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很特殊的一年。人们在重新学习如何走散,像小孩刚开始走路一样,从三年的单一状态中,试探着走向各处。
因而,在这样的年份里,读书没有前几年那么紧迫——依靠阅读才能寻获安慰和力量,好坚持得更久。这是一件好事,我们有机会亲身接触这个世界,一点一点找回对四肢和大脑的掌控权,体验正在变得无比重要。
但我们还是想与你分享看理想2023年的私人书单,在乱糟糟的当下,读书仍然是头等大事。只是,去年的书单里,有一部分是“绝望时适合读的书”,今年,我们把它替换为“读完后,让人想好好生活的书”。
衷心祝每一位读者顺利、开心、快乐,在2024年的开头,收下这份来自2023年的书单祝福吧。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是年初,但现在依然无法忘记当初的震撼。书里几乎每一个句子都像一刀一刀割进你的心里,你会记得有一个平凡的“妻子”、“女儿”、“妹妹”,在某一天突然决定变成一棵树,她不肯再吃一口肉,不再穿皮革制品的衣物,大雨天,只是和另一棵树静默地站在一起。
她对姐姐说,“我的身体需要浇水。姐,我不需要这些吃的,我需要水”。随着故事的展开,你会发现,成为一棵树是主人公实现自由的方式,她挣脱了女性身份世代带来的枷锁,挣脱了人性的腌臜与不堪,只是作为一株植物,深扎泥土中,也浸泡在雨水、阳光和风里。
韩江非常厉害,在《素食者》里用三个不同的人的视角,补全了一位女性为自己的生命另起一行的决绝。只要曾经体会过在人类社会所受的规训、压制和扭曲,就会懂得这本书有多可贵。
毫不夸张地说,我读到主人公讲述,“我在梦里倒立……身上长出了树叶,手掌生出了树根……一直钻进地里,不停地,无止境地……我的胯下仿佛要开花了,于是我劈开双腿,大大地劈开……”就像看到了普罗米修斯手举火种,世界是另一番模样了。
很薄的一本小说,高铁上看完的,分别从丈夫、妻子和儿女的角度讲男主人公抛妻弃子又浪子回头,并给儿女留下终生心理阴影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庭版的“罗生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老年的心态都非常精彩。
痛苦会传递,爱也会传递,生活宛如他们家猫的名字——“Labes”源自拉丁语,有坠落、毁灭的意思,却伪装成“家养的小动物”。
从小小婴儿到垂暮老妇,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活过了将近一个世纪。她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四次复活,最终在柏林墙倒塌不久后自然死亡。小说最特别的设定是,她从来没有成功重启过人生,只是在死亡的枪口抬高一厘米的假设下,继续沿着原来的道路往前走。
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很好奇,背负了山一样的历史的人,在生命的尽头会看到什么。然后她告诉我,是恐惧。她在生命的尽头几乎遗忘了所有,唯独没有遗忘掉恐惧,恐惧是生命最坚不可摧的库存。但她却选择向儿子隐瞒她的恐惧,正如她的外祖母和母亲所做的那样。
燕妮·埃彭贝克是很厉害的写作者,她可以自由地切换时空、人物和视点,编排出精彩的复调,同时细密地铺陈了几代人命运的草蛇灰线。在日常生活最稀松平常的角落里,冷冷地来一记回旋镖,让人无比心惊。
90后留法博士随笔集,书名源自在巴黎店里看到的那些有瑕疵的苹果。在自序中她说“在巴黎,我是外国人...我想记录在这座城市经历的有意思的、让我印象深刻的事...在这里不高兴被允许,不高兴也很自然”。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作者用法语和当地插队的老太太吵架,明明是流水账一般的日常,却被栾颖新写得特别生动可爱。
因为想做社会问题的节目,这一年读了不少社会学的书(虽然这两者不必然相关),可能没什么领域,像社会学一样有那么多“过时的理论”了,时移世异,很经典的方法论在今天看起来都可能过时。
不过这里面,也还是有宝藏,最想推荐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拉图尔的几本书,如《我们从未现代过》《实验室生活》,第一次读拉图尔的朋友,三观都会被他颠覆。关于今日生活,关于技术进步,关于科学发展,拉图尔有太多反常识、反直觉的真知灼见。
就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每年都有人喷文科无用,我劝这些人读读拉图尔,在《实验室生活》中,号称理性实证的科学实验,跟不靠谱的奶茶脑暴其实没差,科学家们的日常无非也是家长里短、论文经费、以及填不完的表格,而所谓的发明创造,实则与人的主观意志没必然关联。
读拉图尔最大的收获?对于我来说,就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也不用太把人当人,“人性”值得怀疑,说到底我们跟一把椅子一块石头没啥区别。
是在年初的时候开始读的一本书,直到夏天才读完……因为疫情的关系,开始尝试自己做饭、带饭,陆陆续续也有一年多了。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一下被击中,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老派少女”。
整本书都是写日常吃食的,但也有很多和吃饭有关世代累积的人情故事。作者记录了自己的外婆、母亲和自己这一辈人关于做饭、吃饭或欢乐或痛苦的生命经验。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叠在一起,让人沉浸其中,会一直想读下去。和书的名字“老派”一样,作者的语言也很温情,有内力,看完会觉得自己也有无数的记忆涌来。意外收获:在书中学到了不少做中餐的独门秘籍(比如,在异国他乡抚慰作者心脾的台北“家常卤肉饭”配方)。
借用作者的话:“上班族的午休,其实比什么都贵,那是一日之中,少数不被薪金买断的时间,是资本体系中的夹缝求存,不经意中蚀掉许多。居家工作者独自午餐,难免怀念可爱同侪间的笑闹,但不怀念当时的用餐品质。一场大疫若能迫使太平盛世中的娇人,重新面对生活基本技能,也算祸福相倚,实用的预习。人实在渺小,须尽量自强。煮饭即自强,喂饱自己照顾他人,以应人生万变,一直一直来。”
不得不承认,一本书能接连不断地被多人推荐,一定有它的道理。这本书围绕着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展开,刚开始阅读,我会经常想要跟书里的哲人辩驳一番(aka吵架),他的很多观点都是我不太认同的。但是一点点读下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竟然开始同意哲人的观点,甚至收获启发,豁然开朗。
阅读的过程很像在做心理咨询,从不耐烦,想跟咨询师吵架,到欲言又止,“好吧有几分道理”,再到“你说的对,我学到了”,最后整个人变得平静。
决定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我陷入瓶颈期的时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发现它真的有用。一如书名,它能让你明白人不可能掌控生活的一切,不能决定他人的想法,但我们可以做到课题分离,不让来自外界的干扰,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
“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一旦看待事情的角度发生变化,行动也会变得不一样——行动会促成改变。
虽然我知道沉迷MBTI不好,但《老实好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本非常适合i人的书。
顾湘是位敏感的作者,她能捕捉到平静水面下的小鱼和碎石,这本小说集里的很多洞察都会让我发出:“啊!就是这样啊!”的画外音。比如她写口腔溃疡是无人知晓的痛。还有一个戴头盔的故事,主角戴的原因是暗恋一个人,怕自己不戴头盔万一出意外变成鬼了,那不就永远卡在暗恋的情绪里了?
《老实好人》的故事真的就很老实,但每个主人公都有一肚子心理活动。你本以为这些思绪都不值一提,可日常就是这样的呀,胡思乱想的人类多可爱啊。
种地没有那么容易,眼前的工作值得珍惜(建议唱出来)。暴躁英国老汉从开始到放弃的田园梦想,可以搭配视频一起观看(然后觉得看理想历史节目主讲人“克拉克强”种地还是有一套的,大家可悄悄去@前朝树 围观)。
今年有一段时间突然对传记类的书和电影很感兴趣。想要读《埃隆·马斯克传》有猎奇的成分在,出于朴素的好奇心,每一次看到有关他的新闻,我的脑子里都会飘过一行话“为什么啊”。而且,这本书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很厉害,他写的几乎每一本传记都能精准呈现出对方的性格和生活,比如《史蒂夫·乔布斯传》。于是我把它加入书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本早就想读、早就该读、但一直没读的书。最近又开始沉迷于罗PD的综艺和YouTube“十五夜”频道的视频,再次想起了这本书。然后才突然发现,原来国内是由理想国出版的!今年一定会(薅公司羊毛)读完它!
去年年中看见“随机波动”的主播们推荐这本《疼痛部》,就一直很想看来着。翻开过几页,因为觉得离散是比较沉重的主题,就一直没完全收拾好心情看下去。没读这本的途中,我看完了好几本中文短篇小说集,包括《孔雀菩提》《最小的海》《招摇过海》《空气吉他》等,终究是敌不过碎片化阅读习惯!忏悔!
今年的“读过”没几本,“想读”却越来越长。《人类世的资本论》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总是想着“怎样改变”的人,被书中的一个数字鼓舞:3.5%。虽然我们无法将99%的人都变成同路人,但书中指出,只要有3.5%的人以非暴力的方式真正站了起来,社会就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过去我一直都很悲观,感觉我们做的努力都是螳臂当车、杯水车薪,眼睁睁看着世界在下坠。但如果线%的人觉醒、作出改变,那我想,未来一定还是有希望的。
其实最开始读的一本是王明珂老师的《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划线很多,今年因为做老师的音频节目《一段失踪的民国史:黎光明的故事》,开始看这本《羌在汉藏之间》。
王明珂老师的一个学术上的重点就是研究“羌”,他的田野路线年的考察几乎重叠,也就因此有了跨越70年的川西民族、民俗情况的对比了解。老师在书里介绍的很多关于当地少数民族的知识都突破我以往的认知,比如羌族地区,一条沟一条沟之间可能话语、服装都会有所不同,这不符合我对少数民族的认知,但是其实莫名契合我自己家乡的情况——一个县城里,每个乡镇和每个乡镇之间,语言也都不同,更不用说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湖南话”,有的只是长沙话和湖南其他各个地方的方言而已。由此开始,我也逐渐学会反思许多习以为常的认知。
元旦的时候,我去了老师讲过的松潘、路过了汶川,正如老师在节目和书里都提到的,这里的藏族分支很多,我碰见的就有白马藏族人、康巴藏族人,他们的藏语不一定通,还有经轮逆时针转、八字真言等和一般我们认知的藏族不同的宗教习俗等;房子外面画有符号;大禹传说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这本书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王明珂老师当时还写了他在田野中了解到的当地的情况,希望能够帮助救援。也是因为做老师的这档节目,今年我才第一次意识到,汶川其实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属于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而不久前发生地震的甘肃临夏,也是回族的自治州。这个联系让我开始思考民族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虽然也许一时不会有什么答案,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对我而言变得不一样了。
这本书整理自1952年钱穆先生演讲5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主题演讲,从皇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央地关系、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几个方面分析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制度。拿起这本书只是好奇一些逻辑是不是自古以来有迹可循,抛开钱穆先生讲学的背景,有一些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革命前后,人人言变法,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转变。”
“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那一个人贤,就采纳那一个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推荐搭配《万历十五年》食用。
谈到今年很厉害的女作家,金爱烂一定榜上有名。读金爱烂的书,很容易被她对生活的描写打动,这样的作家一定是拿着放大镜在写作吧,不然是如何发现那些残忍又入木三分的比喻?她笔下的人物是在大街上“随便是谁”的普通人,但每个人都共享着东亚苦痛。
写开饺子店养活孩子的妈妈,“姐姐说每咽下一个饺子,感觉都像是在吞咽妈妈”;写活在夹缝里的社畜,““脸色浮肿的人们排成一列,站在自动扶梯上。这些人小时候的梦想哪怕不是成为‘优秀的人’,恐怕也不会想要成为‘休息日还要上班的人’”。
没有读完《滔滔生活》完全是我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太好看舍不得读完,也可能是每次读过都心有戚戚焉。但强推这本短篇小说集,她的《你的夏天还好吗?》我已经读完了!
最早知道夏宇,是因为喜欢的创作歌手们和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喜欢的人喜欢的人,总是没错的。2023年终于补上了她的诗集,7本小册子像压缩饼干,只能慢慢啃慢慢消化。(不过话说回来,真的有人能看完一本诗集吗?)
夏宇是我能想象到的最酷的那种诗人。她一直在越界,比如把文字当成音符和颜色去实验。她分别在2007年和2023年,让彼时最先进的AI去翻译她的英文诗。她给ChatGPT提了更多的要求,让它为翻译过的诗做点评,让它更像机器而不是像人一点。
在某册诗集的后记中,夏宇用一个生态学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求知欲和创作观——“腹地广大的国家所容许犯的边缘错误要比腹地小的国家多”。她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诗人,只想做一个腹地广大的人,“即使只为了犯错的可能”。
早就被各种公号在前一年种草许久,今年寒假终于打开。大概就像看电影一样,这本书的书名让人对它有一定的预设,但好的作品就是会在过程中打破你这种预设,让你以为进入了房间后,却被不断打开新的门。
很讽刺的是,鲍曼在书里说“我们往往忘记了‘把人视作物体或纯粹的机械系统,这种臆想不亚于声称他是一只猫头鹰’。一旦忘记这点,我们就不再追向那些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问题。比如:‘一切都以有效性优先,但对谁有效?基于什么?目的是什么?经济增长是实现了,但这是什么的增长?为谁而增长?付出了什么代价?达到了什么目的?’”
前几天在一次和同事吃饭中,听她提起,前司会做职业测试,把员工的工作人格分为“猫头鹰型”“孔雀型”等等,不知道鲍曼知道的话会作何感想。不过这类吐槽工作伦理的金句还不是我觉得惊艳的重点,惊艳的是——
鲍曼把“新穷人”定义为“非消费者”,也就是没有履行积极消费责任的人,而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新穷人解决贫困的办法只能是把自己的劳动作为商品才能换取作为生产资料的商品,而在现代化之下,劳动力过剩会将这部分新穷人变成“过剩的人”或者“废弃人口”,他们以及如何“处理”他们变成了全球新的议题。
当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资源越来越稀缺,当现代性的生活、生产方式几乎遍布全球后,“多余的”“无法创造经济价值更无力消费的”他们,该往哪里去?现实的答案也许是很恐怖的,不妨去鲍曼书里感受一下。
虽然过程中,有时有看不懂或觉得拗口的地方,看得很慢,因为作者不断抛出观点好像很多背景已经毋庸赘言一样,不过当你对作者的观点、背景有一点了解时(或仅仅以为自己知道在说什么),阅读体验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爽快。
这本书非常细密地讲述了三个小镇女孩的故事,她们活在非常具体的处境当中,残缺的家庭,乡邻的目光,养家的重担,每一项都构成实在的障碍,阻止着她们的出走。这些女性没有做错什么,但一代又一代,她们像被困在了一张粘腻的蜘蛛网里,想要自由地生活太难了。
老实讲,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作者是男性,所以发现这一点后,会更加惊艳于这本书视角的纯粹,作者把三个主人公当作了平等的人来写。虽然在一些地方仍然有一些难以逾越的沟,不把女性当做他者和客体也不是多么值得称赞的事(不本该如此吗?),但《雪春秋》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小镇女孩的故事太少人来写了。
我一直很厌倦悬疑片里加入女性被害的情节(而且99%还是性犯罪!),就是可以,但很偷懒,大部分创作者也不会好好写。直到今年在豆瓣上看到熊阿姨推荐这本,台湾作家吴晓乐写的《我们没有秘密》。读完后长舒一口气,要写女性悬疑故事,就请这么写吧!
当然不是说书里的悬疑情节有多么高明或独特,而是其中复杂又模糊的女性关系,那些依赖、恨意和原谅,让一切都成立。这本书有意思的一点,是它从开头就排除了失踪女主角的丈夫的嫌疑。在本人有限的阅读经验里,我认为《我们没有秘密》做到了开辟新的悬疑故事关系(起码不是男人为了被凌辱的女人复仇这种,孙悟空烦死了.gif),同时批判父权制。
编辑老年生活随笔,聊情史聊生育聊生活,坦诚洒脱,爽文般的阅读体验,2024年的阅读计划之一是她的《未经删节》。(播客《看理想圆桌》一直有做编辑专栏“加印啦!编辑”,欢迎大家收听啦~)
“和男人说话,你能感受到一堵清晰可见的墙,能感受到哪些话语不能通过,不属于墙后的世界。一开始你还年轻,有勇气,偏执,热情,你要求自己说下去,也要求他来听。时间久了,你就知道那些话,连说都不该说。那些语言所代表的事物,在他们的耳朵里权重为零。墙那边是什么?从前我一直在摸索。现在我知道了。墙那边是空的,墙那边什么也没有。”
很难形容,第一次读到这些文字心里涌出来的感受。仿佛某种强烈的曾经一度在精神世界里左突右冲的自我突然找到了出口,又好像一个萦绕在心头许久的人生三问似的难题得到了当下最合适的解答。
读这本书的心路历程蛮复杂的,一开始是被主题吸引(豆瓣简介:震动整个台湾的同性爱情物语......心想,这得有夺厉害!),但真正读起来,第一感觉是失望。可能习惯了当代小说的一些书写方式,突然读到这么自我、情绪化的文字,一时有点难以进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冷漠”,为什么就是无法共情书写者的痛苦,甚至还会觉得“矫情”呢?
后来突然想到了杨照老师说的,意识到在读的作品的当代性,非常重要。有一些记忆可能必须透过文学,而不是透过历史的方法来保存。我就试着转换了阅读视角,当我以一个在90年代初期女大学生的身份站在书写者身旁时,我才意识到是我太傲慢了。
小说成书于90年代初期的台湾,那时“同性恋”被视为用来吸引公众目光的商品,“同志权利”也还是一个新创造的中文术语。社会对一位“边缘化性取向”的女性的思想压迫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从作者炙烈痛苦的文字感受到。
《鳄鱼手记》是具有时代性的,你很难去评价它优劣,但它能够被保留下来,非常重要。
“拥有生活”曾经成为一件略显奢侈的事,如今,生活正在回到我们身边。而读书曾经是“救命稻草”,如今,也能成为日常的调剂。
2023年,我们没有读太多书,忙着焦虑,忙着生活,忙着思考未来。但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在轻声絮说着,“别害怕”。在重获希望的路上,我们可以去做些别的事情啦,随手拿起一本书,继续被中断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