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的动态历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美的点缀,许多歌颂劳动、歌颂爱情的诗歌都把鸟儿的动态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诗就将活泼可爱的鸟儿形象跃然纸上,春天美丽的画卷在我们眼中徐徐展开。

  《诗经·国风·周南》开篇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短短八字,就将鸟儿的叫声与活动表现得无限传神。

  一只蓝喉蜂虎以极快的速度在空中冲刺,猛地抓住一只正在飞翔的蜜蜂,然后极速返回,停在巢边的树枝上,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胜利果实。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日本、朝鲜等地已经灭绝。由于采取人工繁殖等保护措施,我国陕西洋县、河南信阳等地已有人工野化放飞的朱鹮二千余只。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经在我国绝迹多年,近年在广东等地偶有发现。2001年,一只迁徙过程中受伤的彩鹮在湖南湘潭被发现,引起媒体及鸟友的广泛关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生活在云南高黎贡山的中缅边境。双角犀鸟是鸟中模范夫妻,一生中只爱一只鸟。春天里,母鸟用泥巴、口水将自己封在树洞中孵化小鸟,公鸟则负责利用树洞封口的缝隙给母鸟喂食喂水,直到小鸟成长出洞。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羽毛因为华丽无比,曾经在旧时作为贵族妇人帽子上的装饰物。

  冠鱼狗不是狗,而是一种专虾的水鸟。因为头顶上长着一撮炸裂的羽冠,因此叫冠鱼狗。身上的斑纹构成它独特的美丽,尤其是贴近水面飞行觅食时,几何图形的花纹分外醒目。

  秋天,一群大雁往南飞,它的学名叫豆雁,俗称鸿雁。它们从西伯利亚不远万里来到洞庭湖,在这里度过冬天,第二年的三月份再开始返回西伯利亚的旅程。

  斑鸠有许多种,但它们都生活在离人们不远的山林中,或者干脆就生活在城市的树林中,它们起飞一般都是从高枝上一跃而下,再展开翅膀,调整方向极速而去。

  分布在2000至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善于攀爬、跳跃,以昆虫、草籽为食。

  寿带鸟也称绶带鸟,雄鸟的尾巴是身长的4-5倍,飞行时的尾巴飘飘欲仙。寿带鸟有一个典型的习性,每两小时左右要去固定的池塘洗澡,洗澡时极速地向水面冲刺,并立刻跃出水面。

  绣眼鸟是一种体长9-12厘米的小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枝间跳跃。春天里,会在盛开的花丛间吸食花蜜。

  金翅雀和麻雀大小类似,以植物的种子为食,栖于灌木丛中,分布于俄罗斯至中国的广大地区,这是省植物园向日葵上的金翅雀妈妈正在哺育自己的宝宝。

  白鹇是一种被誉为林中仙子的美丽鸟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清朝五品文官补服上的图案就是白鹇。白鹇属于雉科动物,不善飞行,但起飞时有飘飘欲仙的风范。

  天鹅是一种长途迁徙的鸟类,因体形与喙的差异分为大天鹅与小天鹅。秋天,它们从西伯利亚集群往南飞,在中国的山东、江西、河南、湖南等地越冬。三月又结队飞回西伯利亚,这是在洞庭越冬的小天鹅。

  赤腹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小型猛禽,是猛禽中最美丽的品种,它的外型似鸽子,也叫鸽子鹰。

  灰头鸫是一种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密林中的鸟类,栖于云杉林下的灌木丛中,以昆虫、虫卵及植物的嫩芽为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鸟全身布满宝石般的紫红色花斑。求偶季节,雄鸟会向雌鸟如孔雀开屏式地竖起尾羽,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雉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形如家鸡大小,雄鸟的头上长着一对钴蓝色的肉质角,发情时肉质角会竖起来,它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喜食昆虫及蕨类植物的嫩芽。

  我们平时一般只见过喜鹊、灰喜鹊,没见过树鹊,而黑额树鹊更没有机会认识。这是因为它只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密林中,以昆虫、坚果为食。

  一种以花蜜为主食的小鸟,体长约9厘米(麻雀13厘米)雄鸟头颈及尾部的羽毛呈金属绿色,在湖南多地有分布。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类中的大熊猫,中国特有物种,在东北地区产卵孵化,在江西、福建等地过冬,它的特色是腹部具有中国画似的斑纹,飞行速度极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猛禽,也叫灰鹞子,成语中的鹞子翻身就是指的它的飞行姿态。

  虽然在田间水塘到处可见,但它也是迁徙的候鸟,冬天会集结飞往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过冬。这才会有“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绝美诗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叫麻鹰、老鹰。捕食小鸟等小动物,尤其是抓鱼,那叫一抓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