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国内大部分购物中心被按下了暂停键。而这段时间,正是行业进行充电的最佳时间,复盘2019年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整装再出发。
近期,铱星云商推出“盘点2019”系列专题,回顾2019年那些值得关注的业态或营销方式,以供行业参考。本文作为“2019系列”专题之一,复盘了购物中心如何通过运营成本低、吸客能力强的“小机器”盘活受动线等因素影响,难以聚集人气的冷区。
随着功能属性不断叠加,购物中心对消费者来说早已不是单纯的消费场所。更注重满足精神需求的娱乐、服务等业态热度不断攀升,随即也成为购物中心盘活死角、冷区的新思路。
在此之下,运营成本低、吸客能力强、注重体验的盲盒机、扭蛋机、迷你KTV、按摩椅等“小机器”在购物中心组团出道,为冷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和人气。
由于不确定的收益反馈机制,盲盒经济的关注度大幅攀升。除了布局旗舰店之外,占地面积小、可自助购买、自带引流效果的盲盒机如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IP小站智能无人零售盲盒机等成为众多购物中心盘活冷区的新宠。
铱星云商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在深圳海岸城购物中心、欢乐海岸购物中心、益田假日广场、卓悦汇、壹方城购物中心、福田COCO Park等购物中心冷区均有盲盒机的身影,且存在同一商场多点位布局的现象。
和盲盒采用同样收益机制、单价更便宜的扭蛋机在成人潮玩手办和儿童玩具之间随意切换,可以覆盖更多家庭型客群。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盲盒机的陈列方式,扭蛋机往往以成排成组的形式进行陈列,因此在面积较大的购物中心冷区、死角非常受欢迎。
夹娃娃机一直是购物中心的引流利器。借助各种网红IP打造的产品更是吸睛效果明显,加上夹娃娃机投入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几乎成为购物中心冷区的标配。但随着颜值经济到来,消费者对夹娃娃机产品的期待值更高,没有特色、充斥廉价玩具感的夹娃娃机很难高效引流。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看,迷你KTV像是一款为迎合年轻群体的娱乐、社交需求,收割碎片化时间而生的“神器”;而从传统娱乐业态转型角度而言,它可以拓展消费场景,连接线上与线下。
铱星云商观察发现,除作为电影院、网红餐饮等需时间等位的业态配套之外,迷你KTV在购物中心冷区出现的频次也不断提高,很多人专程去购物中心唱K,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年轻人对于唱歌社交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单身经济、小团体社交、随唱随走的模式受追捧。
3D虚拟试衣镜通过AR/VR技术,向顾客展示衣服的适合程度,自动推荐服装搭配,顾客只需轻轻滑动手指,就可以改变试穿的款式和颜色并查看效果。
除应用在服装门店之外,也有购物中心在冷区放置3D虚拟试衣镜,通过消费者的好奇和尝试心理进行引流,同时联合场内服装门店新品,消费者进行虚拟试衣之后可根据信息导览到店消费。
颜值经济走红带动了自拍文化的崛起。不少购物中心抓住这一风口在商场冷区、客户不易停留的通道等区域设置了自拍机。以网红品牌“黄小鹿”为例,顾客顾客路过并出现在黄小鹿机器屏幕内,机器就会自动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叠加出自拍效果主题贴图或道具。
在定制相纸底部,则可实现品牌信息露出、附加二维码或优惠券等多种定制化植入,不仅能够帮助场内实体商家散券、卖货,还可大大提升品牌曝光及影响力。
目前,越来越多购物中心已经成为除了家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教育空间。一方面是教育培训、书店业态比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不少购物中心在空间打造上也开始赋予空间更多教育功能。将人流量较少的冷区打造为安静的借阅空间,不失为一种圈粉的手段。
比如深圳龙华中心区天虹购物中心(原九方购物中心),商场冷区不仅设置了自助图书借阅柜,还配套设置了供学生学习的书桌、和供家长放松的按摩椅等,吸引了固定稳定的人流量。
巧妙利用碎片时间和逛街容易疲劳的特点,按摩椅也成为布置在商场冷区的当红“小机器”。从铱星云商走访情况来看,主流购物中心在冷区基本都会设置按摩椅,同时解决休息、等位等多种诉求,部分购物中心会在该区域同步设置相关品牌体验区。
部分目标客群以商务人士为主的购物中心会在商场冷区设置共享睡眠仓、共享休息空间等。此类装置客群单个消费时间较长,用户相对稳定,作为新奇业态受到很多关注,但运营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普及率较低。
充电宝在购物中心可以说是“刚需”,加上充电宝柜机位置在线上可查询,消费者在需求产生之后会主动搜索,多数消费者使用完毕之后会二次到场进行返还,因此不少购物中心选择将充电宝柜机放置在冷区位置为周边商户引流。
在购物中心冷区设置较为明显的儿童游乐装置,可以通过儿童需求引流家庭型消费群体,从而盘活周边业态。但由于儿童游乐装置针对儿童年龄段较低,同行家长需要进行看护,很难分离消费,因此周边业态也以儿童业态或餐饮业态等为主。
无论是时下大热的盲盒、扭蛋还是充满新鲜感的共享借阅、睡眠空间,这些“小机器”无疑正越来越多进入公众视野。购物中心之所以追捧其作为引流利器,背后是对消费需求的洞察和对运营的深入探索:
。这类机器往往以自助形式售卖产品或服务,运营看护成本较低,加上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发展,运营者甚至可通过系统进行及时管控,降低成本。
由于这类机器一般总价较低,没有消费压力,因此消费客群覆盖面广,能更好为商场引流。以盲盒为例,作为艺术品和商业的结合,本身具有着艺术属性,又能以商品的形式进行售卖,大大降低了大家购买艺术品的门槛。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传统逛买模式在购物中心逐渐发生变化,能更快做出决策、满足等待时间需求的碎片化消费深受年轻人喜欢。
一般而言,靠近购物中心冷区分布的业态受到位置等因素影响,人流量也会减少, 这些充分嫁接商业热潮的小机器在吸引客群的同时将可以将客流分流到周边商户,形成互补。
相对于大动干戈的调改,这些小机器本身更加灵活,既能够将当红业态引进,也能根据实际效果进行多次调整。
尽管如此,在很多客流动线不流畅、受众无法自然到达的区域,单靠小机器并不能让空间价值绝对提升,如何盘活购物中心冷区仍要在业态组合、营销等方面进行多维思考。
比如当下不少购物中心将冷区打造为主题街区,以期通过主题街区的网红效应进行客流吸引。这类主题街区一般以美食小吃、本土风情、潮玩、夜间消费等为主题,注重空间体验。
除了主题街区外,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将冷区调整为客流、消费频次固定的业态,如医疗健康美容业态、室内运动业态、儿童教育培训业态、联合办公空间等,不断延展购物中心的功能属性。
购物中心兴起的这些“小机器”是洞见商业趋势的缩影,盲盒经济、精神消费、颜值经济、碎片化消费、科技赋能、社交打卡……
“小机器”在购物中心冷区组团出道,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引流作用,但随着各大购物中心业态、品牌布局的同质化,消费者容易失去新鲜感,因此在盘活冷区之后能否长久“保温”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