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消息】爱宝狗(Aibo)是最完美的宠物狗。它很专注,热情地与它的主人互动,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会开心地跟着你。爱宝永远不会把房子弄得一团糟。只要你要求,它会唱歌跳舞,甚至会愉快地说着“早上好”来迎接你。
不过,虽然它的身体是由金属和塑料材质组成的,而不是骨头和皮毛,这并没有改变爱宝的所有者与爱宝之间的感情。正如《纽约时报》的一个小型纪录片中所描述的那样,2014年,当索尼停止生产爱宝的部件时,主人们真的很苦恼,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宠物即将“死亡”,有些人甚至还为狗狗举行了葬礼。
普渡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名誉教授盖尔·梅尔森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对年幼孩子的研究表明,这不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他致力于人类和机器人的互动研究,还为《今日心理学》杂志写一些关于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的文章。梅尔森表示,虽然我们还没有确认这种拟人化感情的大脑机制,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人类与机器人宠物狗之间的感情符合进化论的原理。
梅尔森解释说:“我们天生就是社会动物。正因为如此,我们已经进化到适应了其他的生命形式,而不仅仅是其他人类生命的形式。我们更倾向于看到生活的特征。”
梅尔森调查了从4岁到15岁的儿童与爱宝机器人狗互动的情况,发现大多数儿童对待机器人宠物不同于对待真正的宠物狗。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表现得像对待一个无生命的物体或一个玩具那样。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常常把情感和想法寄托在爱宝身上。有趣的是,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把机器人宠物纳入道德尺度中,大多数人都表示,伤害爱宝狗或者把它扔出去都是不对的。
梅尔森说:“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便是是新物种的出现,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他指出,对于那些从出生起就时刻接触计算机技术的孩子来说,情况尤其如此。“我们已经把这个世界分成了两部分,一种是活着的,或者曾经是活着的,现在已经死了,或者从来没有过生命。但现在,多亏了这项技术,我们才有了这些混合的物种类别。”
就像长期以来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不安和担忧,以及它们存在的伦理问题一样,这些机器动物及其不确定的分类也引发了伦理和社会问题。
一方面,机器人宠物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治疗价值。诸如孩之宝公司的机器人狗和猫咪这样的人工宠物,已经被成功地用于治疗痴呆患者,他们经常感到焦虑和苦恼。这些动物所提供的服务与真正的动物所提供的服务是相似的,它们以陪伴和感情,减少了患者的孤独和悲伤,而且还不需要人类喂养和照顾。
奥克兰大学研究人类与机器人在健康语境中互动的副教授伊丽莎白· 布罗德本特说,“总的来说,人们对一个宠物机器人的反应就像他们对动物的反应一样,人们会轻抚和拥抱它,像对有生命的动物一样对它说话。她指出,不同于人类的机器人看护人,人类“除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和动作之外,别期待太多的反应”,这使得它们在设计和执行上变得简单有效。
2016年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两组痴呆患者,一组61患者每周三次、每次20分钟接受一个机器人宠物(Paro海豹机器人)的陪伴,另一组则是接受常规治疗。结果是值得注意的:与Paro待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显示,患者脉搏率下降,血氧水平上升(压力减少的迹象),抑郁和焦虑程度较低,对疼痛和行为药物的需求下降。
一项小型研究还显示,自闭症儿童更喜欢爱宝机器狗,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玩具狗,这显示自闭症儿童经常缺少口头交流和真实的互动。
对于过敏患者或那些没有时间和金钱来照顾宠物的人来说,机器人版本的宠物可能是更好的、更合乎道德的选择。那些试图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可能也会被机器人宠物所吸引。
然而,发展心理学家特别提出了这样的担忧:人类主要接触的是机器动物,而不是有生命的动物,由此可能缺乏有生命动物所提供的社会或情感联系。
布罗德本特说:“我们已经看到了对儿童使用其他技术的担忧,比如ipad和手机。其中一个担忧是,孩子们会变得更加孤立和孤独,因为他们不会通过社交媒体网站与其他孩子建立起通过面对面交流建立的那种亲密友谊。”她说,同样的担忧也适用于机器人伴侣。
梅尔森补充说:“这个问题让人们犹豫。我们是否会减少对有生命动物的治疗,还有人类,因为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似乎是很好的替代者?”她举了养老院中机器人宠物的例子,想知道是否只使用机器人,而不是真正的动物,可能会减少潜在的治疗效果。
她说:“我们肯定没有一种机器人,能复制出有生命的狗的气味、感觉和反应。这样会大大降低人们的体验感,但有些人精力有限,又或是想要省钱,对于他们来说,机器狗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梅尔森乐观地认为,我们的“生物天性”,即人类对生命和自然的吸引力,将阻止我们用机器人宠物狗完全取代有生命的宠物。在研究爱宝狗的时候,她带了一只小狗回家测试它在自己家里的情况。梅尔森说:“我不得不说,我感到震惊的是种种限制,而不是可能性。”
不过,她补充道:“人们必须关注不断增长的复杂程度,并理解不同的应用方式。我们并不是想说,让我们把机器人宠物狗看作是有生命的宠物狗的的替代品。我认为他们在人类生活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参考资料:《纽约时报》、《数字趋势》、《Slat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