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缺失症普遍存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幼教同仁认识到自然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专门开辟出种植区、饲养区,让儿童近距离感受生命之美。

  ✦ 很羡慕一些幼儿园可以饲养羊、孔雀,但是我们幼儿园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办呢?

  ✦ 饲养动物缺少相关知识,担心小朋友的安全和卫生问题,也担心养不活动物。

  面对这些问题,今天小编想跟大家聊聊,幼儿园到底应该怎样开展饲养活动,才能既有趣又发挥其独一无二的价值呢?

  要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并逐步引导探索动植物存在的意义,探究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从《指南》的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饲养活动的有效展开,对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总的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点:

  ✦ 通过亲近自然,满足儿童的亲自然性,并以此激发和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从长远来看,饲养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塑造生态观,学会理解并尊重规律,理解生命间的依存关系,理解人类与地球其他生物的平等关系,进而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了精彩的自然课程,其中饲养区更是吸引了每一个走进幼儿园的人的目光。

  不少老师惊叹于其他幼儿园丰富有趣的饲养活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深的失落:“好想像其他幼儿园一样养孔雀啊,小朋友一定很开心,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空间,也没有足够的资金预算。好难啊!”

  面对老师们发出的这些困惑,小编非常理解背后的用心良苦;但同时,小编也要为老师们宽宽心,饲养活动不仅可以围绕着少见的、大型的动物,因“园”制宜,合理选择适合本园的动物,也能创造出极大的教育价值。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第一条红线。开展饲养活动时,从动物准入的角度出发,一定要选择无毒无害、较温和、无主动攻击性的常见动物。例如家禽家畜鸡鸭鹅、兔子、羊、猪等,室内缸养动物鱼、虾、蟹、龟等,还有蚕、蚯蚓、蝴蝶、仓鼠、鹦鹉等。

  随着饲养活动的热度逐步升高,一些幼儿园为了拓展儿童认知面,选择饲养一些不常见的动物,然而往往这类不常见的动物人们饲养经验少,管理成本也因此上升。同时,还有一些常见动物如宠物猪、观赏鱼,由于选育难度大,所以常常对环境、食物有严格的要求,也不太适合幼儿园饲养。

  除此之外,一些天性胆小的动物如茶杯犬,某些品种的兔子、鼠类,一些需要常常清洁的动物如家猪, 一些医疗成本较高的动物如品种犬、品种猫......饲养前也应精心挑选,尽量降低管理成本。

  饲养活动的有效展开一定离不开儿童与动物的良性互动,只有产生围绕着饲喂、清洁、照料甚至一同“游戏”这样的良性互动,老师才更容易在互动中捕捉到可以深入挖掘的教育价值。从这个思路出发,常见动物尤其是当地常见的动物由于饲养经验多,常常让儿童有机会和这些动物深度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角度下,幼儿园要尽可能考虑到饲养动物的习性,相较于“圈养”或者“笼养”,更多采取“放养”,尽可能打造自然的饲养生态。例如一些幼儿园会利用园内的小水沟饲养鱼、虾、鸭子,还有一些幼儿园在植物园周围散养了成群的小鸡......如此自然生态的环境,不自觉间便带给儿童更多探索的机会。

  选择饲养动物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般来说,园所面积小养小动物,面积大可以选择相对较大的动物;如果户外环境限制大,可以考虑养在室内或走廊,设置一些饲养缸或笼,饲养蚕、鱼、龟、仓鼠这样的动物。当没有饲养条件时,要善于发现幼儿园里的野生动物,或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带动儿童一起观察、探索。

  要开展有趣有益的饲养活动,一定离不开活动前充足的准备以及活动中敏锐的观察。总的来说,在开展饲养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通过查阅资料,和儿童共同了解引进动物的生活习性。例如仓鼠,最好单独饲养不合笼,避免“弱肉强食”;例如生产后的母兔,最好要和幼崽分开饲养,又例如要避免幼崽沾染“人味”,以防生产后母兔食子……

  了解习性后,并以此来制定饲养计划,包括划定动物活动区域、确定饲喂与清理计划、明确互动原则、落实安全教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3-6岁的儿童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对待动物,因此,老师要提前以活动形式和儿童学习对待不同动物的正确方式,保护自己也保护动物,同时以身作则,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 做好幼儿园区域整体联动规划,做好应急预案,和兽医达成合作,做好防疫和检查后接收动物入园。

  关注到了这些要点,做好相应规划,饲养活动就可以有序展开了。接下来持续的活动过程中,敏锐地观察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老师可以注意观察活动中儿童与动物的互动、儿童和动物的状态、动物的变化以及儿童的问题。饲养活动的意义远不止简单的饲喂,这些观察中捕捉到的小细节,常常是绝佳的教育契机。

  比如,树下一只夭折的幼鸟,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发现问题,产生情绪,整理情绪,解决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好的情况,孩子们自己度过了艰难的心理时光,做好准备要去处理这个突发事件了。

  如何尊重生命、悼念这只可怜的小鸟呢?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打算给小鸟建一座墓碑。建在哪儿?怎么建?怎么避免被毁坏?如何固定墓碑?如何标记?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心中时刻装着这只可怜的小鸟,墓碑上为小鸟画上了它最爱的食物虫子,也画上树叶小花,希望小鸟能在天堂做一个甜甜的梦。墓碑建造完成后,孩子们为小鸟举办了简单的悼念仪式,将最纯真的祝愿送给这只飞上天堂的小鸟。这次带着温度的活动,为孩子们种下善意的种子,也让他们更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饲养活动绝不能仅仅流于喂食,不能为了饲养而饲养。同时,饲养活动的有效展开没有一条万金油的道路,同一个情况就会有无数种不同的走向。老师要引导儿童主要从观察、照顾、探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并且敏锐发现活动中的教育契机,以点到面,生发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具有教育价值与意义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