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0年前,这里的医药制造业几乎空白,疾病肆虐。

  2013年,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简称“人福”)远赴马里投资建厂。然而,药厂刚进入建设阶段,马里就发生了军事政变。战火纷飞中,人福建设的脚步并未停止。2015年,人福非洲药业建成投产,成为马里第一家本土化药厂,也是西非第一家高标准现代化药厂。

  从此,马里结束了药品只能依赖进口的历史。10年耕耘,人福成为照亮马里人的“生命之光”。

  这家来自武汉光谷的医药龙头企业海外业务版图不断扩大,80多个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公司国际化营收25.55亿元,同比增长13.59%。

  穿过漫天黄沙,一路驱车前行,10月20日至2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非洲大地,探访人福的两家药厂。

  在马里投资建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马里甚至西非国家的药品几乎全靠进口,价格昂贵,而一些基础性药品因运输不便、利润较低,药企不愿意进口,经常缺货,百姓缺医少药成为常态。“身处这个环境的时候,看到这里的老百姓连基础的用药、大输液都用不起,心里真不是滋味,沉甸甸的。我们既然做医药,就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用上基础药品,一定把这个当成事业来做,它是很有意义的。”人福非洲药业董事长李文胜说,所以,即使马里发生了军事政变,药厂建设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在各方支持下,2015年,工厂建成投产。

  10月23日,记者走进这座现代化药厂,眼前,干净整洁的车间、高速运转的设备、操作规范的工人……恍若在中国国内。整座药厂的设计、建造以及生产技术都是对标国内标准,共有大输液、糖浆制剂和片剂等固体剂型3条生产线万瓶大输液。此外,药品价格下降30%以上,西非国家大输液断货情况基本终结。

  马里前总统凯塔曾评价:“这个中国药厂结束了马里不能生产药品的历史,使马里人民受益。”

  人福非洲药业所在的萨南科罗马区区长马马杜说:“在马里政局最混乱的时候,人福不仅没有撤退,还坚持建厂,我们很感动。我从人福看到,‘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中国人确实是这样做的。”

  2018年,受马里总统委托,马里授勋委员会向李文胜颁发国家级军官勋章。“这代表马里人民对中国人的认可,认为我们是他们的一分子。”李文胜说。

  得益于马里投资建厂的经验,人福朝着国际化目标阔步前行。2018年,人福埃塞药业竣工投产,生产小水针、口服液以及片剂和胶囊等固体制剂。

  埃塞俄比亚经济稍好于马里,但本土化制药市场占有率不足8%,仍旧依靠进口。人福埃塞药业落成后,很快开发出符合当地国情的药品,如消炎药、肠胃药、精神类药物等,目前共有87种药品本土化生产,实现埃塞80%的进口替代。

  今年9月,埃塞俄比亚国家医药供应服务局授予人福埃塞药业“最佳供应商”奖。

  埃塞俄比亚电力不稳,经过协商,当地政府将人福药厂的电路改成专线,保障生产正常运行;

  马里药品注册手续繁琐,当地卫生部领导亲自督办,将审批时间从1年压缩至3个月;

  埃塞俄比亚外汇储备匮乏,阻碍药品原料、辅料的进出口贸易,政府组织及时调整政策,优先兑付医药产品的外汇结算……

  新冠疫情期间,包括马里、埃塞俄比亚在内的非洲医药市场,药品处于极其短缺状态。危急时刻,人福马里药厂挺身而出,成为当时西非唯一坚持生产大输液的企业。“就算仅我们一家,药品供应也不能断。”李文胜说。人福埃塞药业也紧急申请并获批手消毒液生产资质,给当地保供防疫物资。

  2020年下半年,埃塞俄比亚北方发生武装冲突,人福药厂的安全受到影响。此前收到药品捐赠的军营,主动派遣荷枪实弹的士兵,到厂区进行巡逻和安防,“你们帮助了我们,我们当然也要保护你们。”

  在一次次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彼此的友谊不断升温。“每天看见他们,心里就很有底气,感谢他们。”人福埃塞药业总经理任博仕说。

  把对方的节日过成自己的节日,已成为中非员工彼此间的默契。每逢中国春节、国庆节等节日,中非双方员工都会一起庆祝;而每逢马里、埃塞俄比亚的开斋节等节日,公司会提前放假,中方员工也会主动慰问马方员工家属。

  非洲很多居民都信仰伊斯兰教,每天需要做祈祷,对企业生产有一定影响。经过充分的协商沟通,双方理解并尊重各国的文化差异,为此,人福专门建设了用于祈祷的场所,员工则根据工作适当调整祈祷时间,尽量不耽误生产。

  03彼此融合,员工本土化率90%以上“就算没有一名中方员工,药厂也能正常运行”

  德米克,埃塞俄比亚人,2017年进入人福埃塞药业。化学专业毕业的他,上学期间只学过理论知识,实操方面只用过试管、烧杯等基础用具。初进公司,面对各种大型自动化设备,他傻眼了,连设备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念。

  从设备名称到具体用途,从机器按钮到操作步骤,中方员工手把手教,德米克一点点学。如今的他,已成长为人福埃塞药业质量部执行经理,负责流程管理和设备维护,还是新员工们的老师。

  人福非洲药业和人福埃塞药业,共有600多名像德米克一样的当地员工,从0到1,慢慢起步成长。目前,两个药厂的员工本土化率均达90%以上,“遇到紧急情况,就算没有一名中方员工,药厂也能正常运行。”任博仕说。

  帕斯卡尔原本是建筑工人,在马里药厂从头学习设备知识、操作技能,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现在已是一名懂技术、会中文的中层管理人员。“盖了房子,也娶妻生子,人福带给我的不仅是稳定的收入,有尊严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奋斗的希望。”他说。

  马里药厂所在地,以前是一片荒地,如今已经建起许多工厂,成了小型的工业区。员工们在附近买地盖房,周边兴起不少超市、茶舍,烟火气也逐渐浓了起来。

  10年间,人福非洲板块产值从不足千万元猛增至如今的近4亿元,且还在持续增长,为公司的全球布局贡献重要力量。

  初期,非洲工业基础过于薄弱,药品原料、辅料等全靠进口。随着药厂规模的扩大,一些配套企业不断提升工艺技术,产品逐渐达到标准。目前,白糖、药品包装箱、标签等物品已实现本土化采购,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本地化采购原料、耗材,生产成本整体降低约10%,药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彼此互惠共赢。”任博仕说。

  人福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杰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拓展非洲、中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和欧美成熟市场,从一个工厂带动一个区域,从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链,从几个人起步到一群人进步,与当地不断融合,让当地居民受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开拓出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