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长抱怨,自己家的孩子缺乏爱心,对人对物都如此,而且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冷漠。
其实,孩子都是有爱心的,只是多少的差别罢了。但很容易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大人不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的爱心得不到体现而已。
晨晨很喜欢动物,第一次给他买回来一只小乌龟,回到家后,他非常不友好,要么拿棍子去戳,要么将小乌龟翻过来玩,将其折腾个半死。看到他这种表现,我有些惊讶。
后来我反思了很久,认为肯定是因为我们成人有过这样的举动,让他学到了,并以此为乐。
三岁左右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家长行为举止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坏习惯的养成。
家里的窗台外面经常会栖息着一些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晨晨见了,经常跟我说:“爸爸,我想养一只小鸟。”
准备好后,我们把窗户打开,将装米的盘子和播放小鸟声音的手机放在窗台上,等待着小鸟的到来。
一小时,两小时,一上午过去了,小鸟还是没有请进来,我和晨晨等得都要丧失信心了。
最后不知是我们的耐心感动了小鸟,还是小鸟自己误打误撞,终于在接近傍晚的时候有一只小鸟来我家“做客”了。
我赶紧把窗户关好,拿了个网兜将小鸟抓住,由晨晨装进已经提前准备好的小笼子里面。
突然多了一个小伙伴,晨晨非常开心,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和陪伴着小鸟玩。当晨晨还沉浸在这份快乐中时,烦心事却尾随而来,一天过去了,笼子里的小鸟不吃不喝还不睡。整个晚上,小鸟在笼子里不安分地跳上跳下,叽叽喳喳叫了一晚上。
我告诉晨晨,小鸟不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它更喜欢外面的天空,它希望自由自在地跟它的伙伴们一起玩。
于是,我将窗户打开,晨晨则把装着小鸟的笼子门打开,小鸟马上闪电般飞了出去。
看到小鸟飞走了,晨晨的眉头舒展开来,对着窗户外面喊道:“小鸟,你在外面要记得吃东西哦!”
事后,我觉得虽然让晨晨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了小鸟,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
因为经历了“小鸟事件”,激发了晨晨对小动物的爱心。从此之后,他对小动物的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不再“拳脚相向”,而是呵护有加。
于是,我常常会买一些小动物让他养,比如有小乌龟、小金鱼、小白兔、宠物狗等等。家里还栽种了很多吊兰、芦荟等植物,这些浇水、施肥的活我也都交给他来做。
因为我曾经有过受骗的亲身经历,对街上那些乞讨者非常反感,经常听说有亲人得了癌症病危的、有长途跋涉流浪到这回不去的、有被骗了钱没饭吃的。不是不可怜他们,总是觉得他们不可信,自己有手有脚的怎么不去挣。每次遇到向我乞讨的人,我都会装作没看见,或者直接走开,不是没爱心,而是自己的爱心伤不起。
一日,带着晨晨去步行街玩,正好遇见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牵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孩,拿个盆子在向路人讨钱,晨晨好奇地盯着她们,并指着她们问我:“爸爸,她们是干什么的啊?”
之后,我和晨晨在外面玩,偶尔也会碰到乞讨的,但我都没有像从前一样选择躲避,就算知道有的是骗人的,但都会让晨晨递上一点小钱,几毛一元的,让他这份童真的爱心免受伤害。
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就是爱心,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有一颗爱心。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多些爱心的表现。爱孩子,也要带孩子去爱别人。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5岁以内的孩子是人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在这个时候已成雏形。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就要从小做起。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家长就要经常爱抚孩子,多给他们好的情绪,让他们萌生爱心。当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可让孩子们照顾小动物,或者植物,让孩子当大人,在生活中细心照顾他们,由此培养他们的爱心。
有这么一个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一个女孩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让她许个愿。小女孩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来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一生。年老时,邻人问她快乐的秘诀,她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
咪咪妈妈:咪咪非常有爱心,上次在外面也碰到了乞讨的小妹妹,非得要把刚刚买下的玩具送给她。
朵朵爸爸:朵朵很有爱心,有一次养了一只小宠物,看着小宠物生病了不吃不喝,朵朵也跟着很不开心。
其实,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都喜欢小动物。养小动物不仅可以让孩子多一个玩伴,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日常的照顾工作中,培养其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也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作为家长来说,千万别忽视了孩子的爱心,更不要给一些误导。同样,家长也别用自己的社会经验来拒绝孩子们献爱心,而应该用善意的举动来引导他们更加富有爱心。总之一句话,千万别伤害了孩子们那份童真的爱心。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谈公祭日李克强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聂树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李克强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