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10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课题组在伴侣动物与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宣布了这项最新调查结果。该项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21卷第11期。

  据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我国有9000万名独生子女。国内外早期教育的有关专家认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容易让他们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等问题,有人甚至提出了“谁来保护中国的明天”的说法。

  近年来,为了探讨伴侣动物与儿童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伴侣动物与心理健康”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北京市11所普通小学的402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不养伴侣动物的儿童,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而且与伴侣动物关系越亲密的儿童,他们的分享意愿和照顾幼小儿童的意愿也越强烈,孤独感水平也越低。

  此次研究中还发现:在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中,98.5%的儿童表示他们喜爱自己的伴侣动物,同时有85.3%的儿童觉得伴侣动物也爱他们。在关于喜爱伴侣动物的原因上,最主要的三大原因是:伴侣动物可爱(76.6%),有了伴侣动物的陪伴感到不再孤单(65.0%),伴侣动物能给家人带来快乐(60.9%)。在不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中,94.1%的儿童表示喜欢伴侣动物;此外,有61.3%的儿童表示非常想养伴侣动物,有31.4%的儿童表示有时想养伴侣动物,明确表示不想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仅占7.4%。

  对养伴侣动物儿童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们认为,伴侣动物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更有爱心、懂得爱护弱小(53.2%);二是孩子有伴儿不再感到孤单了(43.5%);三是孩子对动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或爱(40.9%)。同时,伴侣动物对家庭带来的积极影响中最显著的是:伴侣动物增加了家庭的欢乐,也让家庭变得热闹了(58.0%)。与此相对的,在消极影响方面,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卫生打扫工作的负担(64.4%)。

  主持本次调查研究的郑日昌介绍说:“伴侣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充当某些人类角色的功能,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好伴侣。同时,本项研究也启示我们,对于喂养伴侣动物的家庭,家长应有意识地利用儿童乐于接近自然、乐于接近动物的天性,有效利用伴侣动物作为教育孩子的媒介,在养育伴侣动物的过程中不一味地替代孩子承担责任,潜移默化地将责任感和独立性方面的教育贯穿其中,让孩子寓学于乐、快乐成长。”

  教育部校外教育部门负责同志及儿童心理与教育方面的多位专家出席了本次发布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系统全面、视角独特,是国内此类研究的先行者,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而且,该研究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新热点、新情况,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对加强素质教育、增进儿童心理健康,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与会专家呼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不再是各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相比早期的智力开发,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同样重要。希望社会各方都来积极关注这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