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广安市华蓥山经开区的四川大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员工们有的在加工航空发动机线束,有的在检测质量,有的在包装产品,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
“订单催得急,我们只有加大马力抢生产。”该公司负责人王勇说,自去年8月公司成功与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每月至少要为该公司生产200套航空发动机线束。“这是航空发动机所用的产品,我们不仅要保数量,更要保质量,每个生产环节和生产工艺,必须严格把关。”
据悉,四川大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专门生产汽车线束等电子产品的小微企业。该公司在发展中坚持科技引领,让“高新”成为发展引擎,不断拓展新项目新市场,先后引进了航空发动机和医疗器械线束等高精产品生产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企业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和持续高温天气影响,该公司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结合自身情况,做好生产分流,把产品生产任务分解到公司设置在各乡镇的“微工厂”,既防控了疫情,又保证了“订单”完成。同时,采取“应急培训”的方式,加大对新进员工和新岗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新购置了产品质量监测设备,实现产品质量智能化控制。
该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针对自身用工量大却招工难、村民想务工却少门路的现状,在古桥街道古桥社区、明月镇白鹤嘴村等地开办乡村“微工厂”、农家“微车间”,采取“送活儿到村”“送技术进车间”的方法,解决用工短缺和就业难问题。目前,该公司共有乡村“微工厂”4家、农家“微车间”41家,让2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为企业加工产品,人均月收入3200元以上。
古桥社区残疾人王春娥说,她由于腿脚不方便,没法外出务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去年夏天开始,到社区的“微工厂”干活,活儿既轻松又简单,足不出村每月就可以挣3500多元。
“他们不仅派技术人员来指导,还把加工的原材料送到家里,按时派人来把产品收回去,我们一点儿都不操心,只管做活儿,安逸得很。”白鹤嘴村村民李建强赞不绝口,“就连每月的工钱,他们也如数送到我们家里来。”
“今年1至8月,公司实现的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2%,上缴国家税费同比增加了8%。”王勇充满信心地说,“目前,广安市上下都在拼经济搞建设,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邱海鹰、苗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