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兰州市天庆博物馆,工作人员整理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藏书柜。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河北省邯郸市南苏曹小学举办“小手拉大手共度读书日”活动,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儿童绘本,培养阅读兴趣。马 晨 杨 扬摄影报道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人们都会回想:过去这一年,我们读了多少书;也会计划,未来一年,我们打算读多少书。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和往常一样,大家都在反思,我们究竟把多少时间留给了阅读?究竟是什么让我们难得拿起身边的书?
阅读于生命的意义,已经不必再在这里阐述,即使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变了、渠道变了、方式变了,但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本期,我们邀请几位国内文化界知名人士,听他们聊聊自己的阅读故事,以期在这样的分享中实现情感与思想的碰撞。
“只有白享的福,没有白受的苦。”这是路遥在致朋友的一封信中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人生道理,也道出了读书写作的道理。
今天的人们,读书的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然而读书却仍然是一件需要呼吁的事情,今天的青少年,学习的动力不可谓不大,然而课本之外并无读书习惯却成了教育的隐忧。《路遥传》里记述的路遥读书,却是另外一种情景。饥饿是少年路遥的常态,贫穷是他成长中如影随形的伴侣。然而,路遥在读书上表现出来的饥饿感甚至可与其食不果腹的生存现状相比。路遥是学校图书馆里的常客,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可以读到的图书、刊物、报纸,县城里的文化馆、新华书店,只要有书报刊能借读、蹭读、“偷”读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无时不在争取的阅读不但让他成为作文高手,更让他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无限遐想,他记住了宇航英雄加加林,并在多年之后,为自己笔下走不出乡土的农村青年起了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名字:高加林。当路遥成为一名作家,写出轰动一时的小说《人生》之后,通过阅读获得的放飞是彻底的,全方位的。
《人生》的巨大轰动没有让路遥飘飘然,他立下了更大的创作志向,写一部超越自己的长篇巨制。为此,路遥做了超乎寻常的创作准备。而所有这些准备,同样是从阅读开始。他集中阅读上百部中外长篇小说,分析主题,研究结构,真切体会到创作长篇小说“要求作家既敢恣意汪洋又能绵针密线,以使作品最终借助一砖一瓦而造成磅礴之势”。为了让笔下描写的生活入情入理,他阅读大量社科著作。为了让自己塑造的小人物真正融入大时代,他找来近10年的报纸合订本,逐年逐月逐日逐页地翻阅。正是这样的阅读,为他做一个时代记录官的创作理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享受着迅捷发达的通信,接受着乱花迷眼的信息,心性和精力无时不被各种诱惑牵扯和吸引,读书这种传统项目反而成为相对边缘化的活动。每一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似乎永远都在呼吁阅读,强调读书之美。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读书的条件和动力最根本的来自读书者的内心。遥想路遥,闭塞中搜求的阅读,贫困中坚持的阅读,向大师学习并寻找规律的阅读,向经典致敬又独立思考的阅读,才是读书正道。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同时也是用读书点亮生命之火并因此充满创造力的读书人。
又到世界读书日,我想起《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由此联想到:我们应当天天读书,日日求新。人生在世,不断日新的动力之一就是读书。我从5岁开始读书,到现在,已经读书80年了。
读书,说来容易,坚持却难。在两种情境下,不易坚持读书: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在顺境时,心情高兴,也很忙碌,吹捧多,应酬也多,而静下心来,坚持读书,不大容易。在逆境时,心境凄苦、也很困惑,批评多、烦恼也多,而耐着性子,坚持读书,更不容易。
我在读《清圣祖实录》时,看到康熙谈读《资治通鉴纲目》的一段话:“朕于万几之暇,潜心六经,大义微言,孜孜殚究,以讲求古帝王治天下之大道。于纲目一书,朝夕起居之时,循环披览,手未释卷。”他又说,自己读书有个安排:“立有程课,自元旦以至岁除,未尝有一日之间。即巡幸所至,亦必以卷帙自随,迄今三年有余。”当时的康熙38岁,事业如日中天,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实属不易。究其原因在于:“以是考前代君臣得失之故,世运升降之由,纪纲法度之所以立,人心风俗之所由纯。事有关乎典常,言有禆乎治体者,靡不竟委穷源,详加论断,如是者有年矣。”读书是为了治国理民,长治久安,也就有了阅读的动力。特别是作为一个帝王,日理万机,百事缠身,他除自身生病和宫廷大丧外,能每日读书,手不释卷,终身坚持,令人敬佩。
读书,不仅是百姓的事,而且是官员的事。宋初宰相赵普,开始不大读书。宋太祖赵匡胤劝他要读书,多读书。于是,赵普给自己的读书做出规定:下朝之后,回到相府,先不去上房见夫人,而是先到书房,反锁闭门读书,至少一个时辰。他不但读书,而且践行,是宋朝一位贤相、良相、名相,史称赵普之于宋太祖,犹如魏征之于唐太宗。他71岁病故后,家人打开书房,见书案摆着《论语》。常年阅读,书都翻烂了,才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
要读的书太多,现每年出版的书数十万种,光读其书的提要也读不过来。这就要选择。我建议:一是选择历史经典和名著,二是选择当今名著和要著,三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如果每周读一本书,一年50本书,读上一年,其心灵收获,如春华秋实,五谷丰登。当然,读书贵在知行合一,知行分离,纸上谈兵,断不可取。
我们既要认真读书,又要知行合一,在伟大祖国的新时代,天天读点书,日日有新进。
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有了满县城游荡的习惯。有时候,一群朋友会趴在墙头聊一下午,只是为了看向那被围墙遮蔽起来的一望无际的荒草。多年之后,我才发觉这种游荡,其实是在寻找一种陌生感,在熟悉的县城里,那些突然而至的陌生风景,可以带给我豁然开朗的心境,抑或是使我陷入对远方与未来的憧憬。
很快,我发现了读书的乐趣。读书犹如我在县城里的无数次游荡,那里是更迷人的陌生之境。每打开一本书,书里面的世界都会带给我新鲜的认识和经验。最初我发现在县城新华书店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诸如唐、宋词元曲等古文、白话对照本。翻开绿油油的封面,和着墨香去读这些古人的文字,了解他们的,体会他们的诗情画意。古人与自然景致的呼应对话,他们在命运沉浮中发出的境遇感慨,都是我未曾经历过的。最初的古文阅读在某一个方面扩展了我的经验,让我对世界变得敏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们进入到了全民哲学热潮的年代。国营的新华书店外面出现了很多个体的书摊,这些书摊另有一方天地。在这里既可以看到琼瑶的小说,也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著作。积攒下零花钱买来一册萨特的著作,我读得懵懵懂懂,但正如读尼采的语录:我们时而穿过白纸,时而穿过荒野。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我的精神疆域,让思绪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从那个时候起,我的阅读由诗词而小说,由小说而哲学。阅读占据了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每一个写作者首先都是一个阅读者。跟每一本书里的灵魂相遇,听他们倾诉,感受他们的情感,慢慢地也让我开始有了写作的冲动。而我也从一册路遥的《人生》,开始学会了思考。
中学毕业以后,父亲送我去太原学美术。有一天,我们几个同学去太原的外文书店玩,发现了一个进口图书的专柜,里面陈列着印刷精美的进口画册,有塞尚、梵高、高更、毕加索,我们只能透过封面感受斑斓的色彩。营业员是一位中年男士,他告诉我们:“你们可以看这些书。”他从抽屉里找出一双白手套。我接过手套戴上,他把玻璃柜打开,我小心翼翼地捧起画册。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家书店有一个规矩,只要是感兴趣的读者,只要你愿意戴上白手套,就可以翻看这些进口书籍。
这个书店和这双白手套让我理解到,知识是应该被分享的。一册书最重要的不是卖多少钱,而是能影响多少人。过去,由于文化资源流通的问题,县城里的人可能看不到丰富的图书。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书,虽然我还是喜欢手持一册实体书,感受它的重
一说到读书,我的第一反应总是自己小学时,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小心撞到“人”,连说对不起,一抬头,原来是电线杆。读的什么书,自然是小说。为何要走路读书,因为我从小视力不好,父母遵医嘱防止我用眼过度,严格限制看电视和读杂书的时间。但对于小小的我来说,电视可以不看,书却不能不读。我格外喜欢到处借各种闲书,犄角旮旯各种藏,与父母“打游击”。上学走路这15分钟更是不能浪费,每天都是在书包最里层用课本、作业本掩护着一本闲书欢欢喜喜出门去,一路读到校门口。
回想起来,我的阅读习惯应该是在学前养成的。连环画、童话书都是上学之前喜欢看的,那些精美的图画、简约的文字让我着迷。等成为一名小学生,终于有了县城少年宫图书馆的借书证,所有的演义基本都被我借过一遍,从《三侠五义》到四大名著的缩减本……除了读书,我还喜欢听评书和小说连播,四年级时,广播里播放《笑傲江湖》。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我的脑子里还能回响出那位男播音员惟妙惟肖地模仿各个人物的不同音色。
六年级暑假,我读完了生命中第一本原著,繁体版的《西游记》,从此对古典小说和杂剧着迷。尤其喜欢那些带有标注的小说,记得有一版的《镜花缘》就把书中的典故及今天不常用的词一一标注出来,读来十分有趣。读到兴起,我干脆准备了几个笔记本,凡是见到有趣的注解就整整齐齐地抄录下来。
也许是因为少年时的兴趣和对于文字的热爱,我一直觉着自己的理想职业是文字工作者,所以高中文理分科时,我不假思索选了文科。可惜,那时倡导的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的我最终被班主任劝回了理科班。当然,遗憾中也有幸运,我感激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关仪老师,她带我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的美妙,时至今日,我都是在用化学思维研究生命课题。
高中的忙碌已经令我无暇读闲书了,当时的乐趣是每天背一首古诗词,也自此留下一个后遗症,直到现在,我说话都特别喜欢强调韵律。但是也很遗憾,文字的悟性应是一种天赋,背了那么多首诗词,我自己却写不出一首,这或许也终将成为我生命中的一大遗憾。
到了大学,读的书愈发杂了,从《自私的基因》到《时间简史》,从《吾土吾民》到《雅舍谈吃》。后来,又开始尝试着读英文原版书籍,从此也打开了一扇门,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
回想过往,虽然读的书杂乱无章,却令我的精神世界饱满丰富。一直以来,对于能被书籍记录下来的东西,我总是心存敬畏,因为它们超越了时空,令古今对话、东西贯通。既然自己没有写书的天赋,我只好退而求其次,认真做好科研,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尽可能多地进入教科书,希望若干年后的一天,我对生命的思考,能在书籍中,与未来的年轻人相遇、共鸣、对话。
量,感受油墨之香,但个人的阅读喜好并没有阻碍我对电子读物的好感。打开网络,点击、下载,去阅读、去分享,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