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城县,有这样一群年轻的面孔:他们有想法、敢创新、肯实干,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他们是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新农人”。即日起,记者将走近他们,讲述他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故事。今天来看第二篇“牛司令”覃志钊的故事。

  早上9点,如朝阳一般年轻的他,已经从山上割草回来,然后是切草、喂牛、清理牛粪、打扫牛圈……认认真真地完成他每天的“规定动作”。

  覃志钊是一名,从部队退役回家创业到现在刚好5年。4年前,他投资了4万多元在家中后院建成了一个牛圈,并花费11万元采购本地土黄牛发展养殖产业,当上了名符其实的“牛司令”。

  从军人到养牛人,人生角色的转换在他脸上并没看到什么慌乱的印记,说起话来总是一幅云淡风清、不急不忙的样子,稳定感十足。

  “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很重的感情,就想回农村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业。”

  覃志钊说,自己从部队转业的时候只有24岁,因为“喜欢”二字,他没有像别的战友那样,远离家乡外出大城市做生意或打工,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古砦仫佬族乡上富村上富屯。他当时心里想着:自己是当过兵的,凭借着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在家踏踏实实发展种养,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一定会比在外奔波要好。

  覃志钊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种与养之间,他果断选择了养殖。按照他的理解,上富村地势偏远,山多地少,森林资源丰富,草木旺盛,非常适合养山黄牛;古砦种植稻谷和甘蔗居多,养牛青料供应足够。就凭这几点资源优势,发展肉牛养殖是最好不过的。

  万事开头难,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覃志钊的养牛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他由于没有技术支撑,遭遇到几头牛同时不吃东西、发烧,急得他赶紧把兽医请到了家里。

  2022年,他改变养殖发展思路,开始试着进行自养自繁,适度通过繁殖并出售小牛来提高养殖数量。谁料,刚入冬就碰到了青贮饲料供应不足问题,也是急得他县内县外四处寻找、购买秸秆、甘蔗尾叶等,使得养殖成本一下提高了许多。可不管如何,覃志钊从来没有后悔过回乡创业,而是愿意为它投入,包括他的时间、精力等等。

  可不管如何,覃志钊从来没有后悔过回乡创业,他说,这个养殖行业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目前养殖规模还达不到我之前的设想,收入也达不到我的预想,但我愿意为它投入,包括我的时间、精力等等。

  覃志钊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对于标准化养殖,他跟别人完全不一样。他经常放牛上山,用定位器做好跟踪后,他就“一人一山一群牛”,让牛自行吃饱吃好,无比惬意。

  另一方面,他把核心放在饲料管理上,主要以甘蔗尾梢和优质牧草为主,玉米粉为辅,确保牛“吃饱、吃好、睡好”,降低牛的养殖周期,提升牛的安全养殖系数。而对于自养自繁,他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随意引进改良品种,一能确保牛品种,二能确保产仔率,三能确保牛健康。

  如今的覃志钊已经积累到不少养牛技术,牛越养越好。4年来,他的牛圈最少住有14头牛,多的时候住有30多头牛,并且他的黄牛仔每年出栏十多头,产业发展稳定,基本实现肉牛生产的低投入、多产出和高效益,成为年轻人带动村里养殖业发展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