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部,不仅拿下青龙奖最佳综艺,还在豆瓣上拿到恐怖的9.6分,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神作。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聊到某个热点新闻或社会议题时,就会有这样的“话题终结者”出现:我不关心政治,我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而乌鸦认为,这部综艺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用无数细节告诉你,不关心政治,是极其危险的。

  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背景:运动员、作家、军人、政治活动者、模特、自媒体博主、白领精英、自由职业者…

  在9天时间里,他们形成了一个微型社会体系,一个迷你国家样本,进行共同决策。

  比如,大家要投票选出当日的领导,由领导向大家征税,征得的公款用于日常开销,如买什么食材做饭;

  比如,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大家都能赚到更多钱,一起生存到最后,但当出现淘汰局面,如何取舍?

  问卷把嘉宾按照四个维度进行了打分:政治倾向偏左还是偏右,支持女权还是反女权,出身富有还是贫困,开放还是保守。

  标签只有观众和当事人自己知道,“共同体”内部是不公开的,如果一个人的标签被他人猜中,就会被淘汰出局。

  乌鸦不打算一一介绍该综艺的各个分支环节,只想说几个特别触动我的点,这是该综艺为大家呈现的有趣而意味深长的人类观察。

  事实上,这就是该节目的日常:总有几个能言会道的,先把想法说了,其他人附和或是沉默。

  大多数人在舆论场上失声,是因为没那么旗帜鲜明,是因为不想站队,是因为有犹豫顾虑,才谨慎发言…

  真正的理性对话,不是让观点对立的双方站出来对打,其他人围观站队,而是创造一个更开放的舆论环境,鼓励更多不同维度的表达。

  比如垃圾袋,有人对10L是多少没概念,有人对不同地区的物价没概念,再进一步交流,大家对垃圾袋的定义都有偏差…

  他看过一个信息,说要把士兵收入上调到月薪200万韩元以上,那现在估计有180万韩元吧?

  大家总是很轻易地对很多议题发表看法,但这都基于自己了解的那个世界,但如果大家都躲在信息茧房里,视野都很狭窄,那必然得到千差万别的答案。

  在发表看法之前,能不能先认真关心、观察社会,去查一查相关资料,厘清逻辑,学会甄别信息源…

  这是这档综艺提醒我们的:先尽可能多地掌握真相,这或许是我们进行理性探讨的前提。

  在这个小团体里,公权力具体的表现在:按什么比例收税,收上来的钱怎么花,领导有多大的权力使用它、分配它。

  综艺中设置了很多生活化场景,但仔细想想,一个国家的运作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一个国家的税收使用也一样,是冒进还是保守,是奢侈还是节俭,这没有定论,但关键是,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决策,使用过程公开透明。

  别看是被扶贫的一方,他们其实也有意见:我得证明我是贫困户,好羞耻,另外,接受扶贫会被歧视吗?

  对室内的十二个人来说,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同意接收移民的嘉宾,每人给她一笔钱作为安置费,二是安置费直接从公款里出。

  这不仅牵扯出复杂的移民问题,还涉及了程序是否正义的问题,领导的决定被认为倾向独裁…

  倾向的领导,主张平等,不放弃任何一个成员,但大家觉得这太理想主义了,不够务实,忽略了现实的困难。

  倾向的领导,主张自由,适者生存,不承诺善待每一个人,因此也被人说太过功利…

  他们中间没有特别穷的,最低收入者也达到了韩国平均收入水平,而收入高的,超过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0万元)。

  河马,是一名作家,看到这个场面很不满:为什么大家要为3亿欢呼呢?年收入低的那个人难道不努力吗?挣到更多的钱,就是更好的人吗?

  而在当晚关于“贫困的最大责任是否在于自己”的线上辩论会上,她更旗帜鲜明地阐述:

  在贫困的问题上最令人郁闷的是,关于贫困的讨论常常由非贫困的人进行,因此很多重要的细节都消失在这样的纸上谈兵上。

  贫困的人很难摆脱贫困的原因是,我们没有钱的话,就容易失去健康,失去稳定的家庭环境,此外,信息的匮乏、教育的匮乏、社会资本的不足…不同层面的贫困造成恶性循环,加剧贫困…

  家境富裕的女生,讲述自己家道中落,拿着两三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多元)出去吃饭,“穷”得连北京烤鸭也吃不起,委屈得哭了…

  20岁时,同时打三份工,早上去补习班兼职,然后去面包店,还做打字员,晚上通宵复习考试;

  而他们的叙述,与其说是让我们看到穷人的处境,不如说,是看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TA的三观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经历过贫穷,并获得过帮助的人,会带着更多善意,想要建立一个更平等的社会;

  而在贫困中挣扎无助,自己吃了很大的苦才过上好日子的人,却又可能倾向于接受,自己努力才能改变贫困,相信适者生存,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

  有大公无私的,就有精致利己的,有聪明的,就有愚蠢的,相似阶层的人,也可能无法彼此认同,相似政治倾向的人,也会互相猜忌…

  但慢慢看下去,又会发现,政治光谱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成为不了朋友,也完全可以共存。

  没错,在匿名线上辩论会上,大家会吵得不可开交,但见面时,始终和和气气,保有体面。

  这或许更加印证了一点:网络正在加剧这个世界的分裂,而真实的世界其实还有很多沟通的空间。

  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他们彼此支持、互补,平衡着所有人的利益,费尽全力,努力让大家都满意…

  现代文明倡导的平等自由,彼此尊重、帮助,每个人都有适合的发展,不是哪一个人拍一拍脑袋就能实现的,而是真实而不同的个体之间,不断讨论、理解、妥协,在动态平衡中实现的。

  大环境越来越糟糕,大家困于各自的信息茧房,阶层之间、男女之间、人种之间,似乎越来越对立,很多事没有对话的空间,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倾听…

  作者提到,美国社区原本是在保龄球馆形成的,人们在这里玩耍,也彼此交流看法。

  过去,一个黑人老头,会得到一个白人年轻小伙捐助肾脏,仅仅因为,他们在社区保龄球联赛上认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如此简单而深厚,或许仅仅是因为,我们看到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