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在这个粽叶飘香的节日,不法分子也在伺机而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财产损失。在尽情享受假期的同时,大家也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今天,农行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端午防骗指南,小伙伴们记得查收哦。

  一位头像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在某社交软件上添加了黄女士微信,对方自称是一名军官,两人聊得很投缘,很快便以男女朋友的形式交往。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方表示已经退役,现在自己开了一家花店,声称女孩子对花比较了解和喜欢,想带着她一起投资,方便花店的管理和进货。黄女士欣喜地接受了“男朋友”的热情邀请,便转账10万元作为投资金额。转完账后,黄女士“男朋友”开始失去联系,甚至将其微信拉黑删除。

  案例分析: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情感空虚的人,找到目标后便开始为期一段时间的嘘寒问暖,最终成为“男女朋友”。随后,不法分子就会露出真面目,利用多种形式的诈骗手段,诱导受害人转账。

  张先生在手机上收到了一条贷款链接短信,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根据指引下载了某贷款软件,并在APP上填写信息,申请了50000元的贷款。当张先生准备进行提现时,APP却显示:“您的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账户已被冻结,请联系客服进行解冻”。于是张先生立即联系“客服”,向其了解情况,“客服”声称张先生银行卡号少输了一位数字,导致账户被冻结,需要缴纳20000元的“保证金”,才能解冻账户,否则不仅无法贷款,还会影响个人征信。张先生慌乱之下,便缴纳了“保证金”。

  案例分析:不法分子为了吸引受害人,常常把贷款的要求和条件压得很低,甚至不做任何要求,有时候连身份证都不需要,程序更是越简单越好,只要受害人提出要求,基本都可以满足。他们正是利用了受害人急需贷款资金的心理,一步步诱导受害人进行资金转账。

  某企业员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收到了一封标题为“端午节全体员工工资补贴”的邮件,发件人显示该企业的名称,邮件正文再次标注来自企业财务部。在层层包装下,内容看起来就像是一封正常的内部邮件。于是该企业员工便打开邮件查看,按照操作指引,填入了个人信息,结果员工个人银行卡上的余额全部被划走。

  案例分析:这是典型的邮箱诈骗,不法分子经常会伪装成为企业内部人员,以公司的名义群发邮件,在邮件中植入套取个人信息的链接,一旦将个人信息填上,银行卡上的余额便会被套走。

  (一)登录网页输入个人账户信息时,必须十分慎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中奖邮件、信息,如是熟人提出要求,需以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对方进行核实。

  (二)在收到邮件或短信时,要看清楚邮件和短信的具体内容,若是以企业或商家名义发过来的,要仔细检查发件人的地址是否真实,打开的网页网址是否正规,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各种链接。

  (三)网络贷款凡是要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金等各种费用的,全都是诈骗,不要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