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暖阳中,走进位于河南漯河的中原食品实验室。快乐酸奶、益生菌薯片、姜味饮料……展厅里琳琅满目的“高科技食品”让人目不暇接,感叹舌尖上的科技力量。在中国食品名城漯河,科技与美味双向奔赴,引领食品产业新“食”尚。

  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习的重要指示指引漯河食品产业向“新”而行。

  食品产业是漯河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占河南省的1/5,先后培育出双汇、卫龙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吸引可口可乐、嘉吉、中粮、统一、盼盼等企业投资兴业。但长期以来,漯河的食品产业发展也面临“大而不够强”、“全而不够精”的问题。近年来,漯河结合资源禀赋条件、现有产业基础,坚持科技先行,积极探索传统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持续推动食品产业做大做强。中原食品实验室的成立,正是助力漯河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2022年9月,由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牵头,漯河市主导建设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运营。实验室立足“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定位,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科技需求,着力打造食品科技创新高地。实验室已搭建起“1个中心实验室+6个研究基地+N家成果转化基地”的组织构架,吸引了14位院士和专家学者领衔的23个科研团队,凝聚起强大的食品科技创新力量。实验室先后与16家龙头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与31家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伊利、卫龙等26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已发展40余家全国重点食品企业成为其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合作伙伴。

  “我们采用‘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的模式,为企业精准‘把脉’、解决技术‘痛点’。同时,通过企业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了食品科研从‘0’到‘1’的转变。”中原食品实验室副主任陈历水说,“当前,我们的科研团队还围绕食品的营养健康、药食同源、未来食品三大类方向进行研发。已有主要科研成果营养健康类16项、食药同源类8项。”

  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和中原食品实验室协同创新的药食同源企业。“我们的山药雪花片之前存在厚薄不均、生产能耗大等问题。实验室的专家团队介入后,给了我们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公司总经理王丽军说,现在山药雪花片可以做到厚薄均匀、色泽一致、入水即溶,市场反响非常好。目前,该公司已和实验室合作开发了6款产品。

  市场在哪里、民众的需求在哪里,创新的发力点就在哪里。中原食品实验室主任助理、宠物营养与健康团队负责人熊炜向记者介绍,最近她所带领团队研发出的猫粮,就是从市场需求、企业诉求出发研发的新品。“如今宠物经济盛行,宠物食品和宠物营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团队就将目光放在了这一方面,顺应市场需求方向进行研究。”熊炜所在的宠物食品团队是中原食品实验室的11个全职团队之一。此外,实验室还有柔性团队12个,根据各企业的需求,实验室会委派不同团队负责研发。

  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新工艺能不能开展大规模应用?新技术能不能达到产业化条件?中试试验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来到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相邻的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各种专业食品实验设备映入眼帘,科研人员正一丝不苟地做着实验。该中试基地由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牵头,联合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当地龙头企业共建,是河南省首批8个省级中试基地之一。基地内建有功能食品、新型食品、分析检测等6个研发中心及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创业基地,拥有肉制品、乳制品、烘焙休闲食品等多条中试生产线。

  “中试环节帮助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从研到产的成功率。”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副主任崔胜文介绍,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则仅为30%。近三年来,中试基地已为196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成功上市产品294个。

  在漯河,聚焦食品研究的创新步伐还在提速。漯河市累计帮助各类企业搭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132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企业建设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1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院士工作站1个。“我们正在大力建设河南食品科创园项目,加速构建‘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漯河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指引着漯河在食品产业继续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漯河,这座食品名城,正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