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讲,温血动物都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包括集体类的牛、马、羊,兔子、松鼠。猫、犬特别是野生动物,风险会更高,在我国狂犬病构成比例里面95%以上都是犬只,不到4%的都是猫,其他的是罕见动物的咬伤,在国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啮齿类的,比如说老鼠类的,发生狂犬病的概率非常低

  据统计,被犬咬伤在10天到2个星期,10%的患者已经发病,一个月左右,20%的患者发病,半年70、80%的患者会发病,一年之内大概80%

  “可防不可治”,如果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医生只能是对症治疗或者是延缓,目前还没有把握成功的救治,但是犬咬伤,哪怕是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犬咬伤,经过治理能接近100%的预防。感染了狂犬病毒并且有发病迹象,

  病人最开始会在伤口部位会有异样感觉,愈合的伤口又出现疼痛、刺痛或是有虫子啃食、蚂蚁爬的感觉,伴有痉挛出现。还有呼吸系统的症状,但是最终主要体现还是一个神经系统的症状,我们称这个狂犬病叫恐水症.恐水症如果发病,会对水声特别敏感,包括风、光,出现轻微的刺激都有很应激的反应。这是抽搐痉挛。不咬破也可能被传播 宠物应提前免疫

  动物咬伤分三级,一级是轻微的。比如平时跟宠物一些亲密的行为,完整的皮肤,被舔或者是轻轻地咬,如果皮肤没有破损的话,这种情况是可以不去医院注射疫苗的,但如果有破损,特别是出血的话,都有患狂犬病的可能。另外,皮肤没有破损,但是犬只的体液或者是唾液接触到人的黏膜或者是眼睛睫毛等部位,也是有可能会传播的。因为这些黏膜和结膜完全可以吸收或者是被感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没有咬到,但有破损的地方,小狗舔过或者体液接触也是有风险的,这种情况也应该做好免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