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流动的,没有名字,今天赚100亿,明天还是100亿。但产品是有名字的,比如上海仁恒河滨城。”仁恒置地创始人钟声坚说。上海仁恒河滨城,这个令钟声坚心心念念的超级神盘,最近遭遇了降价风波,且一直在发酵。
2004年入市、2009年收官的仁恒河滨城,是上海浦东核心区域的一处高档住宅小区。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受到购房者的追捧。4000户仁恒河滨城业主中,住着数百位金融人士。
踩着房地产的红利,这个高档住宅的售价,从最初的2万元每平方米,飙升至2022年的18万元每平方米。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上海二手房房价整体下跌中,今年5月以来,仁恒河滨城的房子,相较于去年高峰期时候的18万元,下跌了至少20%。
一些急着出手的房子,总价甚至下跌600多万元。「市界」从贝壳找房上看到,截至今年12月12日,仁恒河滨城的挂牌单价,不少已经降到了11万出头,比半年前的价格又降了一截。有一套标注为“好赞好房”的193平方米的四居,单价已经下调至10.6万元每平方米。
降价幅度之大,这恐怕是该楼盘缔造者始料未及的。仁恒河滨城是钟声坚的仁恒置地开发的。仁恒置地虽然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房企,但其创始人钟声坚却是广东汕尾陆丰人。二十多年来,仁恒置地的发展重心,也一直在中国内地。
在房地产圈呆了二十多年的徐峰,接触过很多房企人士,90%以上的人都对一家房企赞不绝口,那就是“仁恒置地”,因为其以品质见长。但不知又从何时起,仁恒置地的口碑一路下滑,一如仁恒河滨城的房价一路下跌。仁恒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得从钟声坚其人说起。
如钟声坚所说,他的身上有着时代的烙印。中国改革开放,给他打开了机遇的窗口。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商品比如生活用品、工厂燃料稀缺之时,1958年出生于广东汕尾的钟声坚,走在贸易致富的最前沿。他拎着“袋子”,将国外的一些卷烟设备卖到了中国,由此赚了他的第一桶金。有了资金,底气就足了。
后来,钟声坚开过造纸厂、化肥厂、印刷厂等。到90年代末,钟坚声决定做地产。原因很简单,他到上海考察时发现,这座大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平方米,“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一旦崛起一定会产生大量的住房需求”。彼时,中国商品房刚拉开时代的大幕,一切都处在百废待兴当中。
由于在新加坡,以及80年代在欧洲居住与经商的经历,钟声坚1992年在新加坡成立仁恒置地后,就立誓不做重复浪费的产品。仁恒主攻的就是中国内地高端豪宅市场,除了上海仁恒河滨城外,他还“制造”出上海仁恒滨江园、南京仁恒花园等诸多神盘。那些年,随着高端产品越做越火,“豪宅标杆”,成为仁恒的代名词。
2006年6月,48岁的钟声坚,带着仁恒在新加坡主板上市。那一年,钟声坚和仁恒可谓春风得意,仁恒不仅成为当时新加坡上市企业中市值最大的私人企业,钟声坚还以110亿元的身价排在《胡润中国百富榜》第八位。
要知道,当时,碧桂园、恒大、融创等一众后来红得起飞的房企,都还没上市。2018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钟声坚夫妇以155亿身价重夺陆丰首富。据说,钟声坚夫人也是陆丰人,是陆丰县博美镇的。当一个人长期居住于富豪榜之上,人们除了认同其财富殷实之外,更多地会好奇他的聚财之道。除了踩中时代的风口外,钟声坚的聚财之道,还在于员工的稳定性。
明源地产研究院曾提到,仁恒的高层、中层中,一毕业就进入仁恒的“子弟兵”不少。即使社会上招来的人才,进入仁恒后,也往往能干很长时间。仁恒的平均司龄达到6年以来,这在地产行业是很高的。“早期的钟老板主动号召公司不搞高周转,不搞严重加班,一心一意钻研品质。”仁恒前员工刘海向「市界」解释道。
一心一意追求品质,成为钟声坚最大的致富法宝。南京最早的豪宅,建成于1995年的梅花山庄,不仅房子建成高品质,就连小区内,也设有网球场、中心广场以及商业一条街。这样的设计,在当时看来,十分超前。那个大家月收入才几百元的年代,梅花山庄就卖到三千多元每平方米。仁恒也成为最早在南京将小高层,卖到百万元一套的开发商。
据说,仁恒1997年、1998年交付的几个项目,栏杆都是用锻铁去日本镀的,到现在二十多年了,还像新的一样。当客户还不知道地暖和标准泳池是什么时,仁恒就开始做地暖和标准泳池了。上海仁恒滨江园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没有同类型产品能超越。也正因为对产品的反复琢磨,“慢”成为钟声坚早期做地产的特点。有媒体算了一笔账,在成立的头25年,仁恒仅开发了72个项目,平均每年三个项目都不到。
慢节奏开发模式之中,仁恒置地勾勒出一个盈利闭环:高等级土地-高品质赋能-高溢价回报。这其中逻辑在于:仁恒主要在上海、深圳、南京等一二线城市拿地。这些城市经济好、人口多、产业足。“早期的仁恒,低价拿来地后,并不着急开发,而是等地块周边开发成熟,再进行高品质开发。”刘海告诉「市界」,如此一来,房子的价格就慢慢上去了。这种慢周转的模式,使得仁恒享受到土地升值带来的暴利。
「市界」梳理发现,上海豪宅仁恒滨江园在1997年上市时,其周边住宅的售价才2000-3000元每平方米,而滨江园售价超过8000元每平方米;珠海的仁恒滨海中心,在2012年内部报价是4-5万元平方米,部分房源更以8万元每平方米开卖,但当年市区的海景房售价,也仅在3-4万元每平方米。
这种房地产开发方式,跟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如出一辙。也因此,在地产界,钟声坚被称为“新加坡版的李嘉诚”。如李嘉诚和长江实业一样,钟声坚和仁恒置地不仅做住宅开发,还持有商业物业,如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等。光钟声坚个人,除了在中国香港有资产收入外,他在新加坡更有八九栋租金收入颇丰的大厦。
仁恒赢得口碑的同时,坊间也响起了不同的声音:“仁恒够好,但还能更快一点吗?”机构投资者喜欢这样问钟声坚。2019年之前,作为神盘制造机的仁恒跑得的确不快,其销售额常年徘徊在300亿元左右,被排除在前50强之外。“快”就意味着,仁恒得冲规模。
钟声坚不是不想做大,他说:“我们一直在想,不敢说。对于生意人来说,不断扩大规模,是每个做老板的人,都会去考虑的事”。
仁恒2019年之前,为什么没“快”起来?除了仁恒置地奉行的慢周转、高品质的策略外,在土地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的那些年,仁恒资金实力无法跟规模房企抗衡。毕竟,房地产黄金时代中,千军万马争抢市场份额。中国房地产产值最高的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1.4万亿元。
不过,时移世易。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化中,仁恒从2019年开始“快”起来了。一方面,这些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处在深度调控中,房价也早已告别高歌猛进的时代,“这个时候,仁恒再采取慢周转的开发策略,资金等成本不仅无限扩大,也面临市场的去化压力。”刘海告诉「市界」,另一方面,高能级城市土地成本走高,叠加限价调控的政策下,仁恒的溢价空间也被限制了。
“跑”起来的仁恒,缩短了开发周期。“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将不会超过4至8个月,而拿地到销售平均不会超过12个月。”钟声坚在2020年仁恒中期业绩会上表示。不仅如此,这家高端豪宅开发商的土地储备,开始向三四线年在如皋、盐城等三四线年上半年,正在开发的项目中,一线%,二线%,三四线%。
由于早期积攒下的良好口碑,采取高周转策略后的仁恒,楼盘也卖得红红火火,至少最开始的几年“是”。如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套均总价1600万元的上海仁恒海上源三次开盘,认购率从从274%升至392%,最终高达476%。2022年6月28日开盘当天就日光,300多套房源收获1760组认购,平均每五个人抢一套房。
然而,繁华背后,风险暗藏。下沉三四线城市的仁恒,在房价普降的当下,也受到来自楼市调整的冲击。2023年上半年,仁恒置地的销售排名,已经掉到了四十名开外。去年,仁恒置地以七百亿元的销售额,还位列前二十名左右。由于销售价格大幅下降,仁恒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从去年的36%降到了28%。
高品质这一标签,也被仁恒亲手给撕下了。上海“仁恒海上源”项目,早在今年3月份,就被业主爆料说,楼盘存在外立面凹凸不平等问题。仁恒此后的多次回应,很显然没能让业主们信服。
从2021年开始,仁恒在各地的一些楼盘,就卷入了质量风波中。「市界」不完全统计,武汉仁恒·公园世纪、上海仁恒珊瑚世纪、南京的仁恒江湾城、苏州的仁恒双湖湾、上海锦绣世纪等楼盘,皆因货不对板、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被业主投诉和曝光过。“仁恒的房子不该是这样啊!”有不少网友在与仁恒楼盘质量有关的新闻下评论道。
究其原因,刘海告诉「市界」,“现在融资等各种成本都变高了,项目的售价反而降了,仁恒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再加上仁恒现在奉行高周转,就没有像以前那么多的时间去精心雕琢产品,房子的质量自然也就打折扣了。”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仁恒项目的单价,从5万元每平方米,跌到了2.6万元每平方米。
其实,仁恒高品质口碑的下滑,还与它走代建这条路不无关系。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苏州、南京和海南省等地,仁恒布局了不少代建项目。所谓代建,即仁恒作为项目操盘方,进行开发和销售,不需要投入资本金,只是输出管理和品牌,收取相应的费用。这种轻资产模式对仁恒来说,避免沉淀大量的资金,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毕竟,代建盘采购是业主方负责,仁恒只负责施工。而项目的品质,要材料和工艺合在一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仁恒一名员工曾向时代财经透露,业主方为了控制成本,采购的材料不用上乘的。而购买仁恒代建项目的绝大多数业主,都是冲着以产品力见长的仁恒去的。于是,魔幻的一幕,便上演了。
陷入质量风波中的上海仁恒锦绣世纪、苏州仁恒·溪云雅园,正是仁恒的代建项目。尽管仁恒上海项目负责人曾对媒体说,上海仁恒锦绣世纪是代建项目,仁恒本身不占股份,但刘海认为,楼盘用的是仁恒的旗号,最终影响的是仁恒的口碑。销售、价格、利润、口碑,齐刷刷下滑中,“钟老板心里很难不慌。”刘海说。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钟声坚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他在2023年年初说,“今年不再分红,在土储战略上,也将更为审慎。”上半年,仁恒还传出苏州公司大幅裁员的消息。与此同时,仁恒也将刀伸向了组织架构:南京、成都和武汉公司,合并为南京公司;上海公司将苏州和杭州公司合并在一起;北方则将天津、沈阳、济南合并成一个公司;珠海、深圳和海口合并成一个公司。
但这一切动作,皆抵不过大势。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仁恒业绩并不理想。根据公告,2023上半年,仁恒置地收入148.06亿元,同比增长30.6%;利润14.72亿元,同比下降16.3%;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10.95亿元,同比减少20.5%。11月10日,仁恒又发布了2023年10月未经审计的主要运营数据。
数据显示,10月,仁恒连同其共同控制实体及联营公司的住宅、商业物业以及车位总合约预售金额约为20.54亿元,合约预售面积为8.58万平方米,相比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49.6%及下降28.9%。
眼下,钟老板要愁的,恐怕还有儿女们如何接班的问题。钟声坚今年已经65年了,按照一些房企大佬们的做法,二代接班人早早地就进入公众视线了。钟声坚有三个儿子、二个女儿。与潮汕家族企业的传统一样,他们均行事低调。从目前来看,进入公众视野的,有钟声坚的两个女儿钟思娜和钟思婉。钟思娜和钟思婉都曾在新加坡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研修过。
长女钟思娜,在仁恒经历过多个岗位。2011年10月,钟思娜出席成都仁恒置地广场一个活动庆典,显示的职位是仁恒置地总经理。2012年5月,她陪同新加坡前副总经理黄根成,参观仁恒置地广场购物中心时,其职务是商业公司负责人。2018年,钟思娜公开现身的职务,为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此后,在公开信息中,钟思娜的名字并未出现。
钟声坚的小女儿钟思婉,生于1985年,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毕业后,曾在新加坡财富管理公司任职,后在仁恒置地担任投资经理一职。钟思婉曾是“慧眼中国高级领袖研修班”第一期学员。这个研修班号称专为青年高层主管、未来领袖以及企业接班人而设计的,全亚洲唯一一项全方位解读急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级综合管理课程。
就在所有人以为钟思婉、钟思娜,是钟声坚要培养的二代接班人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在2017年亮相于内地媒体前。他就是钟声坚的侄儿钟思亮,后者毕业于朴次茅斯大学。天眼查App显示,钟思亮早在2007年,就被任命为仁恒置地董事。一直以来,钟思亮是钟氏家族二代的领头人,除配合企业掌门人钟声坚进行有关决策之外,还负责集团深圳公司的总体营运。
不过,2021年,一个叫做钟亿嘉的人,以仁恒置地集团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线年年度报告显示,钟亿嘉是创始人钟声坚的儿子,在仁恒置地集团担任执行董事。今年年中的一次人事调整中,钟亿嘉被任命为上海区域公司执行董事,上海区域是仁恒一直以来的主战场。“仁恒的家族色彩很强烈,股份高度集中在钟氏家族手上,钟声坚及其侄子钟思亮合计持股72.48%,黑石信托、高盛资管、美国基金管理公司领航投资则持有少量股权。”克而瑞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汪慧指出。
“分工不分家”,联手接班,是很多海外潮商家族成功的传承模式。仁恒置地也不例外。刘海认同这种说法,“目前,钟氏家族成员就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头并进,且目标一致的感觉。“类似家族化色彩重的问题,本身短期内也难以调整,或者说没必要在近期做调整。当务之急还是增强团队的作战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在新一轮发展中积极获得各类金融支持,做好企业接下来的发展工作。”严跃进告诉「市界」。
尽管仁恒目前面临诸多问题,但钟声坚说仁恒是不会从中国离场的。“哪里比较安全,哪里有钱赚,我们就往哪里投资。”钟声坚说,肯定会跟着14亿人走,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有一些机会的存在。
不过,眼下,仁恒不再完美的口碑,钟声坚又该拿什么去修复?购买了仁恒问题房子的业主们,都在等钟声坚给大家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