大爷,合理利用了自己的存款,实现了互利共赢,这是很聪明的一个做法。

  3:儿子才能养老,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这句话一直是一个误区,自己生出来,养大的女儿,怎么长大了就别人家的了呢?不是你少了一个女儿,而是你多了一个儿子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