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生态环境不断转好,我们发现很多原先生活在城市远郊的野生动物开始进入城市,成为城里人的“新邻居”。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接下来为您讲述发生在上海的野生动物“进城”的故事。

  大屏幕上的这种动物名叫“貉”,是原产于东亚地区的古老犬科动物,喜欢夜晚和成群出没,成语“一丘之貉”说的就是它们。但是近年来,一直生活在野外的貉却侵入上海市民的生存空间,在小区里安家。目前,5000多只貉已经以家庭和小种群为单位遍布上海包括崇明岛在内的所有行政区。

  复旦大学研究员王放正在从铁笼中往外抓取的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名字叫貉。

  王放率领的科研团队要对捕捉到的这只貉进行生物采样,包括抽血、获取口腔和肛门拭子、采集毛发,戴上GPS卫星定位项圈后放生。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捡取貉的粪便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与人们的想象不同,这只貉并非生存在人迹罕至的荒野,捕获它的地点就在上海松江区的一个小区。

  貉是上海的原生物种,过去生活在城市的周边。自2020年开始,就有貉在上海一些小区频繁出没,它们拖家带口占据了和居民楼近在咫尺的假山。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共有300多个点位发现了野生动物貉的存在,截至2023年共发现了5000多只。

  貉为什么会在上海小区里大规模出现?当野生动物与人的生存空间发生重合,谁来保护人类的安宁,野生动物的生存出路又在何处呢?

  2020年7月,一则居民在小区里被貉咬伤的新闻引发了上海市民的强烈关注。在一些有貉出没的小区,恐慌和敌视情绪迅速蔓延。有些业主甚至在小区业主群里情绪激烈地讨论如何驱赶,甚至扑杀这些闯入者。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称:“科学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当时我们得到一个信息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妈妈保护孩子,貉是有可能跟人有这种冲突和攻击性的。但是十年的时间里两三起,这样的事件是非常零星的。”

  王放告诉记者,在貉大举进城之前,上海市民对它相当陌生。正因为不了解,才会产生恐慌敌对情绪。事件爆发后,他迅速带领团队走访了有貉出没的200多个小区,访问了1000多位市民。

  王放称:“当我们把貉的各种各样的粪便样品、血液都收集起来之后,我们发现没有我们担心的狂犬病,没有我们担心的新冠或者其他的人畜共患病,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它是安全的,在那个时间点。”

  在城市管理中如何处理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对策,近年来,上海面向全市进行调查,设计问卷,科研人员走进社区,向市民普及有关貉的知识并公开招募市民志愿者,这项调查被正式定名为“貉口普查”。

  经过几年监测调查发现,城市生态环境转好,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加强,城市里充足的食物来源和优良的隐蔽栖息空间,是吸引貉在居民小区安家的重要原因。

  貉进城安家以后,科学家得以更近距离观察它们的习性,通过卫星定位和红外摄影等数字仪器对它们的种群进行持续监测发现,进入上海的貉种群正在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周边辐射扩散。

  在今年上海一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的科学论坛上,王放向与会的野生动物保护业内人士分享了这一发现,并发出预警。

  虽然从数量分布上,貉仍集中在松江、青浦及闵行三个区,但经过几年的持续扩散,现在貉的踪迹已经遍布上海的所有行政区。

  王放称:“每个区都有是正常的,因为貉每年都在扩散,而且它们本来就是乡土物种,它们熟悉这个环境。我们曾经觉得可能唯一一个没有貉的地方就是崇明岛,因为它是长江口的一个大的岛屿,貉没有办法搭一辆公交车跑到这个岛上生活,但是就在今年年初,我们发现在崇明岛的北端也有貉在生活。”

  如何避免貉种群在小区内出现爆发式增长,也是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科研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当把小区里的貉送至野外的保护地,它们不久就会重新回到城市和人类密集的地方。

  向社区居民发放的科普小册子上,面对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被总结为“四不原则”:即“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

  可保护人员和志愿者也发现,在社区居民渐渐开始接受自己的这位“新邻居”以后,间接的投喂却难以杜绝。

  吸取貉保护过程中的相关经验,2023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上海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26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

  针对貉不擅长爬高的习性,上海很多社区对爱心人士投喂猫粮发出了“猫粮需放置高处”的提示,并加强对湿垃圾的管理。

  有的社区还在貉经常出没的假山旁,请艺术工作者绘制了色彩斑斓的醒目插画,提示小区居民对这些野生动物“新邻居”要保持距离,互不打扰才是人和小区里的野生动物最好的相处之道。

  经过几年的科学管控,去年上海发布的“貉口普查”最新报告显示,虽然貉在上海的分布变得更广泛,但区域密度和增长幅度都出现大幅下降,人貉冲突更是大幅减少。

  如何应对貉这种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野生动物,避免冲突、谋求共存,关键在于人的行为和城市、社区的管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守护家园的必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