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说明了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5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2,708.2805万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0,833,122.00元(含税)。本次现金分红金额占2023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5.91%。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实施后,公司未分配利润结余3,814,268,281.52元(母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如在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POCT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抗原抗体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原料技术平台,以及成熟的免疫层析及干式生化诊断技术平台,发展形成了覆盖毒品检测、传染病检测、慢性病检测、妊娠检测、肿瘤检测、心肌检测、生化检测、过敏原检测八大领域的POCT试剂,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泰国、印尼及波兰等150多个国家,,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在POCT国际市场能够与跨国体外诊断行业巨头竞争的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供应商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为POCT试剂及仪器,其中POCT试剂占主导地位。公司主要抗原抗体原料、POCT试剂及仪器列示如下:

  本报告期,公司收入及利润主要来自于POCT快速诊断试剂,主要应用于毒品检测、传染病检测等。同时,公司继续深化核心原料的自供计划,力图打通产业链上游,从进口逐步过渡到自产,形成对公司POCT业务的强力支撑。目前公司已掌握基因工程重组抗原技术、合成抗原技术、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形成了包括合成抗原、基因工程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及其他生物材料共五大类产品,涵盖毒品检测、传染病检测、妊娠检测、心肌检测、慢性病检测及肿瘤检测等系列,实现近百种产品所需抗原抗体的部分自供给,占公司生物原料需求的68%以上,为公司产品的持续创新开发与稳定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建立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体系,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体外诊断产品的销售。

  公司主要采取“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抗原抗体、聚酯膜、玻纤、塑料件、铝箔袋等。公司采购过程执行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公司POCT试剂实行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模式,以及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原则。公司通常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根据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对部分产品适量备货。

  公司销售体系分为国外销售中心和国内销售中心。国外销售中心按照客户所在区域进行分组,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及独联体5个销售组;国内销售中心按客户性质分为毒检组、临床组、OTC组及大客户组。公司销售模式分为ODM和OBM两种模式。ODM模式即产品由制造厂商根据品牌商产品要求自主设计、开发、生产并销售给品牌商的模式;OBM模式即制造厂商自主完成产品全部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工作,并以自主品牌销售给客户。

  公司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开发和创新体系。一方面,公司针对市场及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对产品不断迭代改进;另一方面,公司积极研究行业发展趋势,设立不同类型的研究课题,并自主研发具有前瞻性、符合市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新产品。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分类代码C276)。根据行业细分,公司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下的体外诊断行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大部分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以及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及生物技术、光化学技术、芯片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进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所必不可少的医学手段。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业之一,体外诊断行业受益于各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随着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指引,体外诊断行业已成为医疗市场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全球规模上千亿美元的成熟产业。

  根据KaloramaInformation的《TheWorldwideMarketforInVitroDiagnosticTests,16thEdition》,2023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1,062.6亿美元,其中新冠检测市场约占7.2%(76.6亿美元),非新冠体外诊断市场约为985.9亿美元。据估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全球医疗卫生费用开支持续提升,未来全球IVD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约3.8%的速度,到2028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1,280亿美元。分产品来看,POCT市场规模258.97亿美元,占比约24.4%。分地区来看,欧美市场规模807.6亿美元,占比约76%;亚太地区市场规模170亿美元,占比约16%。此外,慢性病、传染病不断增长的发病人数以及人类日益增长的大健康服务需求都推动体外诊断市场不断扩大。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晚、产业化程度弱。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低端产品的进口替代,正朝着高技术、高质量、高精度的方向发展。化学发光、分子诊断、POCT将是行业内产品技术研发的三个主要发展趋势。

  据《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3版)》统计,2022年我国体外诊断的总体市场规模17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3年为1200亿元,下降幅度为29.4%,主要系全球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束的影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我国检测试剂出口货值约为115亿元,比2022年的703亿下滑83.6%,主要系海外新冠检测需求的持续下滑。

  从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来看,免疫诊断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长速度稳定、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产品差距缩减速度快。常见应用领域有传染病、肿瘤、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心脑血管疾病等。生化诊断是国内外发展最早、最成熟的IVD细分领域,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在试剂质量上具有竞争力,但在仪器制造水平方面差距较大。分子诊断是国内外技术差异相对较小的领域,未来将广泛用于传染病筛查、产前诊断、肿瘤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等场景。随着国内体外诊断技术水平的更新迭代,市场主导方向已逐渐从生化诊断向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领域转移,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也逐渐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发展,以技术的变革作为推动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医疗消费支出稳步上升,从2013年的912元增长至2023年的2460元。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6.9%增长至9.2%,体现了中国居民整体医疗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在医疗领域的消费意愿增强,促进了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消费,临床检验、常规体检以及个性化诊断的频次提高,促进了中国体外诊断试剂的发展。并且,伴随着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外诊断试剂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从传统的医院检验科逐渐扩展至第三方医疗诊断机构、体检中心、家庭以及其他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使得不同类别的体外诊断试剂的需求量得到充分释放,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猫犬为代表的的宠物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重要家庭成员。在全球,围绕宠物的吃穿用度和生老病死已经形成了一条千亿级的“宠物经济”产业链。其中,刚性需求大、消费支出高的宠物医疗更占据了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成为宠物消费中的“大头”。

  宠物医疗作为宠物行业中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行业,以提供宠物疾病诊疗和日常保健服务为核心,针对宠物的外科疾病、内科疾病、皮肤病、传染病及宠物免疫等提供治疗方案。其中,由某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病,由于其发病急、传播快,能够在某种动物或多种动物之间传播的一些疾病,常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因此,养好宠物的关键是疾病的防治。随着宠物主养宠观念的升级和宠物医疗水平的提升,整个行业在达成准确诊断动物疾病的基础之上,逐步衍生出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检测技术平台。

  动物体外诊断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根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的估算,2022年全球兽用(包括禽畜类动物及宠物)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64.9亿美元,预计2023年到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从71.3亿美元增长到14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7%。中国宠物诊断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艾瑞咨询《中国兽用诊断制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6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8%。

  根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白皮书(消费报告)》的估算,2023年我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同比增长3.2%。2023年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较2022年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较2022年增长6.8%,2023年宠物犬猫合计数量达到1.22亿只。并且随着本身基数增加和宠物年长医疗需求上升,国内宠物体外诊断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POCT产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①检测时间短:POCT产品大大缩短了从样本采集、检测到结果报告的检测周期,检测速度远快于检验科设备;②检测空间小:POCT产品属于在被检测对象身边的检测,可实现现场检测;③检测操作者要求低:POCT操作者可以是非专业检验师,包括被检测对象本人,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POCT行业作为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行业规模大、进入壁垒高、市场需求稳健、行业技术更新及产品迭代的速度快等特点。同时POCT产品供给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特征,能够满足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类型医疗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体外诊断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多学科高度综合渗透的产业,涉及临床检验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基因工程、微电子以及机电一体化等众多学科,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各种技术并形成竞争力。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并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各企业积极向上游核心原料领域发展并寻求各领域创新技术的使用,具有技术含量高、开发周期长,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和革新难度大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壁垒。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15年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开拓积淀,在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凭借前瞻性的行业预判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开发布局了八大系列检测试剂并及时推向市场,取得了销售业绩较快增长。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公司技术、品牌、行业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公司现已形成从上游核心生物原料到诊断试剂、仪器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是国内少数几家在国际市场能够与跨国体外诊断巨头竞争的中国企业之一,具备了在国内外市场全方位发展的竞争实力。

  报告期内,体外诊断行业中分子诊断、POCT快速检测行业快速发力,全行业链布局进程加快,行业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分子诊断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如DNA、RNA和蛋白质等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主要用于遗传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检测与诊断。分子诊断技术是体外诊断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因为它是唯一能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预防、定制治疗方案的体外诊断方法。技术方向目前主要聚焦于高通量、封闭式以及时效性。NGS、熔解曲线、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提取、单分子测序及检测、CRISPR等技术是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方向。

  POCT具备便捷、高效、准确度高等众多优势,且价格相对低,应用场景更广,尤其适用于现场、快速、应急、家庭自测等领域。近年来,居民居家自测意识得到不断提升,家庭自测市场规模快速发展,POCT市场从检验科向家庭自测前移的趋势或将为POCT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家政策和行业格局促进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布局节奏加快。上游层面,很多公司积极布局原料行业,通过自主研发,辅以外部科研单位合作,尽力降低核心原料的外部依赖;中游层面,引入精细化管理,强化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同时多技术平台同步发展;下游层面,积极推进销售端,进一步适应国家医疗政策,布局应用端。体外诊断试剂中,上游原材料、中游高端诊断市场、下游大型医院市场都是国外巨头主导,国产化进程低,尤其是上游原材料受制于人,导致国产企业突破困难重重,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中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产替代进程相对缓慢,但最近几年,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和进口替代政策的不断出台,国产化进程加速。未来发展中,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将会更好赢得市场。

  体外诊断生产制造公司积极与国际巨头在研发、流通领域强强联手,积极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协同发展,一方面基于已有的产品线,布局独立检验实验室,进入第三方检测领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推进以“精准化、自动化、云端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即时检测”。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IVD行业正在兴起的颠覆性创新技术主要包括三代测序技术、单分子免疫检测、数字PCR、流式液相芯片、微流控技术、光激发光化学发光技术、质谱检测技术7类。

  从体外诊断类型来看,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向着“简单、便捷、个人健康管理”的方向发展,即POCT方向;另一种是向着更“高、精、集成”的方向发展,即分子诊断和液态生物芯片方向。未来,POCT、分子诊断和液态生物芯片等领域将是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的重心,也将是未来市场竞争的主要领域。

  在应用场景上,多元化的需求场景推动体外诊断产业向自动化、小型化、系列化、专科化四大方向发展。以“中心化、自动化、智能化”诊断需求为主的等级医院及分级诊疗下的区域医疗中心核心检验项目,以“小型化”诊断需求为主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社区医院为主)、急诊科、危重病科核心检验项目,以“系列化、专科化、特殊化”诊断需求为主的专科外包检验项目,都将促进体外诊断产业向自动化、小型化、系列化、专科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体外诊断产品的终端需求。

  国产替代将成体外诊断领域主旋律。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体外诊断公司已在诸多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正逐步向高端生化仪器、高端化学发光仪器、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等高壁垒领域发力。并且随着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国际巨头的国内市场份额将持续下滑,国产化替代将成未来发展主旋律。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35.7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155.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34.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2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578,953.92万元,较上年末同比下降16.71%;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510,946.55万元,较上年末同比下降5.76%。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每股分配比例: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本次利润分配以实施权益分配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具体日期将在权益分配实施公告中明确。

  ●如在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3,865,101,403.52元。2023年度,公司合并利润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553,680.39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2,708.2805万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0,833,122.00元(含税)。本次现金分红金额占2023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5.91%。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实施后,公司未分配利润结余3,814,268,281.52元(母公司)。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如在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公司于2024年4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全体董事一致同意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并将该议案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监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充分考虑了公司盈利情况、现金流量状况和资金需求计划,结合当前发展阶段、长远发展规划及股东合理回报规划,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有利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监事会同意将本议案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一)本次利润分配预案结合了公司发展阶段、未来的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二)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发布的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解释而进行的相应变更,无需提交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2、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2022年11月30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印发的通知》(财会〔2022〕31号)(以下简称“《准则解释第16号》”),其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的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准则解释第16号规定,对于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且初始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导致产生等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单项交易(包括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初始确认租赁负债并计入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交易,以及因固定资产等存在弃置义务而确认预计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交易等单项交易),不适用豁免初始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规定,企业在交易发生时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等有关规定,分别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前,公司执行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后,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要求执行,其他未变更部分仍按照财政部前期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公司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的相应变更,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不涉及对以前年度的追溯调整,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议案》,主要措施如下: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POCT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生物原料、免疫层析、干式生化、化学发光、精准检测与生物制药六大技术平台,发展形成了覆盖毒品检测、传染病检测、慢性病检测、妊娠检测、肿瘤检测、心肌检测、生化检测、过敏原检测八大领域的POCT试剂,发展形成了原料、试剂、仪器三位一体的产业链布局。产品畅销欧美、澳洲、亚洲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在POCT国际市场能够与跨国体外诊断行业巨头竞争的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供应商之一。

  公司将聚焦精准医疗即时诊断领域,持续推进技术平台建设,加强产品创新研发与品牌建设。抓住海内外市场发展机遇,加强渠道建设,提高全方位发展的竞争实力。同时,积极布局医药领域项目,推进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宠物健康管理及家庭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业务拓展,并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方式,多维度布局安旭生物医疗大健康产业。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高等院校始终保持良好的实践教育合作关系,通过“博士创新站”、“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研发中心”等,持续引入高级科研人才,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做到产学研用一体化。

  未来,公司仍将秉承“为人类健康提供卓越的产品及服务”的使命,继续加大对生物原料的研发生产投入,以及POCT试剂及仪器的性能提升,满足不同领域的场景应用需求,聚焦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为国际体外诊断行业的领军企业。

  公司募投项目之一的杭州富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成,现已形成杭州富阳、湖州安吉两大生产基地,拥有超过15万平方米的生产研发仓储基地,实现数智化洁净生产车间,通过智能制造、工艺精进、设备技术创新以及SAP软件赋能,在生产模式方面得到质的飞跃。同时,推进公司位于杭州丰收湖工业用地的总部研发大楼建设,将打造成为要素齐全、环节完备的生物医药高端产业研发制造及管理中心,开启总部经济发展新模式。

  同时,在持续稳固现有欧美、大洋洲、亚洲、非洲等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布局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外生产、研发场所,契合全球客户的新需求。发挥国内北京、南京、成都、长沙、西安、深圳等几大重点城市的营销矩阵作用,打开公安毒检系统、药房家用市场以及国内医院院线市场,形成国际、国内两翼齐飞的发展新路径。

  通过各种管理升级手段,整体朝着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管理的方向大步前进,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奠定坚实的基础。持续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通过排查发现和认识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逐步朝着规范化、标准化、合规化的方向迈进。对核心研发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开展管理培训、技术培训等专项课程,进一步强化管理能力提升,拓宽战略视野,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推动力。

  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将持续完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运营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全面保障股东权益。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管理创新、建立适合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员参与,建立彼此连接、彼此约束的内控制度。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将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对职务消费行为进行约束,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输送利益,也不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切实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公司董监高积极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举办的各种培训,加强学习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证券市场知识,不断提升自律意识,推动公司持续规范运作。公司未来亦将全力支持董监高积极参与相关培训。

  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障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为股东提供准确的投资决策依据。积极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的年度、半年度及季度业绩说明会,并持续通过股东大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关系邮箱、投资者专线电话、投资者交流会和现场调研等多样化方式和渠道开展投资者沟通工作,传递公司价值,切实保证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全方面了解、沟通渠道畅通,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信赖的关系。

  公司实施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同时兼顾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及公司的远期战略发展目标。公司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利润分配。

  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一直秉承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通过实施高分红政策来尊重和回报投资者。2021年度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8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38亿元,该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2.22%。2022年度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54亿元,较2021年度增长90%。两年来公司为投资者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92亿元,充分体现了公司对股东价值的重视与承诺。

  未来,公司将充分考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以及日常经营所需资金投入,坚持稳健、可持续的分红策略,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将全力做好主营业务,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及经营业绩,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回报。

  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了与公司经营情况相挂钩的薪酬政策。高管薪酬按职务与岗位责任等级确定,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两部分组成,绩效薪酬依据考评结果发放。2024年,公司将不断优化并持续执行高管薪酬方案,确保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情况挂钩。

  公司将持续评估本次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实施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提升投资者回报,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回馈投资者的信任,维护公司市场形象,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等系非既成事实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拟对《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具体修订内容对照如下:

  除上述修改的条款之外,《公司章程》中其他内容不变,上述变更最终以工商登记机关核准的内容为准。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全文将于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予以披露。

  本次修订《公司章程》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及其授权经办人员办理上述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的备案等手续,具体备案结果以工商变更登记为准。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拟续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中审众环”)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事项尚需提交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合伙人(股东)216人,注册会计师1,244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人数716人。

  2023年经审计总收入215,466.65万元、审计业务收入185,127.83万元、证券业务收入56,747.98万元。2023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项目201家,审计收费总额26,115.39万元,涉及的主要行业包括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司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14家。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购买职业保险符合相关规定并涵盖因提供审计服务而依法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2023年度所投的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9亿元。

  中审众环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2次、监督管理措施13次、自律监管措施0次和纪律处分0次。31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5人次、监督管理措施28人次、自律监管措施0人次和纪律处分0人次。

  拟签字项目合伙人:胡永波先生,2010年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质,2010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2019年开始在中审众环执业,2023年开始为本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签署和复核的上市公司3家。

  拟签字注册会计师:余元园女士,2007年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2023年开始在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执业,2024年开始为本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签署和复核的上市公司1家。

  拟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李维先生,2006年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质,2004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2010年开始在中审众环执业,2024年开始为本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复核的上市公司6家。

  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近三年无执业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无受到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监督管理措施,无受到证券交易场所、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自律监管措施、纪律处分等情况。

  中审众环及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等从业人员不存在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对独立性要求的情形。

  2023年度审计费用88.00万元,本期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00万元,系按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工作性质、承担的工作量,以所需工作人、日数和每个工作人日收费标准确定。

  公司拟根据2024年度审计工作具体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审计范围、具体要求、工作量等)协商确定2024年度公司财务报告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公司于2024年4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续聘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鉴于中审众环在公司2023年度审计工作中,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准则,履行审计职责,完成了公司各项审计工作。同意继续聘任中审众环为2024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公司于2024年4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全票同意审议通过《关于续聘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公司继续聘请中审众环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并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本次续聘会计师事务所事项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自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