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毛、6毛、9毛……”伴随着一次次机器“哒哒哒”转动,布料“沙沙沙”滑动,陈娟(化名)嘴里“打零工”的收入不断增加。
在广州悄悄然制衣有限公司,两张10多米长的大桌子上,十几台机器两排摆开,30几个像陈娟这样的零工从业者戴着厚厚的口罩,正埋头忙碌地缝纫、熨烫、锁边,嗡嗡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虽然打的是零工,但我们都是熟练工,保证质量的同时,速度也能跟得上。”陈娟说。
近几年,“零工经济”频繁进入大众视野,有人说,打零工正在从一种选择变成一种常态。
比如,在广州花都狮岭镇、海珠康鹭片区,伴随着皮革皮具、服装纺织等制造业的发展,零工就业至今仍方兴未艾,甚至发展出专业化的零工市场。
可以说,零工从业者是各地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有技术,是真正沉入制造业一线的“车间螺丝钉”;他们肯吃苦,是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凭借勤劳的双手铸就了各行各业的辉煌。
在就业市场上,“打零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部分行业“有活没人干”的窘境,进一步解决了“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零工”并非小事,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达2亿人,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的聚集地、短期用工需求的集散地,零工市场正在全国遍地开花。
今年3月省人社厅发布通知明确提出,高度重视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快推动建设一批以县域为中心的零工市场。
“广州正探索建设特色零工市场,提升零工市场服务质效,促进灵活就业市场供需动态匹配,推动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热”起来的零工市场,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标准化、专业化零工市场;如何创新零工服务模式,提升零工服务素质和技能,吸纳技能人才,推动人才流动,让灵活就业者好就业、就好业。
早上6点,陈娟准时起床,简单洗漱,拿上手机,拐过几个岔路口,来到了距离出租屋800米不到的康鹭片区“招工一条街”。
7点左右,这条200多米长的大街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路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制衣工厂老板,他们手拿样衣,举着写有“拉布、裁床、封样检测、中烫”等字样的纸板,排着长队等待工人前来“挑选”,路的中间则是像陈娟一样前来找活的工人。
在制衣工厂“摸爬滚打”近10年,陈娟已是一名车位工“老手”,熟悉各种车缝制作工艺,熟练操作各种衣车。前一天深夜刚结束上家工厂的赶工,存好下班到手的日结工资700元,今天陈娟打算继续找一家合适的工厂接着干“车工”。
穿过人潮,陈娟来到样衣前,手一摸,她心里便有数了——能做好做,再问多一句工价,“蛮好!”双方一拍即合,不到5分钟,陈娟便已经上楼开工了。“这就是我30岁到40岁每天的生活。”陈娟说。
在大多数人都追求稳定、长期工作的当下,零工似乎是“少数派”。事实上,仅在康鹭片区,和陈娟一样的零工从业者就以十几万计。
“‘零工’既不是‘临工’,更不是‘兼职’,‘灵活就业’是其另一种更为贴近的称谓。”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主任罗明忠解释到,“灵活”体现在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特点上。
上世纪90年代,依托周边中大布匹市场,康鹭片区的制衣工厂“应市而起”,形成了海珠服装产业“前店后厂”的模式,聚集了逾万家制衣工厂和超10万务工者。
由于业务不稳定、利润微薄,这些制衣工厂大多采用小批量、多批次、24小时出货的“小单快返”+“零工日结”的生产模式,即小批量打版、试售,如果成为爆款,再快速雇佣零工,组织大批量生产。
广东省湖北商会服饰时尚产业协会会长梁富斌介绍,现在越来越多服装订单趋向于零散化,康鹭城中村制衣厂的这套“小单快返”模式,经过几十年沉淀,形成了足够的原料供应来源,再加上附近有大量的客户,村里有庞大的工厂和工人,大家相互匹配撑起了整个供应链体系。
“春秋两季及春节前后订单最为集中,生产淡季一般集中在5至8月。”一家小型工厂的李姓老板说。生产规模小,市场受季节影响,生产需求波动明显,为控制生产成本,零工是老板们的最佳选择。“接到单就招工,干完就发钱遣散,‘养’一整年是比较少的。”李老板说。
零工不仅是这些工厂经营的不二之选,也是务工人员的“心头之好”。在工人们看来,日结零工能够保护自身的劳动权益。“关键在于每天是否有‘真金白银’的工资到手。”陈娟说。
罗明忠认为,零工就业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兴技术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为更多人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
盛夏的广州,潮湿闷热。早上8点,很多人还未开始一天的工作,但对于花都狮岭镇的零工从业者而言,今日收入的有无、高低已快有了结论——如果再有一个小时搭不上用工老板的三轮车,他们一天的入账将是零。
为此,“先有活干”成为眼前最重要的事,为把握最后的机会,只要马路上有人、有车经过,人群便会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探头询问“招人么?”
狮岭镇,广州最大的零工聚集地之一,每天有成千上万名零工从业者在这里寻找工作。在狮岭镇零工市场运营前,没有政府引导的零工自发寻求与企业对接,零工市场就在马路边野蛮生长,景象壮观也意味着“混乱”。
从2008年到2022年,每天约有3万至5万零工聚集在狮岭镇阳光南路、盘古路、南航路街心公园等附近,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治安管理困难、用工秩序混乱等诸多社会问题。
“管理难度太大了。”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公共服务办主任易礼仁说。在狮岭镇20余年,易礼仁见证了皮具制造产业和皮具生产零工群体的迅猛发展。如今,这里是拥有8800多家箱包皮具制造企业、超1.86万相关商户的全国三大箱包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的攀升,生产淡旺季明显,狮岭镇天然适合零工就业形态的发展。“高峰时期,狮岭镇有10万名零工同时在找工作。”易礼仁说。
面对困境,“破”是当地管理者想出的第一个办法。“刚开始,我们采取措施强化管理,每天抽调100多人驻守马路,劝离、执法、检查。”易礼仁说。
这些措施虽然破解了求职者马路聚集的问题,但同时也“破坏”了企业招工、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易礼仁深知,皮具制造产业是狮岭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抓手,“我们不能自断手脚”。
在人车混杂的“招工一条街”中间,一所小学赫然在列。“从早上6时到11时左右,学校门前水泄不通,存在安全隐患,我天天都担心孩子们回校路上的安全。”康乐小学校长黄胜文对此忧心忡忡。
狮岭、康鹭是许多零工就业场景的“缩影”。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如何引导零工业态规范发展、激发产业潜力、释放就业活力,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
零工市场,既是各行各业灵活就业人员聚集地,又是临时劳务和短期用工需求集散地,只有规范、高效管理,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
为此,2022年6月,人社部、民政部、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提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更好地促进大龄和困难等零工人员实现就业。
全国各地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2023年,山西省要求每县至少建成一家“政府所有、公益服务”的零工市场;苏州出台《零工市场评价指引(试行)》,推动各板块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
2023年10月,广东省人社厅发布《广东省零工市场建设指引》,要求各地通过建设一批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该政策发布前,狮岭镇已基于自身实际,“化破为立”,探索建设零工市场对接平台。
2023年4月,狮岭镇零工市场正式揭牌运营,针对皮革皮具企业的用工需求,线上线下相结合,吸引零工日薪制工人从“马路边”到“市场里”“平台里”。
目前,狮岭镇零工市场为求职招聘提供了遮风挡雨的交流场地,可容纳近万人次入场,设置就业公共服务窗口,同时,零工市场通过走访调研,整合狮岭镇大小企业资源,并将企业招聘信息建档、上云,实时更新。
“我们将马路边的零工市场搞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用‘吸引’的方式,让零工自愿进入场内交易。”易礼仁说,招工不再需要企业走上马路,扎入人堆选工,只需动动手指,上传所需岗位的信息,在系统的自动匹配下,工人可直达“厂门口”。
截至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在狮岭镇零工市场建档,皮革皮具企业占75%。狮岭零工市场全天服务零工3400多人,有300至500家招聘企业与零工达成用工协议,约2000人被招用。
今年4月,狮岭就业驿站接待求职者8425人次,采集求职信息6765条,向求职者提供、推荐就业岗位3608个,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5462人,其中灵活就业3909人次。742家企业发布用人岗位信息,发布岗位2966个,岗位需求9235人次。
与企业信息收集同步进行的,还有零工服务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跨步式改变。
“这个市场是我们的‘娘家’哩!”中午时分,火热的招工暂告一段落,一些女性零工从业者涌进市场的“咨询室”,和工作人员说笑逗趣起来,聊上劲儿了,她们还从口袋里掏出瓜子花生,一起嗑起来。
“不同于以前,现在的零工和我们的关系好太多了。”易礼仁解释,这是因为狮岭零工市场实施的“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市场工作人员免费为重点群体提供职业指导,开展一对一电话联系推荐,为每名零工从业者至少提供3至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
“鉴于康鹭片区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多次调研走访后,我们最终采取‘立破并举’的方式。”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从去年开始,陈娟便发现康鹭最拥挤喧嚣的“招工一条街”重新回归了平静。海珠区凤阳街道划定康乐中约南新街(康乐桥头)至鹭江西街(石狮子)为严管路段,建设康鹭步行街,每天6时至18时禁止车辆通行。
康鹭新招工广场负责人杨婷婷介绍,“站街招工、找工”积重难返,严管路段作为“破”的手段,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我们有效凝聚街道政府、人社部门及社会机构力量,同步建设新招工广场,推动招工人流顺势流向场内。”
作为康鹭片区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工广场为招用工双方建设了招工对接区和订单对接区两大主体功能区域,设置了360个招工摊位和两块电子大屏,供制衣工厂免费发布招工信息。
场子已经搭好,但零工市场却遭遇了“信任危机”。“我一开始不愿意进零工市场招工,要多走好几条街,我也不相信以前一直赶我们走的人现在能够修这么大一个广场免费给企业招工。”杨济雄是广州悄悄然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板,在康鹭从事制衣行业20余年,他和大多数制衣企业老板一样,对新开的招工广场保持观望。
而在杨婷婷看来,“老乡”们的疑虑是正常的,“这反映出我们的服务还没到位。”为了拉近与企业的关系,在招工市场开张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杨婷婷与同事们做了两件事,走访企业与升级服务。
白天,杨婷婷与工作人员敲开了一家家制衣厂的门,一遍遍解释着零工市场的建设目的、使用方式、服务内容,并积极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倾听服务需求。晚上,团队整理白天的成果,根据诉求拟定广场可以提供的服务。
真情与实干,让康鹭招工广场渐渐热闹了起来。招工市场运营5个月以来,每日进场的务工者数量均在1万人次以上,最高峰达到4.3万人次。
如今,陈娟的找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她下楼就有广场便民车载至招工广场完成找工。从拥挤、逼仄甚至是有些危险的路边到宽敞的广场,陈娟坦言:“舒服多了,安全多了。”
去年年底,50多岁老梁(化名)在开工路上出了车祸,手断了。作为狮岭镇一名皮具皮革的缝纫零工,对老梁而言,断手等于“断粮”。
哀叹着自己的倒霉,老梁打算回老家几个月,休养的同时也能减少生活支出,而此时,一群人敲开了老梁的门。“我们是狮岭零工市场的工作人员,听老乡们说,你上班路上遇到车祸了?”来人是狮岭零工市场的驻点律师,听闻老梁的事,便匆匆上门“拦截”。
经过一番解释后,老梁知道原来这算工伤,“居然还有赔偿!”老梁喜出望外。几个月后,在市区人社局、工会、公安等部门的协调下,老梁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赔偿金。
老梁是幸运的,但不幸也时常发生。零工的“灵活”不止关于工作时间与薪酬,更体现在社会保障上,由于零工与用工方约定薪酬一般以口头协议为主,少有签订书面协议,一旦出现劳动纠纷、安全事故等情况,劳动者缺乏维权依据导致维权困难。
易礼仁表示,狮岭镇零工从业者自己也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更别说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了。”
面对这一流动性极大的群体,如何有效地提供权益保障服务,仍需各地不断探索推进,丰富实践。
为破解“零工群体权益难保障”等问题,去年3月,广州成立“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作为全国首个新业态用工保障行业自治组织,该联盟旨在保障零工等新业态从业群体的劳动权益,形成多方和谐用工关系行业内良性循环。
广州各大零工市场作为一线阵地,快速反应并积极实践。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狮岭零工市场通过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人社、工会、市场监管、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纠纷争议快速调处机制,指导和督促用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依法规范用工关系。
同时,狮岭零工市场创新设置劳动维权窗口、劳动关系调解室,提供政策解释、法律援助、争议调处、心理咨询等特色服务,做好维权调解,引导用工方合法用工,同时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帮助零工人员了解自身权益,依法理性维权。
目前,狮岭零工市场劳动维权窗口等服务,已帮助近百名零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广州的零工市场算是“搭好了台”,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零工群体秩序混乱、信息匹配度低、权益难保障”等问题,为更好地向“唱好零工经济发展大戏”的目标进发,建设更高层次的零工市场,广州瞄准了“零工技能培训”这一空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冯文猛认为,零工流动性大,其职业技能培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长期看,需要尽可能地把更多的零工转变为非零工,以更好提升劳动者工作质量,做实权益保障。如何转变?仍然是技能提升。”冯文猛说。
对此,康鹭零工市场早已踏出了第一步,并走在前面。杨婷婷介绍,面对康鹭片区在制衣行业的“土专家”,康鹭新招工广场通过举办技能大赛、自荐推荐等方式,筛选出一批经营管理型、工匠型技能人才,建设“康鹭片区制衣人才库”,重点提供优质岗位推荐、个人知名度打造、创业指导等服务。
同时,市场探索“以老带新”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一批在业界具有卓越信誉口碑的创业型、管理型、工匠型人才作为“职业导师”,组织专题授课并参照相关标准给予劳务报酬。
“我们结合片区产业升级方向,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展制衣工序全链条技能培训,引入设计打版、制版、车间管理、直播带货等培训资源及实训机会,提升务工者的持续就业能力。”杨婷婷说。
当下,零工市场建设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亿人在灵活就业,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明忠看来,“零工”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供需双方有需要。
从需求方看,用工主体通过采取“零工”用工方式,不仅可以满足用工需求,特别是一些灵活用工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从供给方看,“零工”用工方式顺应了部分劳动者的需求,例如,新生代员工对于“自由”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向往和追求,期望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而“零工”正好可以满足这部分劳动者的需求。
罗明忠认为,零工就业满足了劳动用工双方的需求,进而激发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充分就业,又有利于推进一些需要灵活就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能岗匹配。
有人评价,零工业态似乎并不“高大上”,对此,罗明忠表示,“零工”不等于低质量就业。“实际上很多选择零工的劳动者是拥有一技之长、具有较为丰富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其中不少灵活从业者甚至是拥有专门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其就业环境、劳动报酬及相关保障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高质量就业。”
罗明忠说,广州是零工就业市场最先发育的城市之一。得益于专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广州线下“零工市场”规模随之壮大,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力资源支撑,同时,顺应网络时代的到来,广州的线上零工市场也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面向未来零工市场建设,罗明忠提出,一个好的零工市场应该是供需双方信息获取便利、及时和充分的市场,并且应具备促进劳动力及时便利地达到人岗匹配,并对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流向等实现科学精准的引导等最基本的功能。
“为此,零工市场需要担负起信息发布平台、供需双方对接平台和用工双方合法权益监管保护平台的职能。”对于如何达到上述职能,罗明忠进一步表示,应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同时市场基础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夯实,监管手段和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