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现运,男,汉族,194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三连退休职工。
30多年来,卜现运坚守员的初心使命,真情服务职工群众,坚持助人为乐、扶贫帮困,为大家办实事好事,书写了无悔的人生答卷。
致富不忘众乡亲。1963年,年轻的卜现运成为一名团场牧工,一干就是21年。1981年,团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勤劳能吃苦的卜现运用了3年时间就成为团场响当当的“万元户”。致富后的卜现运常说,是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要尽己所能帮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1996年,同一连队的3名既无种地经验又无资金的贫困职工找到了卜现运,希望他伸出援手。卜现运不仅手把手指导种植和养殖技术,还为他们垫资7万元。截至目前,卜现运已为近百户贫困职工垫资300余万元且不收一分钱利息。
热心公益勇担当。八十四团所在地是冰雹多发区,一场冰雹下来,职工在土地劳作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团场防雹设施落后,刚富起来的卜现运自己出资3万元,购进一门防雹高炮无偿捐给团场。多年来他先后为团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捐款捐物30余万元。
卜现运退休后,仍然心系团场发展。八十四团主要种植小麦、制种玉米、打瓜等农作物,每年需要大量的滴灌产品,而且团场辖区没有一家玉米烘干厂,每年职工收获的制种玉米烘干加工也是个大难题。他筹措资金600万元在团场开办公司,主营滴灌带生产和玉米烘干,所有生产岗位优先安排团场家庭困难的职工群众,20余名困难职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卜现运顶着巨大的还贷压力,一次性捐款10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八十四团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卜现运荣获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
万佐成,男,汉族,1954年7月生,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石泉村村民;熊庚香,女,汉族,1956年3月生,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石泉村村民。二人系夫妻。
“炉子烧起来了,火就不能灭。”万佐成夫妇在医院旁边一条小巷里开办了一家“爱心厨房”,十八年如一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家属提供锅碗瓢盆、炉灶煤火、油盐酱醋,象征性地收1块钱成本费,只为让病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全年365天的忙碌无休、执着坚守,源自他们内心的善良。
一炉“多余的火”,给因病陷入困境的家庭献上爱心。2003年,万佐成夫妇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的石泉村,支起一个煤炉,售卖现炸的油条、麻团。夫妇俩至今还清晰记得一个场景:一天早上,他们炸完油条后,炉火还挺旺。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推着自行车走来,车上坐着一名十来岁已截肢的孩子。“老板,你们炉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让我们炒个菜?我给你点钱。孩子在医院治病,就想吃妈妈做的菜。”带着哽咽的请求,让万佐成夫妇听得鼻子发酸。他们二话不说,连忙腾出炉灶,拿出铁锅和调味品:“你们来炒吧,这是多余的火,不要钱!”正是这炉“多余的火”,让万佐成夫妇意识到,可以为那些家庭做些什么。从此之后,“多余的火”便在病人家属间传开了。
一条“暖洋洋”的巷子,成为病人及家属抚慰心灵的温馨港湾。为了让病人家属随时能够炒上菜,即使在非就餐时间,“爱心厨房”也始终有几个炉灶烧着煤,冒着热腾腾的水汽。有了万佐成夫妇的付出和奉献,这条暖心的巷子成为很多人治病过程中的温馨港湾。
一面“有故事”的墙,成为万佐成夫妇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帮到了病人我们就开心。”万佐成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温暖了社会。许多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夫妇俩日后有机会去他们家乡做客。一年年春去秋来,墙壁上已经写满了笔迹不一的电话号码,每一个号码背后,都是一段暖心的回忆。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马善民,男,汉族,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分公司锦屏支局支局长兼投递员。
马善民坚持“一封信、一颗心”的服务精神,25年在乡村邮路上传递党的富民政策、民生信息,助力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热忱帮助群众1万余人次,开展助学扶贫1200余人次,踏出一条10万余公里的“乡村爱心邮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小马兄弟”。
他是全力为民服务的前卒先锋。马善民把群众当亲人,在农村基层艰苦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让“每一个邮件都能找到归属”,他排除万难累计为1万多封地址不详的疑难信件找到主人,投递报刊信件200余万件,准确率100%;为了方便百姓,他每天早到单位半小时,烧好开水供路过群众免费饮用,增设“爱心座椅”供环卫工人和残疾人休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他创新服务窗口,将缴纳电线多项代办业务一站式解决。
他是致力扶贫助困的好人典范。马善民把自己的名字“善民”作为座右铭,只要邮路周边乡亲们遇到困难,他都想办法去帮忙。陶湾村超市店主平时工作忙,将营业款交给他代存;乡亲们缺点生活用品,他顺路买了捎给他们;他关心独居老人生活,免费给他们订报刊,帮助打扫卫生;天气炎热老人昏倒,他及时协助将老人送上救护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为社区工作者送去消毒液、口罩及方便面等物资……对马善民来说,对待乡亲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只要能帮上的,他都尽力去帮。
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形象大使。马善民充分用好用优邮政服务平台,累计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近80万元。不断开拓销售渠道,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地方农产品直播带货,每年帮助陶湾村销售滞销葡萄和鸡蛋8000多斤,年销售额达7万多元。他入选连云港市道德模范宣讲团及海州区青年讲师团,先后在30多个乡镇、企业、机关单位宣讲,为地方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是“支教姐姐”,先后4次赴贵州、重庆支教,发起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资助特困儿童完成学业;她是“扶贫达人”,制定“互联网+农业”支农计划,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她用爱心为山区孩子点亮希望之灯,也为扶贫产业注入新活力。
2016年11月,王丹阳连续两年、先后三次,带领团队远赴贵州毕节送教下乡。她把积攒的奖学金和生活费共两万元,全部捐给支教的学校,并募集了近万元的书籍和教具。寒暑假期间,她带领支教团队多次回访,对40余名特困儿童进行一对一家访,尽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018年8月,王丹阳赴重庆支教1年,发起“星帮涪”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募集到共计10万元的文体用品。当地冬天潮湿阴冷,很多学生穿着单薄,手上还长了冻疮。王丹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用生活费给特困儿童买了棉衣棉鞋,还联系了当地妇联,和志愿者们一起为贫困儿童编织围巾和帽子等物品。王丹阳每月定期拿出部分生活费,用来资助涪陵区特困儿童完成学业,目前已经资助了3名学生。
作为志愿服务路上的热心人,2015年7月,王丹阳赴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常红村开启了助农之旅。由于信息闭塞、分散经营等问题,“菜贱伤农”“丰产不丰收”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王丹阳把电商理念带给了当地企业,帮助提升电商营销技巧。支农的两个暑假,王丹阳和团队为萝北县“远大米业”量身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大米营销方案,使大米销量比上一年同期农户自运营增长了近2倍。2016年7月,王丹阳赴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红土崖镇,在四道岔虫草参种植基地,她通过电商平台联系药材收购商,帮助老乡达成“虫草参收购协议”,打开了当地农产品的线上市场。
在发挥自身光热的同时,王丹阳总在思考如何把志愿精神传递给更多人。自2018年起,作为“青春榜样讲师团”讲师,王丹阳参加宣讲活动20余场,并参与2020年黑龙江卫视扶贫公益节目《一路有你》、2019年重庆市西部计划宣传片的拍摄。她的公益项目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慈善组织的关注,带动越来越多人捐资助学。
王丹阳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黑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王世绍,男,汉族,1927年3月生,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原纪委副书记。
近三十年如一日,王世绍为资助贫困学生慷慨解囊,设立助学金、奖学金,捐出离休金累计100多万元,谱写员奉献之歌,被誉为铺就寒门学子求学路的“爱心教授”。
王世绍于1987年5月离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近30年来从未间断。起初,他通过希望工程等渠道向特困学生提供资助,还与十几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2011年初,王世绍与西安交通大学勤工助学办公室联系,拿出两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此后,他每年资助3至4名贫困大学生,每人4000元至5000元。2017年,他设立“王世绍助学金”,用来帮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此外,他捐赠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50万元,用于奖励学业优秀学生。2018年,王世绍资助西安交通大学12名学生,每人5000元。据不完全统计,王世绍为西安交通大学捐赠的助学金有90多万元,加上通过希望工程捐款,助学捐款总额超过百万。
王世绍还特别关心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经常与青年学生座谈交流,参与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帮助别人时出手大方,但王世绍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说,我和老伴每月的生活费花不了多少,剩下的钱花在教育上,花在孩子们身上,比花在我们自己身上更有意义!除了资助贫困学生,每次听说哪里发生灾情,王世绍也总是慷慨解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他都率先向灾区捐款,交纳特殊党费。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捐款两万元支持抗疫工作。
王世绍1948年加入中国,是一名有着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是“西迁精神”的忠诚践行者。多年来,他不忘初心、一心向党,用无私奉献、离而不休的宝贵品质,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改变了很多贫困学子和贫困家庭的命运。
王兰花,女,回族,1950年6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
王兰花退休后,成立“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照顾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心百姓琐事,解决邻里纠纷,年逾古稀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第一线,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热心大妈”。
2004年退休时,王兰花在裕西社区居委会已经工作了20年。“人退休了,思想觉悟不能休。”闲不住的王兰花主动联系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于2005年成立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热心小组坚持“弘扬雷锋精神、服务奉献社会”宗旨,开展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诚心、调解纠纷耐心、处理问题公心的“五心服务”,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社区的事情繁杂琐碎,“热心小组”就通过日记把居民反映和要解决的事情记录下来,谁家的暖气坏了,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卫生没人扫了……一件一件落实。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已积累了10多本特殊的“日记”。
2008年,利通区金银滩镇团庄村一名不到6岁的孩子被诊断患有白血病。孩子的父母凑不够医疗费用,听说有“王兰花热心小组”,他们心中燃起了希望,找到了王兰花。王兰花带头捐款,还联系当地电视台、报社等,发动社会力量捐助,最终孩子得到了救治。有一次,王兰花得知社区里一位居民下岗后外出务工,80多岁的老母亲和10多岁的孩子留守在家。她就一边发动志愿者义务照顾这一老一小,一边为老人争取公益资金、申请城市低保。这位居民返乡后听说了热心小组的善举,感动之余主动加入献爱心行列,承担起照顾社区两位孤寡老人的任务。王兰花和热心小组成员悉心照料着社区的孤寡和独居老人,定期为他们洗澡、剪指甲、拆洗被褥,时常帮他们买菜买药、送吃送喝。每当群众上门找到王兰花,让她帮助解决矛盾纠纷,她总是竭尽所能、真诚公道。她常说,调解关键要公道,我不能对不起大家的信任。
王兰花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王华银,男,汉族,1984年5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村民。
王华银患有先天性侏儒症,走南闯北历经坎坷,最终靠养殖成功脱贫,并通过规模化养殖带动乡亲,尤其是村里的残疾人家庭共同创业致富,从一名残疾青年成长为全村脱贫致富带头人。
先天性侏儒症导致王华银身高仅有1.2米,一家7口人中,除了父母和两个孩子,他的妻子和弟弟都是残疾人。为了生计,王华银摆过地摊、养过鸡、开过店,还外出打工。2010年,自强不息的他回到家乡,向亲戚朋友借款2万余元开始养牛。两年后,他不仅还清了借款,还买上了小货车,日子逐渐好起来。
帮助残疾人和乡亲增收致富,让大家通过奋斗过上幸福生活,一直是王华银的心愿。他决定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抱团发展养殖业。
2016年,王华银和两户村民共同投资50多万元,带领周边11户农户组建起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包括6名残疾人。对缺少资金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养殖户,王华银免费将仔猪和母猪赠送给他们,并进行养殖跟踪和技术指导。
许多农户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王华银申请将“农村金融致富学校”办学点建在自己的养殖场内,并利用农闲时节,手把手、一对一进行教授。他还经常为养殖户代购饲料、药品等物资,从不从中赚取差价和利润。为了帮助重度残疾人家庭,他决定采取土地入股分红抱团发展的模式,将重度残疾人作为入股分红的重点对象进行帮扶,让76户贫困户(其中60余户为易地扶贫搬迁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全村已有47名村民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有圈舍10余栋,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吸引和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养殖产业。在王华银的帮扶和带动下,双龙村越来越多乡亲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王海涛,男,回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和应急救护中心主任。
王海涛坚持把助人为乐当作一种信念,在危难时刻总是身先士卒、挺身而出。他参与多次灾害救援,尽己所能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主动请缨,奔赴救灾一线年,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后,患有心脏病的王海涛主动请战,带领青海省红十字救援队,克服高原缺氧、道路中断、余震险情不断等困难,前往灾区参加抗震救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没有丝毫犹豫,逆行出征,积极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武汉期间,他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召开党员大会,研究成立救护转运队临时党支部,并率先交纳2000元特殊党费。虽然他也知道有感染风险,但在40天时间里,他带领9名救护转运队成员共转运重症危重症患者2417人,用赤诚和奉献守护着患者平安。
乐善好施,关心困难群众。多年来,王海涛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他深入灾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带头为他们捐款,购买生活用品,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王海涛还经常到学校、社区、企业等地义务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手把手教大家心肺复苏、创伤包扎、防灾避险等知识。一次,在为一个安置区搭建多顶帐篷后,他发现帐篷间没有排水沟,如果群众住进来遇到下雨,就会非常不方便。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自己开着借来的挖掘机加紧挖掘。第二天早上,总长度达320多米的排水沟终于挖好了,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后顾之忧。他说,只要能够帮到受灾群众,吃再多的苦,也觉得值得。
王海涛荣获青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青海省优秀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雪,女,汉族,1986年4月生,山西锦丰泰和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王雪以药材种植产业为依托,辐射带动数百户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尽己所能回报社会,被誉为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新晋商”。
她是乡亲们的“贴心姐妹”。2010年,盂县农民王四润种植中药材几近失败,生活面临困境,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王雪。当时,虽然正处在艰难创业初期,但王雪二话没说,把技术信息毫无保留地告诉这位农民大哥。后来,王雪又资助他2万元现金和价值3万多元的优质药材籽种,更在技术、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助支持。如今,王四润已成为盂县中药材种植大户。这些年,王雪依托药材种植产业,辐射带动300多户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3万多亩,每亩纯收入超过2000元,帮助170人实现脱贫、190人从农业生产中增收,经她帮助的农户累计增收1400万元。
她是小朋友的“爱心妈妈”。王雪主动加入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行列,经常来到阳泉市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衣服、文具等物品,与他们聊学习、谈成长,陪他们过春节、过中秋,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近10年来,她资助20多个贫困家庭孩子完成学业。其中,一个孩子因家庭变故,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为让孩子走出低谷,她一有空就去找这个孩子谈心,一直资助孩子考上大学。
她是爱家乡的“热心市民”。2017年,当地农户种植的小米滞销,王雪策划“买小米献爱心活动”,帮助89户贫困农民销售小米5.6万多斤,比按市场价销售多收入10多万元。每年防火关键期,她都组织公司员工和周边村民自备食物和工具待命。2019年,她参与支援扑救火情5次。2020年3月,阳泉郊区某地山林失火,她捐助400多份餐饭、50多箱矿泉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为防控一线万余元的口罩及其他消毒防护物品,协调建立服务疫情防控的社区果蔬批发直供点。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她出资50余万元,协助举办全市烹饪技能大赛,提振餐饮行业发展信心。
王绶琯,男,汉族,1923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北京天文台原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绶琯是我国天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1999年,他倡议并联合钱学森、王大珩、路甬祥、白春礼等61位著名科学家创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5万多名中学生先后参加俱乐部科研活动,一些学生已成长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
“执手巡九天,创国家重器日月同鉴;运筹泽八方,掖百年英才时代担当”,在九十八载的人生中,王绶琯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还甘为人梯,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拼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他研究一辈子星星,也成为带领无数中学生走进科学的“启明星”。
20多年中,王绶琯为俱乐部发展四处奔波。为解决经费问题,他捐出稿费;身体虚弱无法行走,他让女儿用轮椅推着去参加俱乐部活动;即便躺在病榻上,自称“眼睛、耳朵都开始罢工”,他仍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
经过22年的发展,俱乐部基地校由最初的4所发展到31所,共有721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俱乐部科研活动,其中3100多名中学生走进278个重要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平均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活动。
一批俱乐部早期会员已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他们中,有3人入选我国“青年千人计划”,在中科院等单位领衔科研团队;有的在国外建立独立科研实验室;有的成长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有影响力;有的作为计算机视觉和认知科学专家,成为国内首次推出无人驾驶卡车方案的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有的是国际生物物理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入选福布斯杂志亚洲30岁以下杰出人才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中国科技青年榜……
王绶琯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终身成就奖、“北京榜样”特别奖。
王富国,男,汉族,1965年7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浙宁运输有限公司出租车驾驶员。
王富国从部队退伍后,从事出租车运营工作,坚守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热心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社会,被誉为助人为乐的“好的哥”。
6年部队生涯,王富国关心战友、冲锋在前,荣立三等功2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退役后,他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毅然选择自谋出路。自2002年从事出租车客运工作开始,他就开启了助人为乐的新征程。
有一次,凌晨3点半,熟睡中的王富国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一位大娘家的儿媳即将生产,情况危急。王富国匆忙穿好衣服跟着大娘一路小跑到她家,将孕妇抱上出租车送到医院。因电梯停运,又争分夺秒将产妇抱上3楼,送进妇产科。直到护士将产妇推进手术室,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满头虚汗、脸色蜡黄,还沾了一身血迹的王富国,妻子吃了一惊,问清原因后心疼地埋怨:“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体,你要是再病倒了,让我们母子咋办?”他却只是虚弱地笑笑。当时,王富国刚做完脑部手术没多久,医生一再叮嘱他不能劳累。
王富国坚持“爱心送考”16年,安全送达,分文不取。2005年高考第一天,早早出车的王富国发现许多考生打不上车。高考是大事,可不能耽误!想到就做,王富国那两天开着车满街跑,免费接送考生。他还号召公司其他司机义务送考。一年年下来,跟着王富国一起参加“爱心送考”的司机越来越多,队伍渐渐扩大到其他出租车公司。
王富国所在的出租车公司,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感谢他的信件、锦旗和电话,比如,遇到老弱病残乘客时,他总是停好车后主动下车搀扶乘客上下车;遇到紧急病患,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将患者火速送往医院;乘客落在车上的钱物,他也总会第一时间想办法送还或上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王富国组建退役军人突击队,积极参与巡逻、执勤、登记、宣传防疫知识等志愿服务,还主动帮助家庭困难村民播种。
尹建敏,女,满族,1960年8月生,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建敏秉承给予别人帮助是最大人生价值的理念,20年来,累计为社会公益捐助资金达2200多万元,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以大爱善行谱写奉献之歌。
2001年,尹建敏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来到西部发展,成立天然气公司。项目在建期间,遇到村里的病人、贫困户和上不起学的孩子,她都给予援助。在给用户安装天然气的过程中,只要遇到困难家庭,尹建敏都会免去安装费用并赠送燃气具。她还在公司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尹建敏开始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先后投资35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村民吃上“技术饭”、走上脱贫路。她还在科技示范园区设立电教室,成立农民田间学校,长期开展肉羊养殖、果蔬和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成为技术能手。她投资1.8亿元建成占地1700亩的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让当地农民就近就业,走上致富道路。
2018年初,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尹建敏又将扶贫新战场放到深度贫困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她成立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种羊2.1万余只,带动8个乡镇、12个行政村、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养殖。尹建敏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妇女们主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很少有就业的机会。于是,她新建8个黑木耳种植基地,发展村域经济,吸纳解决35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为更好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她把产业链中相对容易的饲养、采摘等环节分给农户,把研发、销售等留给自己,为农户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另外,她还通过在当地收购青贮玉米,帮助农户增收。截至目前,为建档立卡户分红517万元,土地流转费103万元,共带动1.1万多户贫困农民脱贫。
尹建敏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未淑云,女,蒙古族,1952年11月生,民进会员,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住建局退休职工。
40多年来,未淑云助人为乐,扶弱济困,她捐资捐物累计135万余元。在受她资助的贫困学子的心里,她是熟悉却不曾谋面的“未阿姨”;在她帮扶的贫困村村民眼里,她是无私伸出援助之手的热心人;在志愿服务队队员眼里,她是抢着干活的领路者……未淑云用义无反顾的爱心善举,温暖了许多人,也带动了更多人。
捐资助学显真情。未淑云多次帮助北戴河实验小学学生筹集医疗费,也曾捐款资助患病无钱治疗的大学生……截至目前,未淑云资助的学生已达到100人。未淑云资助过的学子太多了,很多人的名字她已经不记得了。她给自己设立了两个原则:“一是我会好好教育他们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二是我资助过的孩子参加工作后,就不要再继续联系,我不想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应该放下包袱,轻松地走好之后的人生道路。我这么做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好一点。”
俯首甘为扶贫人。未淑云组织社会力量对北戴河区结对帮扶的青龙县尖山子村、白城子村、凉水河村、三拨子村进行帮扶,为村民打井、修桥修路,慰问贫困村民。从致力民心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到帮扶教育事业,给贫困学生助学支持,再到开展精神扶贫,注重和贫困户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贫困群众脱了贫,未淑云自己也收获了幸福和喜悦。
志愿服务聚合力。未淑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2011年5月,北戴河区建立了一支道德模范志愿者队伍,未淑云被推选为队长。10年来,未淑云带领着这支队伍,在保护环境、维护秩序、关爱等方面默默奉献。
抗击疫情“及时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未淑云主动请缨到防控一线慰问,从大年初一开始,将自己购买的3000个防护口罩和120桶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及时送到抗疫一线。她还组织购买方便面、火腿肠、奶茶等食品,慰问防控一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以及广大志愿者,累计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
未淑云荣获全国优秀志愿者、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石丽平,女,苗族,1961年1月生,民建会员,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丽平是贵州省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致力于传承“苗绣文化”,并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扶贫产业,带动300多个贫困户顺利脱贫。她心怀大爱,将苗绣传承转化为爱的传递,在扶贫开发、扶弱助残、救济赈灾,以及帮助贫困学生等方面累计捐资200多万元。
石丽平心系家乡,将指尖技艺化为扶贫产业。2013年,石丽平多次深入乡村动员村民参加苗绣技能培训,培养超过2000多个苗绣能手。她积极探索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创业与就业的新路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灵活就业模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实现了13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为全县4000余名妇女提供了在家就业和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把人们隔离在了家里,石丽平牵挂着那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员工,担心他们收入减少或面临失业的危险,最终她找到了开设家庭工坊推行居家就业的对策。之后,多个家庭工坊陆续开设,员工月收入2000元,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搬迁安置点员工稳定增收。此外,学员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只要连上视频,石丽平就会第一时间悉心指导。
2020年7月,一轮强降雨袭击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多地受灾,公路毁坏。石丽平闻讯后,接连几天下乡走访,看望绣娘,送去生活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了解到有两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崎岖难行,石丽平先后捐资60万元修路,让总长度约10公里的通村公路旧貌换新颜,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开拓了创业门路。
石丽平还先后资助17个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在扶贫开发、扶弱助残、救济赈灾,以及帮助贫困学生等方面累计捐资200多万元。
田象霞,女,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社区党委书记。
38年来,田象霞以社区为舞台,坚持助人为乐,传播互助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把关心居民的家长里短当成“分内事”,事无巨细帮助群众、服务群众,是社区有口皆碑的“贴心人”。
1983年,21岁的田象霞来到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十三居委会工作。38年间,她从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成长为居民信赖的“万能书记”。在居民眼中,社区的问题只要田象霞一盯上,总能很快解决。谁家有大事小情,也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她。社区里的设施出问题,她马上协调解决;谁家有困难,她得知后会一管到底;社区艺术团排练节目缺少资金,她便自掏腰包购置服装。“谁家两口吵了架,细心劝说用温情;谁家小狗来扰民,进入家中去劝导;哪怕有个马蜂窝,也要精心处理好……”居民在快板书里这样称赞田象霞。
西区社区是一个洼地,一下雨就容易出现雨水倒灌问题。一到雨天,她就打着小红伞,奔忙在社区里,看看有没有谁家进水需要帮忙,有没有雨污水井被堵需要疏通……有人问她为什么总打红伞,她笑着解释,红伞最醒目,居民有事老远就能看见我、找到我。时间长了,居民们就亲切地称呼她“红伞书记”。“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在田象霞看来,自己就是群众的服务员,助人为乐不分内外,帮助群众永无止境。为更好地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尽量为大家提供帮助,她经常走街串户,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状况,归类建档、牢记在心。久而久之,她对社区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张口就来。
田象霞认为,自己帮不如大家帮,每个人都发扬助人为乐精神,集体力量就会更强大。为照顾好社区的孤寡老人等群体,她和几位老党员成立“五人互助组”,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行动。后来,又成立“邻里守望协会”,协会成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上门理发、搀扶陪伴、洗衣洗澡、清扫卫生等服务。如今,助人为乐在西区社区蔚然成风。
田象霞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付兵兵,男,汉族,1985年2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艺之苑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付兵兵来自江苏苏北地区的农村家庭,他扎根在祖国北疆的第二故乡,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致力社会公益事业,帮扶困难群体,助力脱贫攻坚,他用一腔热血关爱他人,默默传递着温暖与大爱。
2004年,付兵兵以艺考生身份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他深知艺术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较大,在校期间就创办艺之苑学校。毕业后他继续创业,2014年成立“艺之苑梦想公益助学”平台,针对困难家庭、下岗职工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家庭的子女实施免费培养学习计划,办学10多年来,已帮助130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15年成立公益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及捐资助学等公益行动,依托公益平台,已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200余万元,举办高考公益讲座百余场,为5万余人次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还为疫情防控一线万余元的防疫物资。
他大力弘扬“好人好报 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关心关爱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累计帮扶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123人,捐赠关爱帮扶金近4万元。
他还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乐于做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宣传者、践行者,为呼和浩特市榆林镇三应窑村24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养殖鸡480只,向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捐赠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款1万元。
付兵兵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呼和浩特市劳动模范、呼和浩特市抗疫模范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最美家庭。
邝秀兰,女,汉族,1953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北望都锦秀影城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邝秀兰30多年来初心不改,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悉心照顾多位孤寡老人,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300多万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秀兰的身影”,这是望都县群众对邝秀兰的评价。
爱心助学,教育扶贫,邝秀兰是300多位孩子的“妈妈”。30多年来,她尽心尽力帮扶贫困学生,义务抚养30多名孤儿、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有234个孩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邝秀兰的家和她所经营的电影院,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堂,让他们重获家庭的温暖。唇腭裂女孩付玉坤从小被父母遗弃,邝秀兰承担了其所有生活学习费用;南陈庄村的贫困生陈园园父母早逝,邝秀兰负担了其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生活费,直至参加工作。田爱伟、陈明、张娅新……30多名孤儿的名字都刻在了邝秀兰心中。逢年过节邝秀兰的手机会被电话、短信、微信“挤爆”,在天南海北读书工作的孩子们纷纷给“妈妈”送上祝福,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播撒大爱,团队敬老,邝秀兰是多位孤寡老人的“闺女”。邝秀兰先后义务赡养了麻文军、陈增来等10多位孤寡老人,负责他们的衣食住医,被这些老人亲切地叫作“闺女”。2018年,邝秀兰当选望都县慈善协会会长,动员全县更多力量孝老敬老,每年组织看望百岁老人,目前已发展孝老敬老志愿者500多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邝秀兰是捐出几百万元的“穷人”。她生活极为俭朴,不讲究吃穿,却舍得将收入用在公益慈善事业上。城内村的聋哑人李义民孤苦伶仃,邝秀兰在每月仅有36元工资时,就经常从中拿出5元钱帮助他。邝秀兰注重对贫困妇女的扶智扶志。农村贫困离异妇女黄俊茹带着两个女儿生活,邝秀兰承担了黄俊茹两个孩子的全部读书费用,先后拿出7万元帮助她发展家庭农场。黄俊茹不但自己脱了贫,还为其他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她们脱贫致富,从受助者成了助人者。2020年,邝秀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组织社会各界捐款逾54万元,个人捐款逾18万元。
邝秀兰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吕云娥,女,汉族,1934年8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清市医院儿科退休主任医师。
在后方医院,她感动于抗美援朝战士的英勇;在护理岗位上,她实践着“白衣天使”的使命;退休后,她在社区开创更广阔的公益天地。耄耋之年的吕云娥背起药箱穿梭街巷,27年坚持扶贫济困、造福邻里,是身边的“爱心奶奶”,也是“行走的健康档案”。
17岁那年,就读于福清私立惠乐生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的吕云娥自告奋勇,随部队奔赴东北,参加从朝鲜前线回国伤病员的救治工作。战士们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使她深受触动,“救人”成为她心里最坚定的信念。此后,在福清市医院工作期间,她多次参加巡回医疗,为农村患者免费义诊、垫付医疗费用,将公益事业与健康扶贫融为一体。
1994年,从医务岗位退休后,她又主动加入到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老医生义诊服务队队长。除了每周前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她还为困难群众开展上门问诊,经常自掏腰包为家庭困难的患者购买药品和营养品。虽已是耄耋之年,她仍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了然于胸,笑称“脑子里存有居民们的健康档案”。
吕云娥热心于助医助学助困,是社区居民们心中的“爱心奶奶”。她的生活厉行俭朴,但对于有困难的居民总是慷慨相助。借助社区“结对子”帮扶平台,吕云娥先后与社区12个贫困家庭结为帮困对子,为帮扶对象邮寄生活费、缴纳学费、关照受助者的身体状况……在吕云娥的影响下,许多受助者也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
行善路上,传承家风。吕云娥常常和家人分享志愿服务的快乐,并带动家人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老伴吴章培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也经常为社区有需要的孩子们义务补习英语。社区的新图书阅览室急需增加图书时,她和老伴立马回家将家中藏书整理捐献给社区。社区建设、抗震救灾、疫情防控,只要有需要,她都第一时间和家人一起出人出力,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从医70年,她承继战士荣光,急患者所急,永葆医者仁心。在社区小天地,她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27年,接诊达数万人次,成为居民的健康守护者。
朱天民,男,汉族,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西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为民营企业家,朱天民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把扶危济困、回馈社会作为人生价值追求。多年来,他捐建学校,资助贫困学生,助力脱贫攻坚,开展了20余项公益活动,累计捐资超过1.2亿元,用爱心书写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大家心中的“热心公益人士”。
他是贫困生求学路上的“圆梦人”。朱天民在公司发起慈善救助基金,建立健全常态化助学圆梦救助机制,捐资560万余元,资助贫困生200多人次,捐建绥中县秋子沟中学“风华里”图书阅览室等。2018年,朱天民出资7000万元捐建绥中县实验三小、绥中县第二幼儿园,为城乡接合部的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创造条件。2021年,他又捐资4000万元,建设绥中县风华实验初级中学。
他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朱天民因村制宜、因户跟进,大力推进设施扶贫、产业扶贫,先后捐资300万元,帮助4个贫困村115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针对建昌县牤牛营乡蒿子沟村产业单一现状,他出资引进2万多株新疆和田大枣树苗,发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调整果树种植结构,形成规模化水果产业项目。为解决兴城市郭家镇张沈村缺水困难,他出资打水井、建泵房,铺设入户水管,还帮助建成直接供应兴城地区的蔬菜种植基地。他出资援建西丰县天德镇如意村灵芝木耳食用菌基地灌溉设施,带动贫困户就业16户50多人,帮助多名群众顺利脱贫。
他是疫情防控一线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朱天民积极投入当地防疫消毒工作,捐款捐物共计303万元。他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抗击疫情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连续奋战3个月,对绥中高速出入口入境车辆,绥中城区公园、广场、车站和露天市场、公厕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朱天民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朱丽华,女,汉族,1957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丽华中医诊所所长。
一级视力残疾的朱丽华,30多年来省吃俭用,穿36元两双的鞋,一件白大褂穿10多年不舍得扔,却资助寒门学子587人次;她是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创办丽华中医诊所,服务23万余人,为百名脑瘫患儿做康复治疗,帮助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免费为现役军人服务4000多人次,各类捐款累计450万余元,被当地人称为“新乡贤”。
1985年,朱丽华参加浙江省中医推拿培训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一干就是22年,成为嘉兴市首位盲人中医师。她视病人如亲人,精心为每一个脑瘫患儿做康复治疗。2008年,她创办了丽华中医诊所。为帮助更多残疾人“谋前程”。她不仅无私传授技术还包食宿,先后帮助100多位残疾人就业。不少残疾人学成后自己创业,从家庭的“包袱”转变为“顶梁柱”。
朱丽华从事爱心助学已经有30年了。1991年的一天,她第一次从广播里听说了“希望工程”,就立刻拿出近3个月工资寄到了云南,资助了两名贫困孩子,这让她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从此,她开始了30年的爱心助学之路,就像母亲一样惦记着自己资助的孩子,经常联系他们,事无巨细,样样都管。多年来,朱丽华给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初中捐赠热水器,为马尔康市67名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捐赠15.41万元助学金和67床鸭绒被,“爱心榜单”上受助贫困学子已达587人次,助学资金达几百万元,一路播撒爱心的她也成了几百名贫困学子心中的“好妈妈”。
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她捐出了两个月工资;汶川大地震,她交上了10万元“特殊党费”;武汉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她带头捐款捐物;50户困难家庭改造卧室,她出资53万元。2018年,她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她说:“作为红船旁的一名员,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奉献给社会!”
朱丽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员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刘发英,女,土家族,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她自费捐资助学,创办“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独创“一对一”网络助学新模式,用30年丹心织网,筹集助学资金2480万元,帮助3705名山区贫困学子实现求学梦想,被媒体誉为“中国网络助学第一人”。
丹心织网,搭建圆梦平台。1991年,21岁的刘发英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偏远、最贫困的黄柏山乡支教。目睹山区孩子的求学艰难后,她踏上了捐资助学之路。12年间,她省下微薄工资资助了22名学生,帮助他们改变了命运。长期的助学经历也让刘发英开始思索如何利用网络让更多孩子获得帮助。2005年,刘发英申请QQ号,取名“英子姐姐”,发布求援信息。2010年,她建立“英子姐姐”助学网站,创立“一对一”网络助学模式。为了赢得网友信任,她主动公开了自己的姓名、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足印农家,情暖土家山寨。为办好助学网站,刘发英坚持亲自实地走访核查信息。山高水急,道路崎岖,许多时候只能步行走访,脚上磨出血泡、走坏鞋子都是常有的事。除了艰辛,走访时还常常会遇到不可预料的危险。2007年,亲人先后遭遇不幸,她没有被压力打垮,选择将助学事业进行到底。所有实地走访核实过的贫困学生信息,都会被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待资助信息”板块,方便资助人了解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爱心款一到账,她也会把款项及时地亲自转送到学生手中,并公布资助学生的受助信息,保证信息真实透明。
薪火相传,托起美好未来。16年来,刘发英足迹遍布湖北、湖南两省的贫困地区,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写下了20多万字的走访笔记,整理了180本台账,详细记录了每笔捐款的来龙去脉。在她的努力下,“英子姐姐”助学网站吸引爱心人士捐款2.2万次,筹集爱心助学资金2480万元,帮助数千名贫困学子走出求学困境,成为当地教育扶贫的一张亮丽名片。众多曾经受到资助的学生在走出困境后,也纷纷加入到“英子姐姐”助学志愿服务团队,接续助学,传递爱心。
刘发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刘显富,男,汉族,1967年3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毛巾厂下岗职工。
25年来,刘显富在家乡勃利县义务放映红色电影,足迹遍及城乡各地,成为“编外”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员;扶贫济弱,本不富裕的他坚持照顾孤寡老人、烈士母亲、留守儿童;抗击疫情,在夜班岗位带伤坚守了100余天。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刘显富始终保持退役不褪色,展现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刘显富18岁参军,退伍返乡参加工作后,他踏实工作,不计个人得失,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随着原单位解体,刘显富成了下岗工人。在做学校义务辅导员时,他发现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为此,并不富裕的刘显富自筹资金6万余元,购买了4套胶片电影放映机、100多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1台三轮车开始义务放电影,这一放就是整整25年。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他从未耽误过一次放映。2017年冬天,一次放映回来,他连人带设备滑到了深沟里,腰部严重扭伤。2020年8月,妻子被检查出肺癌,需要住院治疗,为了不耽误放映,他让女儿先去陪护。为了方便老年人看电影,他常去敬老院和老人家里,把放映机搬到老人炕头上。每次放映电影前,他还带着大家一起唱红歌。如今,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在勃利县已经成为一个传统、一种时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刘显富加入了七台河快乐义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了“红色光影放映队”,把电影放映推广到全市,义务为市民放映红色经典电影。仅在新兴区北岸新城的一场,就吸引数千人观看,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
除了放映电影外,刘显富还把扶贫济困作为使命追求。多年来他义务照顾孤寡老人刘景玉、五保户马生智夫妇,逢年过节,他经常探望卫国英烈李厚亮的母亲,坚持多年从未间断。当得知小学生赵洪菲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时,他立即出资帮助……诸如此类的帮贫扶弱,还有很多。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显富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做好疫情监测、宣传引导、卡点防控等工作。在艰苦的夜班岗位,他的手脚被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冻伤,他却带伤坚守岗位,成为当地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
闫文英,女,汉族,193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五指山鸿雁志愿者协会理事。
她是“圆梦奶奶”,自掏腰包,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圆了孩子们的大学梦;她是“民族工艺传承人”,自学民族工艺品制作,免费传授给年轻人;她是“科技助农先行者”,推广农业领域新技术,帮助五指山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孩子点燃希望之灯,也为扶贫协作搭建爱心之桥。
闫文英退休前长期在民政部门工作。14年前,年逾七十的闫文英来到五指山市定居。怀着一颗甘于奉献的“志愿心”,2016年,闫文英组织“候鸟老人”成立了五指山鸿雁志愿者协会,开启了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公益之路。尽管退休金并不高,但老人仍旧克服困难资助了3名学生,并号召几十位志愿者与她一起制作黎锦、数字油画、布贴画等手工艺品用于义卖,将义卖所得资金补贴资助学生,保证受助学生每月300元生活费从未间断。高考结束后,老人得知两名受助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却在为学杂费犯愁,又忙活着在协会里发起爱心助学捐款,共77名热心志愿者捐款1.17万元,为两名孩子解了燃眉之急。
让五指山乡亲们的富裕之路走得更快一些,一直是闫文英老人最大的心愿。听到协会决定在五指山农业领域推广超敏蛋白复合酶技术的时候,老人便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科技助农增收的先行者。为了解决前期试种场地、经费不足的问题,老人与协会的同仁多方辗转;为了确保试种取得效果,老人成了种植基地的“水龙头”“松土铲”“施肥车”;为了消除农民朋友的顾虑,老人又化身成送酶、送苗、送技术的“推广员”。现如今,超敏蛋白复合酶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黄瓜、西红柿、青椒的种植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省下来的钱,留给了贫困学生;闲暇的时间,交给了志愿服务。已经85岁的闫文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总在想着能够为这片热土做些什么。她带领志愿者学习黎锦编织,通过义卖筹措善款用于志愿服务。在闫文英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以五指山的绿水青山为主题制成的民族手工艺品,她用绿水青山换来了志愿服务的善款,也用这一笔笔善款,回馈着这片绿水青山。
江满凤,女,汉族,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井冈山市龙潭景区保洁员。
江满凤是小井村红军烈士江治华的孙女。受爷爷革命精神和父亲乐善好施的熏陶影响,江满凤从小立志把弘扬井冈山精神、扶危济困献爱心当成毕生追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书写了草根红三代的“雷锋故事”,被群众誉为“红色百灵”。
她信仰坚定,奉献大爱,毅然放弃多次换岗机会,25年坚守“苦累脏”的保洁员岗位,只为留在景区以传唱红歌的方式,宣传井冈山精神。她先后为11位来井冈山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唱过红歌,每年向众多游客义务传唱红歌。
她播撒爱心,甘守清贫,18年帮助82位学子喜圆求学梦,成了贫困孩子的“春蕾妈妈”。2003年,江满凤得知上井村老邹家的两个孩子交不起学费,当晚便掏出放在枕头底下、用油布袋包了三层的300元,反复数了几次,想留100元家用,最后还是全部送给了老邹家。从此,江满凤走上了一条爱心助学路。18年来,她省吃俭用,常年穿着工作服,却慷慨捐出32万余元。
她奉献线位孤寡老人,成了敬老院里的“大众闺女”。2012年,江满凤开始与黄坳敬老院结对子,帮扶照顾廖振高等53位孤寡老人日常生活。为改善老人用餐条件,她自掏腰包兴修厨房、添置厨具;为让老人住得舒服,她添衣送被、购买电视机、电风扇;为给老人补充营养,她定期送去水果、蔬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用廖振高老人的话来说:“满凤比亲儿女还贴心。”
她扶危济困,帮人无数,13年坚持做公益,成为困难群体的“爱心大使”。汶川地震后,她第一时间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贫困户叶惠苹建房子缺钱,她把自己种菜养猪赚来的5.5万元全部捐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向抗疫一线户疫情防控期间粮食短缺的老弱困难户捐送大米和油……在信仰中生活,在奉献中忙碌。25年来,江满凤累计捐款60多万元,感动了许多群众。
苏玉琴,女,回族,1957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苏玉琴志愿工作站负责人。
苏玉琴身患癌症,仍然坚守助人善心,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做公益,成立“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等志愿服务组织,带领1100多名志愿者常年开展公益活动,将爱心播撒到天山南北,被人们亲切称为“热心大姐”。
与病魔抗争,组团奉献爱心。苏玉琴23岁时不幸患上罕见的血小板无力症,之后又罹患鼻喉癌等多种疾病,经历过大小手术20多次。就是这样一位癌症患者,仍以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一边鼓励病友与病魔抗争,一边帮扶少数民族病友和困难群众。从1983年开始,苏玉琴坚持每周四在医院做义工,为肿瘤患者做心理疏导抚慰,陪护危重病人。在她的帮助下,一些自暴自弃的病友恢复与病魔抗争的勇气,有的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2006年,苏玉琴创办昌吉州红十字抗癌乐园。2013年,组建“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后来,她又组建康乃馨爱心妈妈帮扶队等11支志愿服务分队,现有志愿者1100多人。苏玉琴经常对志愿者说:“我必须每天争分夺秒地做事,就是哪一天走了,也不遗憾。”
与公益结缘,汇聚无边大爱。从南疆洛浦县、民丰县、叶城县等地的维吾尔族孩子,到昌吉市辖区及周边县市的养老院、孤儿院、军营、学校、医院……苏玉琴带领她的团队一次次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及时雨”。她们先后重点帮扶贫困群众2000多人,探访慰问孤寡、残疾、贫困家庭3万多人次,长期助学178人,让38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苏玉琴还多方奔走协调,募集善款168万多元,为昌吉州多个县市偏远牧区捐赠爱心物资价值55万多元,举办文艺演出1600多场次,组织的各类公益志愿活动累计约56万人次受益。
苏玉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李王花,女,汉族,1985年1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王花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自主创业开办企业,带动和培训上百名残疾人掌握服装加工技能,实实在在给残疾人提供自我创造价值和劳动致富的平台,用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引导和带动残疾人勇敢走进社会。
3岁那年,李王花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残疾。但李王花不向命运屈服,刻苦学习纺织缝纫本领,自主创业,做起服装批发生意。2011年,李王花和朋友合伙开了公司。2013年,李王花的儿子出生了,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她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但心里始终还有事放不下,那就是要创办一家企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共同过上幸福生活。
2016年,李王花创办了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先后带动和培训了上百名残疾人掌握服装加工生产技能,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找到尊严和快乐。李王花从心底里关心残疾员工,亲自带生病的残疾员工去看病,自垫医疗费用,还免费给残疾员工子女提供日间照料场所。
2019年,李王花投资120多万元建设扶贫车间,主要开展服装加工生产、为农村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日间照料服务,解决贫困户、贫困残疾人及家属就地、就近就业等难题,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创办至今,员工最高工资达8000元以上,为农民提供一个自我创造价值和劳动致富的平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南各大医院防护物资大量消耗,处于急需状态。李王花立即召集员工返回工厂,马不停蹄为省内多家医院和支援武汉医疗队伍生产6000余件价值30多万元的医护用品,缓解医院燃眉之急。李王花还通过多年合作方的关系,紧急购买了口罩、防护服、酒精等价值6万多元的防护用品,及时捐赠给抗疫医护一线,同时捐赠防护物资给残疾人创办的企业助力复工复产。
李东亮,男,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商丘市帮扶商丘好人协会会长。
2000年,李东亮就读军校期间,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做了肾移植手术,获得第二次生命。为回报社会,他带着重病之躯,先后发起成立多个公益组织,带领众多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他在感恩中传递爱心,延伸了生命的宽度,被誉为“行走在生命倒计时路上的志愿者”。
2003年9月,李东亮退役回到家乡,因身体原因被评定为一等伤残军人。“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大家的爱,此恩必当涌泉报。”退伍后,李东亮成立了“同在蓝天下”义工小组,探索公益之路。随着义工小组影响扩大,2006年7月,李东亮组织成立了商丘市义工联。从此,他和同伴们干劲十足地奔波在公益路上。
2018年,李东亮牵头成立了商丘市爱之源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队。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热心市民填写了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为众多等待的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2019年,李东亮成立了商丘市新时代退役军人雷锋团,启动了“柘城老兵爱心早餐”等公益项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东亮动员组建商丘好人战“疫”志愿服务队,为12个疫情防控点执勤人员赠送午餐28天,为社区居民义务理发403人次,设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点22个,捐赠价值11万元的抗疫物资。
截至目前,李东亮已先后发起成立4个公益组织,凝聚近2万名志愿者,设立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站点及队伍213个,参加志愿服务52万人次,捐款捐物约1340万元。
当初李东亮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医生承诺他可以多活5年,如今4个5年过去了。李东亮在回报社会、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收获着生命的奇迹!
李东亮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莎,女,汉族,1999年5月生,共青团员,生前系华南理工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大学毕业之际,李莎毅然选择参加“西部计划”,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讲台上,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外,她情系学生,打开留守孩子的心扉,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莎姐姐”。2020年5月9日下午,在赴学校开会途中发生意外,不幸去世,年仅21岁。
来自四川偏远的大巴山脚下的李莎,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从小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16岁那年,她以四川达州通川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自身的经历让李莎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虽然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保研名单,却毅然选择参加“西部计划”,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到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
李莎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小老师”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她课后一遍遍地单独教学习困难同学开口讲英语,她经常关心陪伴班上家庭困难小女孩,帮助她融入集体、提升学习……李莎还经常跟孩子们分享她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感悟,她的教学热情像一团火苗,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她说:“支教工作就是把孩子内心的火种点燃,点燃山区学生对外界的好奇,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点燃他们对改变命运的信心与追求。”
李莎特别关爱留守儿童,通过家访、谈心等形式向他们传递温暖。研支团策划在马堤乡东升小学举行夏令营活动,得知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少有机会外出,特别是留守儿童更是缺乏关爱,李莎便把视角对准这里,牵头制作短片《旭日东升》,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融入其中。在“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李莎主动请缨,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从县城到家访学生家中,车程要一个半小时,加上徒步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翻山越岭,艰辛可想而知。去家访就去最偏远的学生家,做工作就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李莎用行动实践梦想,用奉献书写人生,在西部的大山里留下青春星火,谱写出助人为乐的永恒之歌。
李慧文,男,汉族,195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韶关市中心血站退休干部。
32年间,李慧文累计无偿献血430多次、16万毫升;他身体力行,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达3万多小时,带动了一大批无偿献血志愿者;他著书立说,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带头宣讲千余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献血哥”。
济世救人,血站人的“热血线年,李慧文从医院调到韶关市中心血站工作。当第一次看到体检合格的献血者挤在采血室门口却不敢献血时,他深深地感到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性。此后,李慧文坚持每年定期无偿献血,每隔三个月就无偿捐献一次400毫升全血;有了单采血小板后,他又定时捐献单采血小板,从最初每年捐献12次,到后来一年捐献单采血小板24次,30多年无间断。截至目前,李慧文累计无偿献血430多次,献血量达16万毫升。
满腔热血,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1994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李慧文赴日本参加国际输血研修班,学习无偿献血宣传、发动、组织和服务等先进经验。1995年,李慧文从日本完成学习回国后,便全力投入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他先后撰写出版著作、编著和译著20多卷本,发表专业论文80多篇、新闻和科普文章300多篇,指导和推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应邀到全国各地讲课200多次,进行无偿献血宣讲千余次。1999年,在李慧文的带领下,韶关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无偿献血促进会,随后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创建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宣教招募和参与新模式。截至目前,韶关市已有5400多名志愿者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
生活中,李慧文时刻不忘热心助人。2000年,他在报纸上看到宁夏西吉县有一位贫困的高中生需要捐助,家庭并不富裕的他连续资助了这位贫困高中生三年;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将刚刚收到的6000元稿费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用于抗震救灾。除了无偿献血,李慧文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诠释一名员的职责与担当。
李慧文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增军,男,汉族,1950年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党支部原书记。
70多年前,歌曲《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在堂上村诞生,随后,这首歌曲唱响全中国。2006年,李增军成为这首红歌诞生地的红歌讲解员,他15年如一日,讲述红歌故事,累计讲解9000余场,直接受众达45万多人次。
1943年,作曲家曹火星在房山区堂上村创作了《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并传唱全国。李增军清晰记得,村里最早学唱此歌的11名儿童团员之一的李甫会,即使晚年被阿尔茨海默症擦去许多记忆,仍能一字不落地哼唱这首歌。堂上村地处抗战时期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党与群众血肉相连,这种深入血脉的朴素真情,全都融入这首歌里,也深深震撼着李增军。从那时起,让每个到堂上村的人听一段红歌背后的故事,让红歌故事感动更多的人,成为他的夙愿。
李增军声音洪亮,喜欢唱歌,通过在讲解中思索磨练,他越讲越精彩,水平越来越高。红歌诞生地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堂上村参观的团体也越来越多。2014年以后,李增军有时一天要讲上七八场,往往是早上8点开始,完成讲解回家已是晚上六七点了。有的游客来了好几回,说:“老书记讲得特别精彩,我来多次就是为了能再多听一次老书记的讲解,更加了解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这是人民的心声,听起来特别提气。”
讲解任务重,年龄也不算小了,免不了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有时候感冒了,身上没劲不想动了,但是想着既然叫我了,那就讲吧”。他身上经常带着银黄颗粒和草珊瑚含片,有时讲一场就嚼一嚼银黄颗粒、含一片草珊瑚含片。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霞云岭乡以《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为核心,挖掘整合堂上村及周边资源,建成红色教育中心,李增军成为领衔主讲,承接了大批中央、市、区级部门守初心担使命、学党史悟思想等教育活动讲解。现在,堂上村一年吸引游客就达20多万人次,农家院随之变红火,村里经济被拉动起来,村风村貌、村里的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改观。
杨晖,男,汉族,1986年5月生,民建会员,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晖留学回国创办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个体经营者的就业效率,让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稳,被称为新个体的“云上”服务者。
2016年,杨晖创立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创零工经济服务模式,自主研发线上“劳务派遣”平台,为全国5000多万名外卖小哥、保洁阿姨、维修师傅等提供服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218.2万人。针对新个体最为关心的劳动收入能否及时到账问题,杨晖和团队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支持630多家银行和微信、支付宝全通道打款,7×24小时随时结算,秒级到账率99.9%,最高单日处理订单达165万笔。
杨晖还把脱贫攻坚实践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足迹遍布甘肃、新疆、西藏等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云账户结对帮扶的12个贫困村,自然环境艰苦、生产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后的“顽固碉堡”。杨晖带队走进每个村,聚焦基本生活保障、特色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村一策”、逐一落地。在新疆和田地区,杨晖通过实地调研,以“自习鸽”项目开展产业扶贫,增加就业500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设立二级公司,以“直播+电商”模式,把当地的绿水青山、农牧产品等拍摄成短视频吸引更多消费者,以数字化赋能帮助当地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部分困难群体长期居家无法获得收入。杨晖带领公司于2020年3月落地“线上秒批”电子营业执照服务,帮助新个体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市场主体登记,第一时间审批拿照、第一时间接单干活、第一时间获得收入,助力稳就业、保民生。
杨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吴志宏,男,汉族,1970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党委副书记,补干村。
在扶贫路上,吴志宏情系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全力以赴帮助解决,直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的最后,家人遵从他生前意愿,将其器官捐献,使5名器官受捐者重获新生,书写了延续生命的人间大爱篇章。
吴志宏4次到农村挂职任职,3次主动申请到红河州路途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乡镇工作。贫困户李伟斗是吴志宏的帮扶对象。李伟斗的妻子、儿子先后去世,带着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艰难度日。他几次去外地看病,吴志宏都给他送去路费,让他安心看病。其实,吴志宏家的经济也不宽裕,他的妻子月退休工资只有1700多元,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每个月也需要不少花费,但他还是尽可能去帮助困难群众。
吴志宏承担着6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他遍访贫困户,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推进“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花椒、辣椒、茶叶等产业;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帮助贫困群众搬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吴志宏用生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目标。
2019年10月17日,吴志宏在扶贫工作动态管理公开评议会上讲话时突发疾病,送医院抢救无效,倒在了脱贫攻坚第一线岁。家属经过商议,一致同意满足他生前捐献器官的愿望。11月8日上午,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器官获取成功,5名器官受捐者成功实施手术,其中3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2名失明者重见光明。吴志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爱,让人生的价值得到了灿烂绽放。
余善伟,男,汉族,1974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
他是许多孤困老人心里的“儿子”、贫困孩子眼里的“爸爸”、商城县为人称道的好人。他为公益事业默默奉献十余载,用一人之善行,带众人之善为,助万家之幸福。在他的引领下,全县注册志愿者近7万人,累计服务群众40万人次。余善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与人为善、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德善精神。
余善伟是一名农家子弟,父亲早逝,家境贫困,18岁就放弃学业,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在商海闯出一片天地。重返家乡后,他饮水思源,竭尽全力回报社会。他先后拿出100多万元,为老人们建养老院,为贫困家庭建“幸福居”。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他先后拿出120万元,在30多个贫困村开展扶贫活动。
2019年5月,余善伟当选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一上任,他就开展了“五个一百”志愿服务项目,即每年“慰问100名贫困老党员、100名贫困下岗工人、100名孤寡老人、100名留守儿童和打扫100条背街小巷”。他向商城县红十字会捐款逾440万元,成立“社会扶贫专项救助金”,帮助困难群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不仅自己捐助抗疫资金,还积极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捐款。
一路走来,余善伟最牵挂的还是贫困学生。2015年,他启动志愿服务项目,为60名孤贫少儿每月提供400元生活费直到他们18岁,他成了这60个孩子最亲的“余爸爸”。2018年,他举办爱心助学活动,拿出500万元设立“菁英励志奖”,鼓励那些考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
余善伟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国红十字博爱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沈云如,男,汉族,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公安局虹星桥派出所民警。
沈云如从部队转业后扎根公安基层20年,是一名老民警。2018年,他主动申请调往条件艰苦的农村所工作。3年来,上门服务群众600余次,奔波于外省偏远地区攻克“无户口”难题,帮助217人找回了身份,被誉为“最美浙警”。
从军17年,沈云如戍边守疆,几次经历生死考验,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国防事业。退伍后的沈云如转业到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民警,2018年他又主动申请调往农村所工作。在一次走村串户走访时得知有这样一户人家:没有户口,干活没人要,看病也去不了大医院。看着这对生活困苦又无奈的母子,沈云如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这个家庭一把!”为了帮他们解决户口问题,仅调查记录就记了上万字。经过5个月的奔波,终于为其落实了户口,办好了低保并找到了工作。从此很多无户口人员纷至沓来寻求帮助,已年过半百的沈云如就一发不可收,一直奔走在帮助无户口人员的路上,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
为了帮助无户口人员尽快找回身份,沈云如一有时间,就把收集到的线索梳理一遍又一遍。他无数次放弃休息,主动陪同求助群众到老家核查。每次送村民回原籍办理户口,他都会联系车站,把人送上车并委托列车员照看;每次去外地出差办理户口,他都会自掏腰包解决求助者在途中的食宿问题……沈云如常说,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家里人的事情来办,就一定能想出办法来。
沈云如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从44岁开始,常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性休克,最多的一年发作了4次,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下为百姓的事情四处奔波的脚步。他说,早一日帮他们联系上亲人、找回户口,就可以让他们早一点脱离困境,过上新生活。
沈云如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浙江省最美公务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完德尖措,男,土族,1983年7月生,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画师、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
完德尖措苦心钻研唐卡绘画技艺,画作蜚声海内外。他自掏腰包资助170名贫困学徒,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他助力脱贫攻坚,热心帮助困难群众,义务为169名艺人销售唐卡画作,带动解决500多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被称为“热贡的人民艺术家”。
他捐资助学,弘扬传统文化。完德尖措所在的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是一家以“画苑+农户+基地”为经营模式的民营企业,同时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命名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多年来,完德尖措先后指导并培养的热贡唐卡艺人多达528名。2010年以来,他自掏腰包每年投入200万元,为贫困学员提供免费学习、吃住补助,为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他四方奔走,播散爱心。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艺人作品滞销,有的家庭收入几乎为零。完德尖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当即和家人一道拿出5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为了继续打开销路,他来回往返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联系业务,帮助销售唐卡1300余幅,解决大家燃眉之急。此后,完德尖措通过积极争取,帮助当地艺人与文化企业签订了常年购销合同,带动一大批本地群众投身热贡艺术产业,平均每户每年增加收入5万至10万元。
他热心公益,心系贫苦。因为热爱“热贡艺术”,他也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群众,从2014年起,完德尖措连续多年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村庄建设等捐款捐物,主动上门了解困难群体诉求,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张西京,男,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张西京从事重症医学25年,坚持生命至上、使命至诚,把救治病患、服务群众作为人生价值追求。他视疫情为命令,以敢于牺牲、敢于奉献的大无畏气概,首批进入武汉抗疫“红区”,接续奋战84个日夜,救治危重患者300余例,彰显人民军医本色,被誉为“生命守门人”。
作为第一批军队援鄂医疗队员,张西京和战友们除夕夜逆行出征、驰援武汉。在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面对多名地方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情况,张西京带领19名党员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规范诊疗秩序、建立隔离措施、组织查房会诊,仅用半天时间就有序展开危重患者救治,两天内建立起符合监护条件的通道。在救治一线,张西京发挥临床经验优势,与地方医护人员密切协同,精准制定每名患者个体化救治方案,成功治愈武昌医院首例危重患者,在危急关头极大鼓舞了医护人员士气。
在高感染风险的病区,张西京抱定“为了病人,一无所惜”的信念,始终站在最危险最紧急的地方,有时患者呛咳产生大量飞沫,多次喷溅在防护面屏上,他毫不退缩,带领团队完成第一次气管插管、第一次有创操作、第一次危重病人吸痰。他穿戴13件装备,每天走3万多步奔波在查房、会诊、抢救中,有时一天只能睡3个多小时。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他参加医院全部危重病人会诊和中部战区总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会诊,救死扶伤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
张西京是中东呼吸窘迫综合征、禽流感和甲流等疾病诊治专家,多次前往部队开展救治业务培训,到革命老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帮带服。