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一直以来承担着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两弹一星”精神主要体现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需要全社会的接续奋斗,更需要生动鲜活的创新传承。青海师范大学原创话剧《永怀之歌》以“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郭永怀先生的主要生平事迹为艺术创作背景,浓缩上演了科学家郭永怀先生一生的求学、理想、情感和报国之路,对“两弹一星”精神进行新时代的艺术诠释和深情赞扬。
“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在青海。话剧通过《绝徼移栽桢干质》《赤子归时抵百师》《英雄仗剑入昆仑》《留取丹心照汗青》四幕剧情,展开“两弹一星”精神的崇高叙事,激情讲述郭永怀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求学期间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留学基金前往美国深造,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后毅然回国,投身祖国怀抱,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的“221”基地,参与到我国“两弹一星”的科学研制,后在从兰州飞往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为保护重要科研文件以身殉国。在话剧《永怀之歌》中,郭永怀在飞机失事前面临牺牲生命的危急时刻,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文件,并且最终以他和警卫员两人之间的紧紧拥抱、牺牲生命,保护了重要研究文件,保证了后期科学研制的成功。全剧深情再现了科学家郭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以身报国的高贵品质,讴歌了他令人永远怀念的一生。
作为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中惟一一位参与三项攻关的科学家,他长期在青海从事研究工作,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直至献出宝贵生命。“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青年一代成长的精神灯塔,是新时代新青海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撑。《永怀之歌》自2018年首演以来,在全国多地巡回上演并受到广泛赞誉,受到在校大学生的热议和一致好评,展示了以当代话剧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播理想信念教育的展演收获。
“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在青海,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光辉展现。研制“两弹一星”之前,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园里,一群怀揣救国理想、心存报国之志的青年学子,他们如饥似渴地寻求知识,在面对敌人随时可能投下炸弹的校园里发奋求知、立志报国!战争的苦难没有击垮他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而是培养起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当时西南联大的青年学子将沟沟坎坎作为教室、发奋学习,青年时代的郭永怀面对重重阻力也毅然回国,斗志昂扬,隐姓埋名,投身“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在话剧《永怀之歌》中,当郭永怀来到“221”基地,面对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将上级分配给自己的红糖分给同志,并鼓励同志们说:“我们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好的设备,但是我们有你们这样一批有智慧、有勇气、有爱国心的青年,我相信我们造、造氢弹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的!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苦难的日子总会度过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在当时极其艰苦历史条件下的强大支撑,也是“两弹一星”科研攻关最终取得成功的光辉立足点。在话剧《永怀之歌》中,当郭永怀同技术员唱起《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声中回荡着科学家在艰苦的研究条件下,心中依然保持着自信、乐观的工作热情和对美好前景的向往。
运用当代话剧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两弹一星”科学家扎根高原、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时代担当,书写科学家的艰辛研究之路。《永怀之歌》是对“两弹一星”科学家形象的生动舞台艺术呈现,也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真情体现和深情传承。
“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在青海,是激励各民族群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强大动力。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两弹一星”的最初研制攻关是在条件极为艰苦的青海金银滩,“两弹一星”精神在青海高原上开花结果,并成为各民族群众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两弹一星”研制的根本保障,也是艰苦时代条件下科学家研究工作制胜的法宝。在“两弹一星”研制中,拉开大协同、大攻关、大会战,从全国各地调遣的科技大军汇聚金银滩,采用科研专家、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三结合”方针进行攻关,群情激昂、高歌猛进、势不可挡,老一辈科学家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勇攀高峰,做到了别人做到的,也做到了别人没做到的。这是“两弹一星”科学家在“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研究征程上,展现出的崇高精神和最闪耀的人性光辉,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本色,也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矛盾与风险交织、困难与阻碍不断,继续坚持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才能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再创辉煌!
“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在青海,郭永怀、钱学森、邓稼先、王淦昌等“两弹一星”科学家,他们把宝贵的青春岁月凝聚在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事业中,在条件艰苦的青海高原上与严寒缺氧的自然条件抗争,争分夺秒、顽强工作,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创造了我国航天国防事业的伟大壮举,塑造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在中国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习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鼓舞下,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家精神在青海各界科学研究领域,延续传递并绽放光彩。比如扎根青海、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环境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教授,他在医疗科学研究中,哪里缺氧就往哪里走,哪里海拔高就到哪里去,目的只为能够采集最真实最准确的高原医学研究数据,确保能够研究和制定最优的高原疾病研究、预防与诊疗方案,他在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疗科学研究中,与高寒低氧环境做斗争,这也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坚定传承与弘扬。吴天一教授在青海诊疗和救治了数万群众,被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院士”“生命的保护神”,他与他的科研团队推动了高原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守护着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这是科学家精神在青海的光彩绽放,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光辉的时代闪耀。
2024年6月,习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青藏高原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技术革命一日千里,想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没有那么一股劲是不行的。“两弹一星”精神对于今天,尤其是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的今天,更有时代价值。“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在青海,是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根本信念,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精神动力,以“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目标追求的崇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也是新时代条件下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的科学家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精神之源。“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在青海,是老一辈科学家们用实际行动建立起来的崇高精神灯塔,也是激励青海科学家以及各族群众扎根高原,无私奉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的强大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