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流行起来,很多人都开始养宠物。但是空巢老人也多起来,两者有没有必然联系?
宠物是家禽家畜的变种,而家禽家畜原来都是野生动物,被人类驯化之后,才成了家禽家畜。人类继续驯化家禽家畜,才催生了宠物。小狗、小猫、小鸭子、小鸡、小猪、小马都招孩子喜欢,可以当成孩子的宠物。按理说,宠物只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和大人无关。大人眼里只有功利化的东西,没有什么太可爱的印象。小羊在孩子眼里是可爱的宠物,在大人眼里就是潜在的能够卖钱的东西。小孩不希望小羊长大,那样一来,小洋就能始终陪着孩子玩了,而大人希望小羊赶快长大,长大了吃肉或者直接卖钱。不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宠物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宠物不再是孩子的专利,而是成了所有喜欢宠物的人的专利。当喜欢宠物的人可以买到喜欢的宠物的时候,就说明资本已经投入到了宠物市场。资本不仅投入到了宠物市场,而且投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专门的商品生产。宠物也是一种商品,要供应市场,要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就有了宠物狗、宠物猫、宠物猪、宠物鸟等,品种齐全,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还有宠物吃的东西、用的笼子等东西,有宠物医院,有专门照顾宠物的人,还有宠物交配的交易,有生崽的交易,有给宠物美容的服务等。市场一旦形成,宠物就成了比较普遍的东西,也带动了很多人的就业。不过,人们受到资本的雇佣,不得不去拼命挣钱。很多人进入了城市打工,把老人留在家里,长期不回家,甚至在过年的时候也不回家。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会工作,留下老人在家里。人们挣钱多了,就会被挣钱的工作牵引,被牢牢吸附在挣钱的工作上。越是挣钱多就越是离不开工作岗位,越是离不开工作岗位,就越是回不了家。家中老人没人照顾,比较孤单。于是,儿女们就给老人买宠物,让老人养着,可以排遣孤单寂寞的情绪。
老人养宠物的多了,就证明不在身边的儿女多了。公园里遛弯的老人有的牵着宠物狗,有的抱着宠物猫,还要在一起交流养宠物的经验。当然,有的宠物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有的老人需要有人陪着说话,只是给宠物说话,宠物并不用说话回应。于是,就有了老人找老伴,还催生了老年人的婚恋市场。不过,宠物市场还是一如既往地火爆。有的老年人自己买宠物,只是为了有个陪伴的东西,有的宠物被驯化得很好,能“通人性”。老人照顾宠物,算是有个事情做,不至于孤单,也不至于整天胡思乱想。宠物被认为填补了空巢老人的心理空白,可以迅速推广,可以大量销售。其实,这种观念只是资本灌输给人们的,并非是宠物应有的作用。
空巢老人增多是资本的作用,而不是老人自己的问题。当资本把很多年轻人都雇佣完毕之后,空巢老人就会增多,这个时候,正确的应对方法是,资本放松限制,让年轻人每天都能回家,和老人团聚。但是,资本不但不会放松限制,反而会变本加厉。不断雇佣年轻人,还要提高加班费,让他们困在工作岗位上。资本家说并不是强迫,而是年轻人自愿加班。如此一来,空巢老人就会增多。资本有应对招式,就是推出宠物市场,让年轻人和老年人都买宠物,以此填补情感缺位,缓和分离带来的情感危机。按理说,农村人自己喂猫喂狗,喂猪喂鸡,不用刻意养宠物,但城里工作的儿女照样会给爹娘买来宠物狗、宠物猫,有时候只是他们自己喂着不方便了,就让爹娘喂着。说是给爹娘买了宠物,其实只是转嫁饲养宠物的成本。爹娘并不乐意,没有养宠物之前还是自由的,不用伺候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养了宠物就不行了,得伺候宠物,除了按时按点喂食物,喂水,拉出去溜溜,就是铲屎,洗澡,弄得爹娘很无奈,却又不能送人,毕竟,宠物不便宜……
空巢老人养宠物本身就有些滑稽,只是资本打造的一个项目,是把宠物推向市场的一个借口。很多年轻人都认为是那么回事了,就要购买宠物给爹娘。当然也有年轻人喜欢宠物,养在家里。养宠物的多了,客观上盘活了宠物市场。仅仅在网上商店售卖猫砂的商人一年就卖出几百万的销售业绩,算是宠物市场的成功者了。当然,还有更大的经销商,卖狗粮的,卖鱼饲料的,卖乌龟的,卖兔子的等等,都能赚到不少钱。于是,空巢老人养宠物就成了时尚,起码让在外工作而不经常回家的年轻人看到了一些修补情感缺位的希望。他们不管老人喜欢不喜欢,直接买了宠物,让老人养着,算是尽了一份孝心,也算是让宠物代替自己陪着老人。老人也并不见外,叫宠物狗、宠物猫为儿子、女儿,叫习惯了,居然还真觉得是那么回事,甚至觉得宠物比儿女都孝顺,起码在眼前,一叫就能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