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坤哥下午茶全国第十二站——杭州站,在杭州绿城尊蓝钱江豪华精选酒店成功举办。亚太酒店设计年会发起人,亚太酒店设计高级研修班创始人,坤哥下午茶发起人刘坤先生;Yang设计集团创始人、总裁杨邦胜先生;goa大象设计设计总监胡晨芳女士;杭州时上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沈墨先生;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亚太酒店设计高研班期学员俞国民先生;杭绍简一品牌合作伙伴杭州桢成实业董事长廖绍塔先生;香港梵盛酒店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亚太酒店设计高研班4期学员金文斌先生等业内二百余位设计师、开发商、酒管公司人士出席活动。
感谢GANI简一、杭州想天、海宁和之美布业、熙程照明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战略合作伙伴网易设计对本次活动的报道。
坤哥下午茶联袂众多著名设计大师,集亚太酒店设计高级研修班学员、中国各地高端设计师群体、开发商、酒管公司等,以深度联合全国优秀设计师群体,高效而全面地推动我国优秀设计人才培养与酒店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核心,开展全国性设计交流互动活动,旨在凝聚众慧,加强产业上下游深入合作,为设计师提供更多专业参考与高端进修互动交流,开拓视野,全方位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新老朋友,还有我们亲爱的亚太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每一次到杭州也是感慨万千,首先我说一下我们《坤哥下午茶》的LOGO,从这一站开始,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下陈林老师,陈林老师今天他已经做到这么高的知名度,一位知名的设计大师,非常真诚的感谢他,新的LOGO就是陈林老师设计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觉得杭州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同时也是人杰地灵。杭州的设计师不仅是做杭州的项目,同样也走向全国,做全国的设计。......
2022年《坤哥下午茶》首站来到杭州,作为亚太长期以来的合作伙伴,我们内心非常喜悦,非常荣幸代表简一集团与在座的各位嘉宾老师、设计界的精英们交流与学习。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的主办人、发起人刘坤老师,感谢他给我们广大的设计师朋友搭建了一个学习的交流平台,感谢他为中国设计的发展与壮大贡献力量。......
分享:我很感谢有机会把我们的作品介绍给亚太酒店设计会议及与会各方,很可惜我不能亲自到现场出席,但我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介绍,谢谢。
我出生于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后来到墨尔本求学,在这里建筑与设计不断结合,创造了完全独特的体验。现在我们的工作重心在亚太和中东。酒店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具人性化的领域,兰砚的国际化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的视野。把建筑和室内这两个不同的尺度串联在一起,是我们的重心。我们也提供家具设计服务,我们项目中采用的大部分家具是由我们团队设计的。我们还与艺术品顾问、灯光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合作,我们团队能够紧密合作,让设计更具整体性。我们对产品的理解更偏向于连续性,这种连续体有过去也有未来,我们将围绕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进行设计。
Layan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国际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群体,为本团队提供了全球视野,通过不同的体验,文化的不同,不同的传统和不同的工作方式,创造一个完全动态的工作环境。作为一名建筑师,这个理念能够将建筑和室内设计联系起来,一直是我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这两个不同的范围或尺度连接在一起,真的是唯一的方法来创造一个独特和真实的成果。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在绝大多数我们的项目中,把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工作结合,因为我们觉得正是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往往是忽视的,而最终我们需要确保这两者是强烈的连接......
分享:各位朋友下午好,我叫胡晨芳,来自goa大象设计。感谢坤哥和主办方的邀请。我主要从事的是建筑设计,今天也会从建筑的角度来聊聊酒店设计。我分享的主题是:连接与互动——限定条件下的酒店空间营造。先花几分钟时间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
goa大象设计的英文全称Group of Architects其实是一群建筑师的意思,这个解释非常贴切的表达了我们公司的组织架构。我们公司成立于杭州,经过24年的发展,在合伙人的制度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众多建筑设计师共同创作的一个平台,跟随着祖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们也相继在全国各地建成了1600多个落地的项目。有些项目是基于自然环境的,还有更多项目是基于城市环境,比如我们和RPBW合作的杭州天目里的综合园区项目——这也是我们公司总部的所在地,上海滨江壹号院住宅、木守西溪酒店、幼儿园文教类的项目,还有城市规划展览馆及博物馆、体育及休闲设施等不同类型的项目。
无论我们面对何种环境、何种类型的项目,我们始终坚持统一的设计理念就是用更真实的细腻视角,去塑造人的体验。在20多年的建筑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和很多国内外优秀的酒店管理公司有合作,在酒店设计中,始终秉持着回应自然、塑造体验的理念。我们尊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以此为契机从地方文化的内涵反思入手,获得超越时代的风格和表达。我们也始终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注重建筑与环境的互相渗透,用诗意的场所体验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案例)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乌镇阿里拉、木守西溪、湘湖逍遥庄园、尊蓝豪华精选酒店、杭州远洋凯宾斯基酒店、湘湖英迪格、贵阳英迪格……
酒店,我觉得作为一个非日常体验居住的类型,从当下的价值观来判断,它的自然文化和服务是它们最核心的要素。其实每一个酒店面对的用地条件都是有所限制的,我觉得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利用好这些限制条件,将它转化为我们酒店的特点,使它具有独特性,有非常强的体验性和趣味性,让在里面的人感受到空间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俞国民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亚太酒店设计高研班期学员
主持人金文斌: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设计师,大家好!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未来酒店设计行业的趋势,这个问题很大,场上有5位嘉宾,都是国内酒店设计业内比较隆重的几位人物。
谈到未来趋势,以前是怎么样一种情况,我简单做一个陈述,因为中国酒店行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到今天21世纪20年代了,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为止已经经过40年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成前30年,1983、1984年开始,第一家合资酒店开始,到2010年之前,这样大概的数据,前30年时间中国酒店基本上在很平常的阶段。有的酒店设计项目也是一些国际性的,和国内商务型酒店为主,主要是168、汉庭这种经济型酒店来抢占市场,这是前30年时间。
到了大概从08年09年左右,直到2015年左右,这七八年时间进入第二个阶段,从规模上谈以中端酒店为主,包括全季、亚朵一系列的,携程派的这帮人做了中端酒店市场发展。慢慢的,他们进入了资本时代,形成了设计规模,模块化设计。前30年基本上无设计,除了一些国际性和国内综合性设计之外,那个年代也不叫设计。最近5年左右时间进入第三阶段,国民确实对休闲文化的体验感提升,新群体,包括X、Y、Z三个年代的主力消费群体已经上来了。再加上消费意识发生了变化,包括审美意识、消费理念都发生了本质的飞跃。于是,这个年代已经进入到真正酒店行业设计的开始,我的理解是这样一个过程,前面经历了三个阶段。
当下酒店设计行业应该是非常好的时期,包括一些精品类酒店慢慢崭露头角,和一些国际性品牌形成正面的竞争,包括我们管理运营团队也比较成熟。三个阶段我们已经过了,接下来第一个问题,我们从沈墨老师开始。沈墨老师是杭州时上设计公司的负责人,这个公司也是他自己负责,做了很多作品。我们下面请他来谈一谈。关于酒店功能,围绕酒店未来发展趋势,我从6个层面去阐述:创意、体验、品牌、功能、产业,我们让沈墨老师谈一谈功能,酒店的功能和民宿的功能。当下的酒店为什么这么多,由于民宿起来了,并且以各种各样姿态展示出来,确实争奇斗艳,我们接下来请沈墨老师谈一谈关于功能,在酒店行业和民宿行业有什么特别的区别,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有哪些因素,在民宿设计过程中和精品酒店设计中有意思的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公司是在杭州的,酒店和民宿项目做得也蛮多,尤其是民宿,我们做了蛮多项目的。今天的问题是民宿和酒店,找我们很多民宿客户大部分是个体,很多是自己老家的房子,或者有自己宅基地的,或者他是有乡愁的,希望去乡村,或者找块地盖房子的这种。它跟酒店有很大的不一样,我们也做一些面积比较大的酒店,有投资方的,或者综合考虑的,很多很多。
我们在定位民宿进入市场的时候有很多不一样,因为我们的民宿项目跟刚才看到的酒店,它没有那么大投资成本,没有那么大的一块地,但它的房间,现在的房价都蛮高的。民宿现在一些房价,一个房间都2千、3千、5千,都有。为什么去做这样的民宿投入,或者去做这样的市场时,我们很重要考虑的是民宿小体量、小众群体用户考虑,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酒店来说,它可能考虑的更综合、更大范围的,或者商务功能,包括很多房间,包括品牌的效应。但现在很多小众民宿是从没有到有的,他们刚开始可能不知道民宿的服务,或者酒店。
我们的区别在于什么呢,我也很喜欢住很好的酒店,我也很喜欢去住一些个性的民宿。我们现在对民宿的定义,民宿不能像家一样。比如我们在杭州,在上海都有自己的住宅,自己的房子,你去一个山里再住的和家一样,你不会去山里睡一觉,你一定要做当地在地化空间的小体量空间。第二,我们的民宿设计定义客户人群时,也不要定义成酒店,因为每个风景好的地方都有很多五星级度假酒店,悦榕庄啊,还有一些综合服务都很好的。我们做民宿的时候就是要区别开这样的定位。还有我们的客户群就是很年轻的消费群体,就是90后、95后女孩子,她们去一些空间里寻找理想的空间,一定要区别于酒店化,或者是那种空间,这也是客户群的定位。还有民宿不是要求居住很舒服的,但她们有时候考虑是去那里拍照的,拍照是放在第一位,住的舒服本质就是要有的,这是酒店和民宿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酒店要高级、奢华,要有档次,其实民宿,我们最近做的几个项目客户定位,我希望民宿是隔离感的,它可以逃离这个世界,可以逃离疫情,这个社会给年轻人带来无限大的压力,他不要商务,不要工作,不要世俗,他就在周末两天短途目的地的时候,让自己全身心融入到自然,我们叫自然疗法。这个自然疗法,这个小型建筑的小空间,它不需要讲究太多的文化,也不要传统,也不要规则,我就是在这里以开心为主就好,以最开心的状态。周边都是短途目的性旅行,他们花3千、5千一个晚上,以前我花1万块钱去泰国或者去巴厘岛,一两万都可以住蛮好的酒店了。但他们愿意花这个钱在莫干山,或者在千岛湖一个小的村落里去感受,这种是在酒店里感觉找不到的。
而且民宿是泛概念,以前民宿就觉得从字面上来讲,就是一个人在当地自己的房子招待你,这叫民宿。其实在中国以前叫农家乐,或者是农家乐升级版,这种是跟不上的。我们现在把一些很好的酒店拆分了,把酒店拆分成极小众的体验小体量空间,里面达到一些星级酒店的品质。但这个差异化在于这座山就我一家人,这个村庄、这个房子就我一家人,没有别人,没有100个房间,没有几十个人在泳池里,就两三个人在泳池里。在目前疫情时代,他们特别喜欢找小众隐居式的小体量居住空间。他们去三亚,觉得像下饺子一样,或者在三亚带3个小孩子觉得很没有安全感。但在山里竹林里的房子上,草地上,它是绝对安全,包括食材也是最新鲜的,也可以自己去挖野菜。我们有些房间里是配厨房的,他们在这种状态是最放松的,这是一个区别。
金文斌:刚才沈墨老师谈到民宿主要针对年轻人,满足自己不同的需求和符合自己个性的一些生活方式,拍照啊,隐私,惬意等等,这确实让人们的体验变得更加丰富。我们看到随着现在民宿行业也渐渐走入资本化,实际上很多资本进入,都在做一些轻资产运营,很多民宿管理公司都已经开始走这条路,这可能是个进步,也可能是个悲哀,我们拭目以待。
接下来的话题,我们请杨邦胜老师,杨邦胜老师在中国酒店业内赫赫有名,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也熟悉了。今天想请杨老师谈下创意这个话题,酒店设计始终离不开创意,到目前为止各种各样创意类型的酒店很多,体验感也很强,胡晨芳老师介绍项目时着重介绍了它的体验感。我们请杨邦胜老师介绍一下,他们的设计如何把握住这种创意,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惊喜,掌声有请杨邦胜老师。话题里有新一代消费群体意识渐渐改变着老一代的消费意识,因为90、00出来了。60、70这帮人消费意识确实不一样,现在中国进入到第四消费时代了,这个消费时代很特殊,所以消费意识改变之后,我想创意和原来传统型创意会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是一个问题,杨老师做一个好的解释,因为他在酒店行业已经二三十年了。在酒店设计定位上,通过这样的消费意识在酒店定位上,针对目前的市场会有些什么样的改变,和过往比较。有请!
杨邦胜:各位好,很高兴,也很荣幸来到杭州。我特别喜欢杭州,不光是这里的山水很美,关键是朋友多,哥们多,金文斌就是我的老朋友,问了最难回答的问题。设计圈谈创意,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创意,实际上创意都在每个人当中,这个我没有发言权,但我可以谈谈心得!
对一个项目来说,其实有些时候它不是在做创意,是在回应大家的审美需求和他生活的状态。我们每个项目跟消费者客群,跟品牌的定位,跟业主的造价,跟建筑条件,跟景观的环境,其实都有诸多的联系。刚才胡总介绍他们的建筑,我特别有感触,和在地发生那么大关联,非常国际化,很强烈的地域感。其实一个设计好的就是反映那块土地的感觉,它的气味,到底那个地方的风情也好,风土也好,所以我想设计就是一种生活的再现,我们要把一个设计挖掘出来,就是感受那个地方的各种因素。当我们把各种因素都找到的时候,最能打动你的,最能感动你的再拎出来,我认为创意已经慢慢产生了。
因为我们的客群在发生改变,刚才金总也谈到了,年轻化、审美很刁钻、个性需求特别的强烈。所以每个项目一定要有在地的特色,有它的鲜明个性。如果我们做一个项目,做出来和某个项目一样,或者似曾相见,一般来说都会被市场所抛弃。差异化的打造每个项目,也是项目当中另一个关键点。
再一点,我们也看到了现在中国设计快速崛起,尤其杭州有很多的事务所做得很好。现在一些80后小众的公司,这样的公司非常有观点,而且他们有自己对生活和对时尚的理解,表达的个性差异化。现在很多国际管理公司都在挑小众公司,不是说这个公司大了就很牛,一定要选一个有特色的,有个性的事务所。这里也说到设计公司的定位,设计公司不是越大越好,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有特色。
金文斌:杨老师谈的非常清楚,也非常好,强调了几点内容。一个,创意的东西确实很难挖掘,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很好的创意,感受生活。第二,设计公司,在座的各位设计师未来都是设计公司的精英,未来的设计公司确实小而精,和酒店行业做一个匹配,因为酒店也是小而精,大的酒店确实很难生存。我们看看杭州周边几个酒店,到2022年为止的数据,将近1.4万家酒店在网上抛售,就这3年时间酒店业躺平了。这个信息来了之后,确实酒店卖的很多,告诉大家一个好的消息,上海阿拉迪酒店,日本四季设计师做的酒店,抛价12亿,一直到今年卖到17亿,财务成本每年10%,卖不掉,现在也很痛苦。杭州钓鱼台也是一样,卖不掉。这个告诉我们大的酒店确实存在很大的隐患,航空母舰掉头很难,未来小而精的酒店会越来越多,包括沈墨老师做的民宿,所以在座各位确实很有希望。国内管理公司也很ok,包括青岛花园酒店也很ok,大家抓住机会,未来的机会属于你们。
俞国民老师的问题最后一个回答,他的问题比较系统,我们让他来做一个圆场。接下来让胡晨芳老师谈谈,她刚才谈了建筑,她是个建筑设计师,做得非常优秀,我们谈体验的话题。刚才看了一条长廊,好几百米,从那一头到中庭部分。从建筑空间开始如何实施客户的体验感,让她分享一下在设计过程中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体验感,让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胡晨芳:我觉得“体验”这个词是针对需求来说的。你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匹配怎样的体验。我们现代人的需求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一直在发生的,包括现在疫情的影响。现在的露营文化、徒步文化这些兴起,也是表达了我们现代都市人想要远离办公,抽离日常生活,去拥抱自然,跟自然有更多的接触和互动需求。
我觉得我们的设计也是要紧跟这些人的心理变化的。首先要针对酒店的定位,它面对的客群是什么。如果我们面对的客群是不同的,它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刚才提到的人对自然的亲近以及远离日常的生活体验,这些自由状态,都是非常核心的需求,各个年龄段都有。当然面对亲子化,面对商务人士,以及面对女性视角,这些酒店的体验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亲子化,可能对安全的需求,对趣味性跟自然互动的需求会更强一些。如果是对女性化视角,对分享交流、拍照的需求就更大一点。如果对商务客人来说,对高效便捷的需求更多一点,我们设计也是从这些需求角度出发,来追求与众不同的体验感。或许是有震撼效果的,或者是别人没有的特别空间……
我们也是要从多维角度来塑造空间的体验效果。刚才说的,我们分享的不光从视觉上来考虑人的体验感,还要从其他五感上来考虑,比如我刚刚案例中提到的听觉引导,或者嗅觉——有些人会对酒店香氛留下独特的记忆或者喜爱,还有风、光,可以通过装置、植物的搭配形成光影空间。纳入这些要素的空间设计可以把无形的元素有形化,让人感受到无形自然的存在,感受到美好。
另外,本身酒店的建设周期很长,所有酒店的设计都是相对要有前瞻性,像湘湖英迪格就建了6-7年时间,可能这六七年间,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项目初始阶段,甚至都还没有小红书,微信也没有成为社交的绝对支配。因此,前瞻性的酒店体验会顺应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金文斌:刚才胡老师对“体验”做了一番阐述,我稍微把它总结一下,体验确实根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需求。但作为人,体验是一个情感方面的设计,我是这么理解。至于行为上的动作,包括基础功能的一些条件,它是属于物质层面的,所以做体验确实很难。当然从人的五观系统去实施它,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我觉得能够把我们的体验感带入很好的境界,可能会编一些故事之类的东西,能够延续体验的过程。刚才做璞丽项目介绍时,她也强调了这一点。体验始终是个伪命题,它并且非常捕捉不住,都可以说是体验,但真正能够深入进去,把体验做得更细,更加人性化,更加从精神层面达到一种愉悦感,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好好的去思索和探索。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请俞国民老师,俞国民是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我们给他的话题比较大,因为现在设计行业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我们单干,或者做一些小的事务所,解决温饱问题,高兴了可以半年工作,半年去旅游。未来设计公司也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一些装修公司目前也在改革,包括模块化建筑已经开始形成。包括行业,因为资本控制了一些产业,行业需求也需要一些模块化。未来设计行业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说装修设计行业有可能会变成模块化形式。怎么说呢,比如挂件形成体系化的生产模式,未来深化工作会进入到厂家或者施工单位,成品化安装,这是模块化的一种制作现象。前期方案阶段需要大家很好的去思考,去探索,增加很多不同的乐趣,有趣的一些东西。
我们接下来的话题抛给俞老师,从上下游产业链上结合的角度出发,如何形成突破和创新,来解决客户的痛点,更好服务设计和投资商。比如期间遇到特别有趣的经验,或者一些问题,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主要讲的是产业链上EPC之类的东西,请俞老师做一个分享。
俞国民:文斌兄给了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昨天晚上吃饭时,我前面都不知道,跟我说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们大家都是酒店班的同学,虽然我们都在杭州,好多朋友也是很久没有见面了!
我想趁着这个时间和大家做一个分享,这个题目也太大了,我想谈一点感受。这几年在酒店板块,其实十年前我和坤哥也说过,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公共文化建筑比较多一点,做得更多是图书馆、体育场所这种。这十多年给我一个体会就是大众的服务,我们从酒店业开始到现在,我们在说酒店,一直在说高精尖的人物,顶级的人,舍得花钱的人,在为他们服务。简单来说,设计要傍大款。我们设计院的特点一直在做文化建筑,我们董事长曾经提出过“设计为人民服务”,我们从现代设计的起源,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我这十多年一直在研究,在酒店板块我们如何去为大众服务,正好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就是这个产业里的文旅产业,也就是说景区酒店。
当然景区酒店有很多目的地酒店,邦胜,包括胡老师也在做,其实大量的酒店就是刚需酒店。因为传统景区已经不是高精尖人去的,是大伯大妈,是农村里富裕过来的人,这是大量占用了景区的人流量。我们这些所谓的时尚人士,他不去传统景区,去一些打卡地,但还是我们的流量。这样,我们就想到研究这么一个课题。当然这个课题不是纯粹传统的室内设计或者建筑设计就能解决的,这几年我们也摸索了一点经验,怎样从规划、从土地的利用开始入手,所以文斌说到产业,也谈不上产业。也就是说我们设计师在当下做这些酒店时,可能要眼睛比较脱稿一点。可能很多小的事务所没有这样的链,我们也愿意大家来共享,来抱团,来做这样的一种平民化酒店,这是我在摸索的第一点。
酒店的本质是什么,投资人,投资与回报,景区酒店的根本就是投资与回报。当然有很多创业,今天几位老师都说的非常好了,我就谈这么一个投资回报的体会。当然我们也有一点小的私心,我们没有机会像胡老师他们去做大型建筑,小型的景区酒店我们还有机会去做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因为建筑体量不大。从规划入手,我们在这类酒店里解决的三个问题:1.景区酒店最大的特点,特别像边远地区新疆,淡旺季特别明显。新疆,我们经过调研,大部分酒店营业期是4个月,8个月是空的,6个月是关门,只有2个月是经营的,你怎么让它盈利。这里不仅仅是建筑设计问题,还有很多机电,因为最大成本是机电运营成本。小体量建筑拆散,怎样把机电有序的服务,也是我们在探讨的。当然整个面积的控制,这是我们在当下讨论的。2.装配式装修,为什么景区酒店更容易业主接受装配式装修,因为景区往往远离城市,往往是配套不全,工艺也做不到位,所以景区投资人更愿意接受装配式装修。3.与淡旺季有关,它不可能按照忘记高峰完全去配酒店房间数,一些小型的装配酒店,一些小型的帐篷酒店,甚至房车酒店都成为了有效的补充,在酒店高峰期,整体不是变成一个单一的酒店设计,而是依附于景区的总体规划。我们叫吃、住、游、玩、乐、购,要把人留下来,又投资要轻。因为这里还涉及到它的管理,我们这两年也在下沉,请教浙江本土的开元酒店集团、雷迪森酒店集团,我们也在跟他们多次沟通请教。国内酒店从运营管理端如何来制造我们前期规划,降低它的成本。我们很多酒店,都是成熟的世界一流酒店管理公司,非常成熟。我们现在在景区酒店里都是景区自己运营,就要去摸索这些。它的规模又不小,但它又碰上了淡旺季非常明显,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
现在我们就在湘湖里做一家酒店,76个房间,就是EPC的,和中旅合作。这些往往是提升改造,提升改造酒店很难做到非常清楚的招标,因为酒店要更改,它乐意以EPC形式来做。这里涉及到从规划入手,战线比较长,最后因为大量的酒店改造和提升,导致业主愿意我们来做EPC,因为新酒店比较好去控制,提升改造比较难控制,这些都是我们当下在这个类别的设计。刚才沈墨老师谈到民宿,邦胜和胡老师谈到了这些相对来说高端的酒店。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琢磨的是以景区为例,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跟酒管公司前期合作,如何在工法、制作上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它的运营,配合景区的特点做了一些探索。
金文斌:我们谢谢俞老师。俞老师把这个问题阐述的特别好,从文旅产业开始,未来酒店设计行业确实会有一些现象出现,这些年我也接触过一些由管理公司牵头的,现在管理公司基本上都是轻资产运营,自己也不投资,纯粹输出管理,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现在这种终端酒店基本上都在上市,包括君亭、亚朵。这一系列问题导致资本进入酒店行业之后一定会采取有效、快速回收资本的方式,意味着未来酒店设计板块里,酒店设计是酒店行业的一部分内容,未来这个市场肯定也会发生一些变化。由管理公司牵头,EPC+F+O,包括融资,包括运营管理,包括前期的筹建,这三大板块联系在一起直接就干掉了,总承包掉了。现在西南地区、欠发达地区做文旅项目特别多,是国家组织的这种板块项目。以后我们的业务方向很有可能往这个方向去走,引起我们设计师,尤其是创意设计师要注意的一点。
我们总结来说,酒店目前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同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挑战在哪些地方,我大概归类了一下:
1.物业的形态产生不同的变化。我们设计的酒店都不是全新的物业,老的酒店都要改造了。今天雷迪森的老总也在,去年并入浙旅集团之后,今年要改造酒店,整个20多家酒店全部要改造,包括雷迪森品牌,包括其他一些品牌都要改造,有20多家。物业形态不同,对设计师挑战力度更大,你要有综合能力,包括消防机电、建筑结构改造,这是一个方向,不是纯粹从好看、难看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是年轻设计师要思考的,对设计能力提出了要求。
2.多品牌竞争时代到来。品牌的要求不同,对我们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公司要求也有所变化,这个要求就更加复杂,错综复杂。比如英迪格,都在往时尚的方向走。有的走的很沉稳,各种品牌要求不同,所以设计事务所应该树立自己的一套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也给自己的事务所做定位。
3.项目需求、体验需求、客户需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80后和90后是两代人,肯定不一样。90后和00后更不一样,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没的商量。这种年龄群体出来了之后,消费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影响到上一代人的消费习惯,第四代消费时代已经进入了。以个人为中心的,达到自我价值观体现的东西都已经开始了,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对我们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今天提了沈墨老师民宿和酒店究竟区别在哪里,民宿现在也不是往室内拼命推了,更多在户外的空间,户外空间利用上。尤其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些上花了很大心思去做。不同业态植入进去,酒店业态原来就是娱乐、之类,现在变了。吃饭的形式也发生变化,烧烤、户外、烛光晚餐之类的。打卡泳池,各种形式都出现了。业态发生了变化,消费群体需求发生了变化。
4.精品酒店设计时代已经到来了。国产的品牌很多,很多年轻消费群体,90后,我碰到好几个,92、93、94年的这些业主方很任性,花钱也任性,估计老爸也有钱,自己开一家酒店,四五十个客房,4千万、5千万砸进去,做得很好,很厉害。我们敦煌做了一个商务酒店,反响很好,就是90后的投资人,一个小伙子,河南人,做得挺棒,玩得很好。这种情况下,我们设计行业步入了一个最佳的设计时期,只要你有能力,够创意,就能有好的前途。
刚才听了各位的交流,我觉得设计圈就要多在一起。从最早坤哥创办了酒店班,到后来酒店协会,到现在《坤哥下午茶》,最大的意义就是我有机会和各位学习,我能来杭州,能来这么美的地方。
其实我们这个组织好玩在哪里,我们不仅仅是做好酒店,大家做民宿,做各个建筑。更多的我们有一个指向,我们因为酒店,或者因为热爱酒店,大家聚在一起。最早第一期上课时,那时候我们感触很大。那几年中国设计正好是一个转型,早年真正做酒店怎么做,我记得我做第一个酒店,95年在长春,那时候算是中国最早的五星级酒店,洗手间的功能布局到底应该几间套,好多的标准,那时候都不熟。这么一路走过来,真的是中国设计师快速成长,我觉得离不开这个时代。另外,我们这两年又有一个大的变化,我们在吸收消化国际标准过后产生出本土的一种设计力量,然后对设计反思过后带来新的变化,为设计注入一个新的活力。
刘老师从北京过来,我从深圳过来的,不骑“绿码”来不了,今年疫情和大家见面太难了。一会这里爆发,一会那里散点,但共通的,我们觉得这个阻止不了各位见面。坤哥辛苦了,我记得他第一次开下午茶是在安达斯酒店,一晃我们已经做了12场了,这一场正好12个轮回,坤哥又会开启新的历程。这一年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挑战,酒店今年虽然项目也很多。本身酒店时间就很长,有些好几年,从建筑到最后做完。过程当中也是很多工作,加上国际形势、中国经济的持续的各种影响,我想行业还是有新的挑战。但也有新的机遇,现在疫情,我们在深圳有一种服务是不用核酸点,打个电话核酸就到了。我们现在更多思考设计带来的不仅仅是如何用技术层面如何思考设计,我们设计的本质,我们设计的审美,甚至我们设计的管理,对设计都很重要。
我今天谈设计的“抵抗力”,主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行业的韧性是很重要的,我们在中国的2011年“韧性城市”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尽管行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我认为很快会渡过,因为中国毕竟那么大的体量,我们面对这么一种经济情况下,自然灾害、公共卫生,我们都能克服。今天我主要分享5个观点:场域新生、地方文脉、独特体验、意境共鸣和跨越边界。
(案例):南京英迪格酒店,牛首山的希尔顿酒店,深圳希尔顿酒店,上海松江凯悦酒店。
在西安我们有好多家酒店,11家酒店正在做,西安浐灞华邑酒店。在浐灞开发区,我们做了一个当地的故事,灞柳飞行。它今年已经开业了,洲际反映很不错,他们认为是一个比较新的,比较有独特视角的华邑。青城山英迪格酒店;西岭雪山做了一个酒店,这个酒店场地很糟糕,规划建筑时我们做了一个努力,要把它的问题都解决。这条河,早年因为这里有温泉,成都人又喜欢玩,从市里开车到这里一个小时,这个场地还是很火。因为开发的太早了,把这个品质搞坏了,河的对面全部是卖300块钱的酒店,400块钱的酒店,一堆,建筑都很乱。原来这个场地2万多平凡建筑面积,房子都是一栋栋散开。后山的山嘴嘴下来,它的优势是有温泉,但没有环境,山又怼的很紧。我们规划时做了温泉的深度企业,我们的灵感来自于涌泉,在西岭雪山冒出来一个泉水,我们这个项目叫西岭之泉,相当于几个水沟起来。我们客房规划的是单边走廊,每间客房都可以看到最好的山,和外面全部屏蔽掉了,我们在上面也有一个树屋的豪华区,在山林里,它是一个观光台,晚上也是参观的概念。
这个温泉一开始我们就想做成有独特体验,室内温泉是有水浪下来,有瀑布,有岩洞,打破很多温泉度假酒店规划时全部是户外的,全部是在野外的,或者纯室内的。我们大概2/3在室外,有1/3在室内,这样的话流线上也是到达过后一边去温泉,一边去酒店,但他们中间又有关联。因为时间的原因,今天我想就介绍到这里。还是那一句话,见老朋友,《坤哥下午茶》,谢谢!
感谢GANI简一、杭州想天、海宁和之美布业、熙程照明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