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亦称犬,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早介入战争的家畜之一。千百年来,“神犬奇兵”在战场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战争中,侦察通信、巡逻警卫、搜救排爆等军犬的传统优势领域渐渐被高科技的信息化装备所替代。不过,为了表达人类对狗的喜爱和依赖,很多武器装备仍用“狗”或“犬”等字眼来命名。它们上天入地下海,各显神通,争雄斗胜,身怀绝技,发展出兵器家族中的一股“生猛”力量。
新春来临之际,请随我们盘点现代兵器谱中“属狗”的那些厉害角色,在品味“犬氏”装备的同时,抢鲜解锁狗年。
受俄罗斯新北极战略的召唤,“冬眠”近二十年的“猎狐犬”米格-31战机悄然“苏醒”,俨然焕发第二春。高纬度地区,是猎狐犬的天下,这种速度快、体形瘦的大型猎犬能适应北极圈寒冷的气候。“猎狐犬”米格-31也是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在北极地区巡航的主力战机。
“猎狐犬”并不擅长空中“狗斗”,它是米高扬设计局于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一款全天候高空高速截击机,主要用于拦截进入领空的敌方战机。曾经的“3马赫怪兽”在冷战的天空留下了许多,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猎狐犬”曾咬住了美国“黑鸟”侦察机的传说。如今“猎狐犬”仍在服役,而“黑鸟”早已解甲归田。
时至今日,在风头正劲的隐身战机面前,1994年就停产的“猎狐犬”略显老旧。不过,作为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现役截击机,其强大的远距空空作战能力与令人咋舌的动力性能依然令人生畏。为了支撑新北极战略计划,俄方已经对“猎狐犬”进行了升级延寿。通过现代化改装,“猎狐犬”在航电、火控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其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更是达到了240千米。此外,其机身与动力系统也得到了全面翻修,性能有望回归巅峰,更适合部署在条件恶劣的极地机场。
重新得到重用的“猎狐犬”除了要干截击高空高速目标的老本行,还拓展了新职能为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护驾”。
据悉,随着俄罗斯提高北方战略安全和维护北极利益的需求日益迫切,俄军计划采购约百架新“猎狐犬”,至少服役到2030年。
相比俄罗斯“猎狐犬”重振雄风的指日可待,愁容不展的美国“灰狗”就没那么幸运了。
作为世界上脚程最快的犬类,灰狗(亦称格力犬)的速度可达60千米/小时以上。美国海军的C-2“灰狗”运输机虽然长得胖乎乎的,不过速度也有635千米/小时。“灰狗”的主要任务是为海上的航母运送零部件、人员和邮件。虽然客货两用的“灰狗”舱内脏兮兮、油乎乎,非常拥挤,但作为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款可以在航母上阻拦着陆和弹射起飞的舰载固定翼运输机,人家任劳任怨一干就是五十多年。
美军对“灰狗”也是既盼望又厌烦。一方面迫切需要“灰狗”为航母送“快递”,特别是飞机发动机等配件;另一方面,又嫌弃它过于老旧,乘坐体验度差、故障率高,运营成本高。连自家的飞行员们都戏称自己是“运狗屎”的家伙。“灰狗”任务多,飞得勤,故障多,真是累得像条疲于奔命的老狗。
2017年11月,一架“灰狗”在准备降落航母的过程中坠海,直到今年1月才从5600米的深海找到“尸体”。据美国海军官员透露,目前,三十多架“灰狗”中只有9架可以飞行。美军正考虑从2028年开始退役“灰狗”,它的职能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多面手”覆盖,例如预计2020年上舰的V-22“鱼鹰”。目前,在亚太地区美军需要更多的“万金油”型装备,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多边局势。
总而言之,“飞犬”们各为其主,争雄斗胜,谁能得势,还得看“主人”下什么棋。
在比利时陆军第五轻步兵营的战术演习场上,几条动作迅猛、外形霸气的“野狗”成了全场的焦点。当然,这些“野狗”并不是真狗,而是一款性能优异的装甲车“澳洲野狗”。
别看澳洲野狗长得有些像看家的“大黄”,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土狗,但它却是澳洲最强猎食者,纵横于热带森林、草原、沙漠、高原等各种环境中,适应能力强,运动、速度和耐力都极优秀。车如其名,“澳洲野狗”装甲车不仅有着超过90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和1000千米的最大行程,还有着野狗般“抗造”的皮肤与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澳洲野狗”是一款全防护车,车内机枪操纵位也有全面保护,有效保证了乘员生命安全;可调压轮胎与可调轴距,令其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与路况;新配备的轻型遥控武器站,更是能满足全天候作战的需求;车身红外信号特征有所降低,具备了一定隐身性能。
能拥有如此出色的性能,主要得益于它从前辈第一代“澳洲野狗”身上“讨”来的“进化”经验。1999年德国成功研制出第一代“澳洲野狗”轮式全防护车,装备德国陆军。随后,这些车辆被部署到巴尔干地区和阿富汗,用于执行运输、侦察、指挥控制、救护、导弹发射等多种任务。阿富汗战场上,武装分子常使用路边炸弹对各类装甲车辆实施破坏。在实战中,“澳洲野狗”的底盘与侧甲常常因此遭到损坏。后来,研发人员便为第二代“澳洲野狗”换装了更为坚固的奔驰U-5000底盘。不久后,第二代“澳洲野狗”以全新的面貌卷土重来,引得多国军队将其招入麾下,成为士兵身边最可靠的伙伴。
如今,反馈式生产模式已成为装备研发的潮流。这样的“进化”模式不仅可以解决部分用户对装备需求的燃眉之急,还可以紧密跟随战场情况变化,解决装备“水土不服”的问题。
看上去像匹狼,实际上却是一只来自西伯利亚的狗。近年来,哈士奇活力充沛、英俊潇洒的雪橇犬形象正一步步被网络表情包“颠覆”,“二哈”的昵称也不胫而走。
俄罗斯媒体近期披露,其第五代多功能核潜艇“哈士奇”级的外形已确定,预计于2018年完成初步设计,建造计划将列入俄联邦《2018-2025年国家计划武器装备》中。虽然这款“大杀器”的名字很容易让公众联想到萌萌的“二哈”,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它“温柔”的外表下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兼具攻击型核潜艇与巡航导弹型核潜艇双重能力,是“哈士奇”级的最大特色。在世界范围内,其艏艉分段通用化设计还是首创,这种“一级两型”的设计成熟后也将用于下一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哈士奇”级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下武器库”,可发射鱼雷、巡航导弹、防空导弹、弹道导弹等多种武器。与战力极强但造价高昂的第四代“亚森”级攻击核潜艇相比,“哈士奇”级就接地气多了。这种“物美价廉”的模块化一体设计适于量产,既可以满足俄罗斯军方未来的战场需求,又可为克里姆林宫省下大笔银子。
据俄方官员透露,“哈士奇”级将装备“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这种巡航导弹虽然还未服役,但其最大8马赫的飞行速度早已声名远扬,突防能力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哈士奇”级还将装备可“上天入地”的机器人,这些无人潜航器和潜射无人机协同行动,将大幅拓展潜艇执行任务的多样性。
未来,作为俄罗斯海军的中流砥柱,“哈士奇”级核潜艇将成为影响国际局势与地区安全稳定的重量级砝码。(雨 陈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